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井点降水控制措施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35101736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井点降水控制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下井点降水控制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下井点降水控制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下井点降水控制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下井点降水控制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井点降水控制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井点降水控制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下井点降水控制措施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常用井点排水方法,是沿基坑的四周或一侧埋入深于坑 底的井点滤水管或管井,以总管连接抽水,使地下水低于基坑底,以便在无水干燥的状态下挖土,不但可防止流砂现象和增加边坡稳定,而且便于施工。若井点降水方法影响邻近建筑物的沉降与安全,应采取措施,如回灌法,旋喷加固土壤等予以解决。井点排水一般有一级轻型井点、二级或多级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和深井井点等,可根据土层的渗透系数,要求降低水位的深度及工程特点,作技术经济和节能比较后确定,常见的属轻型井点降水;轻型井点降水控制措施:(1)、主要设备由井点管、连接管、集水总管及抽水设备等组成。(2)、井点布置

2、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土质和地下水的流向、降低地下水的深度等要求而定。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m时,可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如基坑或沟槽的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则采用双排或线状井点,布置在基坑或沟槽的两侧;如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状布置;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路处可不封闭。井点管距坑壁不应小于1.0-1.5m,间距一般为0.8-1.6m,为充分利用泵的抽吸能力,集水总管标高宜尽量接近地下水位线并沿抽水水流方向有0.25-0.5%的上仰坡度,水泵轴心与总管齐平。井点管的入土深度应根据降水深度及储水层所在的位置等决定,但必须将滤管埋入储水层内

3、,并且比所挖基坑或沟槽底深0.9-1.2m,可按下式计算井点管的埋设深度: HH1+h+iL+l式中 H井点管埋置深度; H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m); h降水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面的安全距离(m),一般为0.5-1.0m;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m); i降水曲线坡度,根据实测,对环状井点可取1:10;对单排线状井点可取1:4; l滤管长度(m)。H算出后,为安全计,一般再增加l/2长度。当一级轻型井点不能满足降水深度要求时,可采用明沟和井点相结合的方法,将总管安装在原有地下水线以下,以增加降水深度,或采用二级轻型井点排水,即先挖去第一级井点排干的土,然后再在坑内布置埋设

4、第二节井点。(3)、井点管埋设可根据设备条件及土质情况选用以下方法:1)射水法:在地面井点位置先挖一小坑,装吊射水式井点管垂直插入坑中心,下有射水球阀,上接可旋动节管和高压胶管、水泵等。利用高压水在井点管下端冲刷土层,使井点管下沉,利用下端的锯齿形,在下沉时随时转动管子以增加下沉速度,同时避免射水口被泥淤塞。射水压力一般为0.4-0.6Mpa。井点管沉至设计深度后取下软管,再与集水总管连接,抽水时球阀可自动关闭。冲孔直径应不小于300mm,冲孔深度应比滤管底深0.5m左右,以利沉泥,井点管与孔壁间及时用洁净粗砂灌实,井点管要位于砂滤中间。灌砂时,管内水面应同时上升,否则可注水于管内,水如很快下

5、降,则认为埋管合格。良好的砂井是保证埋管质量的关键。2)冲孔或钻孔法:用直径50-70mm的冲水管或套管式高压水冲枪冲孔,或用机械、人工钻孔后再埋放井点管。孔径一般为300-400mm,深度比滤管深0.5-1.0m。冲孔所需水压力根据土质不同而异,一般为0.6-1.2Mpa,为加快冲孔速度,可在冲管两侧加装两根空气管,通入压缩空气。冲孔时冲管应垂直插入土中,并作上下左右摆动,加剧土的松动,孔旁应挖一个排泥浆水沟。灌砂方法、要求与射水法相同。3)套管法:用直径150-200mm的套管,用水冲法或振动水冲法沉至要求深度后,先在孔底填一层砂砾,然后将井点管居中插入,在套管与井点管之间分层填入粗砂,并

6、逐步拔出套管。所有井点管在地面以下0.5-1.0m的深度内,应用粘土填实以防止漏气。井点管埋设完毕,应接通总管与抽水设备进行试抽水,检查无漏水、漏气,出水是否正常,有无淤塞等现象,如有异常情况,应检修好方可使用。(4)、井点管使用井点使用时,应保证连续不断的抽水,并准备双电源,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混,或出现清后又混等情况,应立即检查纠正。真空度是判断井点系统良好与否的尺度,应经常观测,一般应不低于55.3-66.7kpa,如真空度不够,通常是由于管路漏,应及时修好。地下构筑物竣工并进行回填土后,方可拆除井点系统,拔出可借助于倒链、杠杆式起重机,所留孔洞用砂

7、或土填塞,对地基有防渗要求时,地下2m应用粘土填实。井点降水时,应对水位降低区域内建筑物进行沉陷观测,发现沉陷或水平位移过大时,应及时采取防护技术措施。(5)、轻型井点计算轻型井点计算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涌水量、确定井点管数量与间距、选择抽水设备和井点管的布置等。井点计算由于受水文地质和井点设备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所计算的结果知识近似数值,对重要工程,其计算结果必须通过现场试验进修正。1)、涌水量计算井点系统涌水量是按水井理论进行计算的。水井根据不同情况分为:井点达到不透水层的称为完全井,井底不达到不透水层的称为非完全井,地下水有压力的是承压井,地下水无压力的是无压井,其中以无压完全井的理论较为完

8、善: 无压完全井环形井点系统Q=1.366K(2H-S)S/(lgR-lgX0)式中: Q井点系统总涌水量(m3/d)K渗透系数)(m/d)H含水层厚度(m)R抽水影响半径(m)S水位降低值(m)X0基坑假象半径(m)2) 确定井点管数量与间距井点系统涌水量求出后,即可确定井点管所需根数n: n=1.1Q/q式中 q单根井点管出水量,由下式求得:q=65d l k1/3d滤管直径(m);l滤管长度(m);k渗透系数(m/d);井点管数量n值确定后,即可根据井点系统布置方式,求出井点管的间距(m):D=L/n式中 L总管长度。求出的管距应大于15d(如井点管太密会影响抽水效果),并应符合总管接头的间距(0.8,1.2,1.6m)。3)、抽水设备的确定可按涌水量、渗透系数、井点管数量与间距来确定。一般抽水设备根据地下水埋入深度以及含水层储水量来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