[事迹材料]农机迷机械化播种先进个人事迹_0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352011 上传时间:2017-06-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迹材料]农机迷机械化播种先进个人事迹_0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事迹材料]农机迷机械化播种先进个人事迹_0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事迹材料]农机迷机械化播种先进个人事迹_0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事迹材料]农机迷机械化播种先进个人事迹_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迹材料]农机迷机械化播种先进个人事迹_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农机迷机械化播种先进个人事迹公文 昨日,当记者来到素有“粮仓”美誉的*市*城镇* 村第三居民组广袤的田野上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台印有“*农业机械化服务合作社”标识的播种机正在桃红柳绿掩映下的沃土上为农户开“犁”播种。代耕户戚发金兴高采烈地往播种机上装着种子、化肥。他对记者说:“机械化播种,省种子、省化肥、省工时、省费用,真正是“多快好省” ,以后我们就认准机械化啦。 ”正在跟班操作的*农业机械化服务合作社主任张* 对记者说:“今年一开春*市政府便落实了粮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政策,农民科学种田和机械化耕作的劲头更足了!”今年 51 岁的张*不仅是* 省粮食生产大户,而且还是个“农机迷” 。从儿时

2、就看到父亲与乡亲们成年累月、弯腰躬背劳作在田野上,他更笃信“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从 1975 年开始,17岁的张*便开始鼓捣农机具,致力于他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梦想。从22003 年开始,张* 相继承包了村里 2000 亩大田和 100 多亩荒山,成为粮食生产大户的张*更认准了向农业机械化进军这条道路。他从 800 元投资起步,每年粮食生产扣除种子、化肥和多达 15 名至50 名雇工费用,还要供养两个上大学的儿女和多年身患红斑狼疮的妻子的开销,他将所剩无几的收入全部投入到农机购置和更新换代上。儿子大学毕业后,张*又执意将他“绑”在自己的农机事业上,成为全村少有的青年“留守者” 。去年春,

3、张*因癌症手术治疗,正赶上播种季节,为了不误农时,他术后提前一周赶回村里,捂着肚子驾车为代耕户及时开机播种。这一年,张*家有 400 亩大田因受假种子之害绝收,但沉重的经济负担没有使他在推进农业机械化道路上止步,为满足代耕户的需要,他举债 7 万多元,投资 18 万元购置了三台农用车和 14 套农具。面对村里许多农户改种大田土豆的需求,他又一狠心投资 7000 元购置了一台土豆播种机,使全村400 亩土豆种植实现了机械化操作。10 多年来,张*耗尽全部家底,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从自身多年承包 2000 亩大田生产和为农户实现机械化耕作的实践中,张*更深深感到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力,坚定了向更高层次农业机械化水平进军的信心。2008 年春,张*成立了*市第一家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 *农业机械化服务合作社,将本村和周边乡镇 13 户农机户组织起来,形成了农机规模经营、为农村土地集约化耕作服务的崭新机制。如今,这个合作社已拥有3200 多万元固定资产的机械化耕作能力,机耕服务覆盖到*市的驼山、三台、东岗、杨家、西杨、仙浴湾等 6 个乡镇,年机耕面积达上万亩。据介绍,*市目前正在加大农业机械化推进步伐,并大力扶持农业机械化合作社。除了*农业机械化合作社,另外 4 个农业机械化合作社也已全面开始运作,另有一家农业机械化合作社正在审批之中。公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