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探索.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128631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方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方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方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方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方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探索.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方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的探索许可勇 许可勇,宁德市粮食局调控科副科长,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北路21号。 刘登寿 卢金祥(宁德市粮食局)1 地方储备粮管理的现状1.1 目前地方储备粮管理的制度粮食放开后,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粮食储备管理上,我省制定了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办法和与之相配套的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实施意见,对确保粮食安全以及去年“非碘”和粮价波动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省储备粮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粮食储备工作实行省、市、县三级行政首长负责制。二是明确规定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确保储备粮油库存真实、帐实相符、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三是加强储备

2、粮油品质、质量管理,确保需要时用得上。四是加强储备粮油安全储存管理,使储备粮油从收购入库到轮换销售出库全过程管理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五是责任分清、奖惩分明,使管理办法落到实处。1.2 在具体执行中出现的问题。1.2.1 管理不善,科学保粮水平不高目前,全省储备粮新技术推广率低,有一半左右仍然停留在常规保管阶段,不利于延缓储备粮品质陈化,降低损失损耗。1.2.2 仓储设施投入不足市县一级仓库普遍存在防潮、隔热和气密性差等问题,影响了储粮品质的提高。在这些仓库存放粮食均容易造成品质提早陈化。1.2.3 轮换不够及时,既有财政问题,又有市场把握不准等因素全省地方储备粮食110万吨,从2004年3

3、月底检查情况看,分年限情况是:2003年产占41.47%;2002年产占24.43%;2001年产占28.31%;2001年以前产占5.79%,总体做到了三年一轮换要求。但还有一些地方2000年以前生产的储备粮超过本级储备规模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以上。以至出现部分陈化粮,影响了粮食安全。2 对地方储备粮管理方式动态管理的尝试鉴于地方储备粮在具体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为了储备粮既能管住管好,又能确保粮食品质新鲜,提高管理效益。宁德市粮食局对市级储备粮管理方式进行了动态管理的有益尝试,即从2004年5月份开始,将新增市级储备粮3000吨(占总规模的25%)存放民营企业仓库,由市储备粮公司派人

4、驻厂管理,并与之实行“库厂”结合,静态储备动态管理。静态储备,即随时确保确定的储备规模数量粮食帐实相符;动态管理,即在一定储备规模内进行动态轮换,确保品质优良。此举既解决了粮食局下属的储备粮管理公司(简称管理公司)仓容紧缺问题,又改善了市级储备粮的品质,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2.1 试点做法的要点2.1.1 政府批准根据宁德市人民政府批转宁德市粮食局关于推行市级储备粮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市粮食局和市财政局共同下达了关于试行市级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的通知,明确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从现有12000吨市级储备粮中划出3000吨中晚稻与民营粮食骨干企业合作,实行静态储备动态管理。2.1.2

5、 价格包干动态储备3000吨中晚稻收购价格依据加工企业与安徽等省产粮地国有粮食企业签订的采购合同,结合当地收购价,一次性确定该批中晚稻的最高收购价(如2004年初核定价2000元/吨)。管理公司据此向农发行预先申请最高额度70%的储备贷款给加工企业组织粮源。加工企业按照储备粮质量标准组织中晚稻入库,经管理公司验收合格后,再全部付清余款。以后,加工企业不管是轮进还是轮出粮食,价格是高于或低于财政核定价,由此产生的差价均由加工企业自行负担(财政不贴差价,管理公司不负盈亏责任)。如属政府行为应急抛售市级储备粮,所抛售的粮食质量高于储备的中晚稻质量,形成价差时,财政据实向加工企业弥补价差。2.1.3

6、质量保证参与动态管理的粮食是当年产中晚稻,质量符合国标中等以上标准。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有权自主调剂储备品种,但所调剂的粮食质量必须高于或等于当年产中晚稻质量,否则,不得自主调剂储备粮食。管理公司负责验质把关,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粮食,拒绝入库保管,只能由加工企业自行销售处理,以确保入库质量关。2.1.4 当年轮换加工企业结合生产需要,必须在一年内将3000吨市级储备粮分期、分批轮换,做到每购进一批新粮,相应加工一批旧粮(先进后出)。如此循环反复,达到轮换库存目的;并始终保持3000吨储备库存粮食不变(变的只是粮食品质越来越好)。同时,管理公司按轮换进度每年给予加工企业适当的轮换费用补贴。2.

7、2 实行动态管理的好处2.2.1 减轻财政负担以2003年产中晚稻3000吨,三年后正常轮换算,财政要负担差价90万元3000吨(购进价2000元/吨轮出价1700元/吨),即每年潜亏30万元。现采取动态管理办法,由加工企业参与轮换,采用“当年轮进(出)、价格包干、差价自负”的办法,财政就不要承担轮换价差补贴。解决了原储备粮轮换过程中,差价补贴困扰地方财政的一大难题。2.2.2 粮食部门库存做到常储常新,节约仓储保管等费用解决粮食仓容不足的矛盾。由于我市储备粮管理公司仓容已经饱和,3000吨储备粮只能租借其他粮食仓库存放(租金每年正常需要12万元),而加工企业有现成的5000吨标准原粮仓库,能

8、够为动态储备粮提供现成的仓库,而且免租金。储备的粮食品质结构得到改善。往年由管理公司收购储备的粮食全是早籼稻;由加工企业参与轮换后,调入的是省外中晚稻和东北优质粳稻等,改善了原有储备粮食单一的品质结构,并在产销区之间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做到常储常新,保证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储备粮轮换一般要3年或3年以上才进行;而加工企业参与轮换后,约定一年至少一轮换,保证了库存粮食做到常年更新。确保了政府急需时投向市场的全是新粮(而不像过去一样全是陈粮)。节省保管费用和防止粮食污染。由于实行动态轮换只对库存粮食进行交替更新,因而基本不用药剂薰蒸杀虫。拓宽了储备粮轮换渠道。改变储备

9、粮轮换从原来的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在政府统一调控下的市场行为,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2.2.3 对加工企业有利对生产加工有利。动态管理3000吨粮食存放在加工厂仓库,加工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消费需求,既增加粮食品种,又有稳定的原料来源,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减少企业周转金有利。加工厂多了3000吨铺底库存(贷款金600万元),由于粮权属政府,每年贷款利息(按同期银行利率算)由财政补贴,管理公司付息,与加工企业无关。因而,加工企业可以将全部周转金用于扩大生产和经营发展。对企业把握商机,调控市场有利。动态管理3000吨粮食,允许加工企业架空轮换30%库存粮食四个月。加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市场优势,把握良机,

10、架空轮换900吨粮食,达到赚取季节差价的目的。对提高加工企业诚信形象有利。政府选择获得“放心粮油”称号的龙头企业作为参与动态管理的合作者,这对民营企业整体形象和品牌的树立具有深远的影响。2.3 动态管理的局限性任何一种管理方式的出现,都有它客观的局限性,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储备粮动态管理的推行,正是对原有储备粮管理方式的拓展和补充,是一种新的有益尝试。从我市推行半年市级储备粮动态管理试点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局限性:2.3.1 库存粮食数量只能估算,不能精算(这是粮食进出仓频繁造成的)一是进仓的粮食多为编织袋包装,不是定量包,计量一律经过地磅过秤,入库粮食数量较为准确;但出库时用于

11、加工的粮食多为点包,因而数量计量不准确。二是库存的粮食需要不断轮入新粮和轮出旧粮,因而每日的库存数量统计滞后。但整月的库存平均数与帐卡数是基本一致的。2.3.2 粮食进仓堆垛不整齐、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影响了测量计量的准确性。2.3.3 由于粮食进出仓比较频繁,如果每批次粮食都要进行品质鉴定,需增加费用开支。因而粮食质量主要靠感观鉴定完成,存在误差。3 探索储备粮动态管理方式的新路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管好地方粮食储备。保证地方储备的粮食达到国家要求的规模;保证地方储备粮适销对路,品质优良;保证地方储备的粮食在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精神和省粮食局、财政厅、农发行印发的

12、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办法以及相配套的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实施意见与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安全储存实施意见,为各地积极探索储备粮动态管理,既奠定了基础,又指明了方向。3.1 储备管理常储常新的路子3.1.1与民营加工企业联营,走“厂库”结合的路子。“厂库”结合按储备粮存放地点的不同分为二种形式:“内”结合的形式,即储备粮直接存放在加工企业原料仓库,由储备粮公司派人管理,加工企业负责对库存粮食分期、分批轮换,确保粮食品质新鲜。宁德市3000吨市级储备粮动态管理正是采用这种形式。“外”结合的形式,即储备粮存放在粮食仓储企业仓库,由加工企业负责对库存粮食每年进行一次轮换。虽然这种“厂库”外结合的形

13、式,克服了“厂库”内结合库存粮食数量不精确,堆包不整齐和质量不确定等局限性,达到了数量真实、准确;堆垛整齐、规范;点包计量方便;库存质量有保证等优点。但其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增加了粮食企业仓库到加工厂的短途运费。3.1.2 与粮食加工、购销企业联合,走“联合体”路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因地制宜实行企业重组和组织结构创新,以现有仓储设施为依托,改造和重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投的粮食购销企业,作为政府实行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和整合企业现有的粮食仓储、加工、运输设施等资源,发展社会化粮食储运体系、粮油精深加工和粮食产业化经营,推进粮食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

14、方式。在全国逐步形成若干个具有竞争力的国有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在粮食经营和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企业内部改革,使粮食储备管理企业、加工企业和购销企业真正走向联合。当前,要以地方储备动态管理为契机,将粮食储备、加工和购销企业联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走出一条既搞活储备,又发展壮大加工和购销企业的路子。3.1.3 储备企业自办加工企业,走“一体化”路子储备粮管理公司自办加工企业(实行独立核算),加工轮换储备粮,确保储备粮品质达到良性循环目的。加工出来的成品粮可以通过购销企业联营,也可以直接投向市场,则储备的轮换问题得到自主或比较彻底解决。储备、加工、购销企业的经济效益可

15、以得到有效保障和显著提高。3.2 防范动态储备风险3.2.1 企业规模,仓储条件,信誉和企业最低库存保障线地方储备动态管理选择加工企业基本条件:一是当地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每月加工经营量应远大于参于动态轮换量;二是企业信誉好,必须获得“放心粮油”企业称号,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三是加工企业仓储条件要好,能满足单独存放储备粮要求;四是企业资产负债率要低,并具有不低于储备总量10%的铺底库存。一旦在轮换期内不能及时轮入粮食,加工企业可先用自营粮食抵顶储备数量。3.2.1 先进后出,健全制度动态储备库存是不断更新的,更新库存最常用的方法是“先进后出”。“先进后出”即:购进多少新粮,相应拨付加工多少储备粮,做到进出数量保持平衡。并且要求轮入的新粮品种和质量不低于原储备粮品种和质量;若是高于原储备粮品种和质量,则由加工企业自行承担品种和质量差价。此差价将作为架空期轮换保证金。3.2.3 库存管理(架空和轮换期规定)。加工企业如要求架空储备粮,必须事前向粮食企业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最多允许加工储备规模30%库存粮食,并在四个月内补足库存;如按全年检查,则平均架空轮换的数量不得超过储备规模的10%。具体架空操作中,必须做到先款后货,即加工企业存多少款到农发行专户,才能提取相应数量的粮食加工,否则不允许架空库存。3.2.4 资金使用管理当粮食准备轮进时,农发行先按照有关贷款条件发放非保护价粮食收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