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阅读分析题文章教学教案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5071300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阅读分析题文章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大学语文阅读分析题文章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大学语文阅读分析题文章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大学语文阅读分析题文章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大学语文阅读分析题文章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阅读分析题文章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阅读分析题文章教学教案(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寡人之于国也中心论点:孟子建议梁惠王实行王道政治,以民为本孟子,战国中期皱国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常采用“欲擒故纵”的辩论手法。孟子共7篇。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本文具体阐述了孟子的王道理想和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体现出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的社会不平和阶级对立。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是:倡导仁政、反对霸道、消除战乱、发展生产,使人民不饥不寒,安居乐业。也就是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2.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知多”为

2、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第一层: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层: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分析了“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层:孟子具体而详细地阐述使“民加多”的措施和态度,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使人民的衣食住育均得到发展并能从中受益,并且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在第一段中,梁惠王认为自己尽心了,问为何民不加多?接着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说明梁惠王治国与邻国国君并无本质区别,从而揭示“民不加多”

3、的原因,最后,正面阐述如何使“民加多”的主张。这篇文章就充分体现了其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首先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马上又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给予其希望,让梁惠王明白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民不加多”的困惑。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让梁惠王认识到,只要实行王道,

4、那么就有称王天下的可能性。3.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孟子通过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佐证自己的论点,使单纯的说理变得妙趣横生,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4.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大量的运用排比句式,或递进、或类比,使文章气势雄浑,使自己的论述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

5、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秋水(节选)中心论点: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庄子(庄周),战国人,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他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是他的门人和后学所作。1.理解本

6、文“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中心论点,体会其现实意义。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得主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简要地说,就是宇宙无限,而人认识有限。这一中心旨意,在今天多极并立的世界、多元共存的文化面前,还有着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积极意义。2.理解文章自始至终贯注着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后天教育限制的观点。“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比喻人的认识受时间、空间、后天教育的限制。3.认知本文以寓言方式说理、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艺术特色。本文以寓言方式、对话形式说理,把一个非常深刻、抽象的哲学道理用具

7、体的、形象的、通俗的、浅显的形式表达出来,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浅显性,很有特色。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其次,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再次,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层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4.说明文章开头景物描写对表达主旨所起的作用。本文开头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又为后

8、面的类比论证做了形象、生动的铺垫。5.认知文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体会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比喻句有:(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4)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5)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6.认知文中运用类比法、对比法、例证法进行说理的地方,理解例证与喻证的主要差别。文中

9、运用了类比法、对比法、例证法进行说理,这集中体现在文中的第二段。前面讲到的比喻排比句子体现了类比论证的特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河伯与海若的对话、海若讲话中个人与天地之间关系的阐述,都是用对比的手法阐明“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最后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来证明人的认识之有限是例证法。这两者的区别有两点:一是思维、论证方式的不同,二是论据的不同。思维、论证的方式不同体现在:例证法只以个别证明一般,喻证法是以不同类而同性的事物证明同性;论据的不同体现在:例证法以同类的个别事物为论据,喻证法以不同类的个别事物为论据。7.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10、,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其表达作用是比喻人的认识受时间、空间、后天教育的限制。(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亳末之在于马体乎?”其表达作用是比喻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阐明个人的地位、认识之渺小。8.认知文中的反诘句,体会反诘是更有力的肯定。文中有4个否定性反诘句,以否定的形式表达了肯定的内容,4个反诘句,更有力地肯定了中心论点。五代史伶

11、官传序(史论文)中心论点:国家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君士,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1.识记本文是一篇史论。 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2.理解文章“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的中心论点。即封建王朝的兴衰不在天命,而在于人事,这里的人事主要是指人的主观努力。3.说明全文通过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本所在,从而证明中心论点。4.认知文中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在第二段话中采用了事实论据,其前半部分表现了励精图治、意气昂扬的历史事实,后半部分表现了

12、事业衰败、国破人亡的历史事实,这些都是最可靠的依据。理论依据主要存在于第三段话中, “满招损,谦得益”,这句话揭示了后唐庄宗的亡国原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巧妙地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使整篇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5.理解并记住“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等格言名句。这些语句精辟透彻,发人深省,教导我们事情成败往往在于人为,不要穷奢极欲,也不要耽于淫乐,否则将会导致国家衰败,自我灭亡,另外还要谦虚谨慎,注意细小琐事,要防微杜渐,不可骄傲自满,沉溺丧志。论毅力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败者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个主要代表人物,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13、家;是康有为的学生,号称“康梁”。1.认知本文的总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本文所提出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2.理解作者所强调的核心观点是“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能够百折不挠取得成功,而另一些人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呢?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毅力去克服困难。最终决定命运的是人的毅力,所以,当我们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不应该退缩,而应更加奋勇,加强自己的意志力量,用毅力去克服它、战胜它、征服它,这样才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3.说明全文通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本文自始至终都运用了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从论证看,首先反复进行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的对比,然

14、后阐述顺境与逆境的对比;最后将“未成一篑”的造山者与“虽复一篑”的填土者对比。总之,作者从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等多个方面比照阐述,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说明详细、具体、透彻,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4.认知文中的层递句式,说明其表达作用。本文有两处使用到层递手法:(1)对身处逆境时五种不同态度的描写,表现了毅力的重要性。(2)操舟者“我”的三种态度,从反面论证毅力的重要性。5.认知文中的比喻,理解其比喻意义。作者用“操舟”做比喻,说明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用孟子、孔子的话比喻,说明贵在坚持、毅力的重要性。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演讲稿)蔡元培,中国现代教育家,提倡“学

15、术自由”,主张“兼容并包”。1.理解演说中“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大教育思想。一曰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二曰砥砺德行,强调束身自爱,以德治校的思想。三是敬爱师友,倡导以诚相待,道义相勖。2.指出演说的针对性,体会其现实意义。当时北京大学校风颇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文中列举之各种腐败现象在校中确实存在。演说中虽对“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但对这类现象痛加针砭,大有催人猛醒之势。即使如今社会,在我们的大学中,这三方面的腐败现象也是存在的,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蔡先生的演说仍然有现实意义。3.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内涵,体会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蔡元培提倡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具有深刻的内涵,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升官致富,克服庸俗,正是为国家、民族发展,为科学进步,才是高尚的灵魂,体现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现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生更应该具有这种精神。4.指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地方,体会演说有破有立、观点鲜明的特点。“研究高深学问”和“皆有做官发财的思想”形成对比;“爱惜分阴,孜孜求学”与“放荡冶游”、“光阴虚度,学问毫无”、“误己误人”形成对比;“束身自爱”、“有以励人”与“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形成对比;“敬爱师友”、德国商店文明待客与“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