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性监测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5114647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性监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性监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性监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性监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性监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性监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性监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性监测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5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第I卷(选择题 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

2、分,共70分。)1.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2.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严格的等级关系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3.九是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专属数字。西周时期只有天子可用九鼎,后世只有皇帝的龙袍可绣九条金龙,明清时期只有皇宫屋檐可有九只吻兽。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C.礼乐制D

3、.九品中正制4.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A.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落,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5.史学家张荫麟说:“在一个王室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统治者而兼地主。”依据史实判断这样的社会实行A.小国寡民的民主政体 B.皇权至上的集权制度 C.天下共主的封国体系 D.元老执政的共和体制6.清明、端午、中秋节是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

4、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度7.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 B.秦 C.汉 D.唐8.秦统一后,赢政“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对王的称号已不满意,于是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继承上古传统B.尊崇儒家思想C.突出个人功绩D.制造暴政依据9.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

5、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10.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是A.太尉 B.廷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11.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划时代的突破”是指A.军功爵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皇帝制12.右图是古代某位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你觉得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东汉13.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

6、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14.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历史时期是A.秦B.隋唐C.魏晋南北朝D.明清15.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

7、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1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三公九卿制B.中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中书省制度17.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18.有资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整整这个朝代,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这个朝代最有可能是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北宋19.宋高宗对大臣说,

8、今后凡是“批降御笔处分”,虽然出自“朕意”,但必须“经由三省、枢密院”,如果出现不当,允许大臣们“奏禀”。宋孝宗任命曾任王府教授的刘章到漳州做知州,因遭到谏议大夫王大宝的抵制而没有执行。这表明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君权受到很多威胁20.明代以前的王朝大多遵循“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明初则有廷杖之法“殿陛行杖,习为故事”,重者立毙,轻者杖毕仍督催照常工作,且有臣僚在节日朝贺时被“朝服予杖”,史谓“公卿之辱,前所未有”。这一变化反映出,明代A.内阁行政中枢地位遭受冲击 B.传统君臣等级观念已经颠覆C.君主专制制度有了新的发展 D.严刑峻法、重典御下

9、现象普遍21.“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机机要,主之议政处。”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A.顺治年间 B.雍正年间 C.乾隆年间 D.道光年间22.下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它力图表达的是 图一图二 图三A.官员管理日益规范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 D.大臣地位不断削弱23.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虽则有他们共同的文化,却从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反映了希腊A.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 B.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C.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D.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24.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10、。”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妇女B.外邦人 C.全体公民 D.奴隶25.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这句话说明了希腊A.公民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B.城邦重视公民参政素养的培养C.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国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26.古代雅典,在会议上采用漏壶计时,水从一个容器的洞孔流出,每人发言时间六分钟,即五升水”。这种方式从本质上A.体现了雅典对公民自由的限制 B.折射出直接民主的弊端 C.加强了公民内部的团结 D.反映了雅典公民权利的平等27.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

11、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立法机关28.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

12、神29.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这就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在此,柏拉图认为雅典民主制A.是小国寡民的城邦产物 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不利于执政水平的提高 D.容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30.对罗马十二铜表法的诞生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是A.共和国的建立 B.平民的强烈要求和斗争 C.长期对外扩张 D.帝国的建立31.公元前5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体现了A.保护私有财产 B.限制贵族权力 C.维护平民利益 D.扩大统治基础32.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三款规定:“白昼不得杀害窃贼除非窃贼携有防身武器;即使窃贼持有武器,如未使用并反击,亦不得将之杀害。即使窃贼抵拒,亦应先喊叫。”这一规定反映了罗马法A.保护平民利益,注重按律判决B.主要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尊重基本人权,主张重罪轻罚D.清晰界定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3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