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终稿.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61792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见了亲人终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再见了亲人终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再见了亲人终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再见了亲人终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再见了亲人终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见了亲人终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见了亲人终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初立目标 1、同学们一定去过鸭绿江公园吧?站在鸭绿江畔隔江而望的是哪儿?(朝鲜)今年正好是志愿军赴朝参战六十周年,让我们把思绪拉到60年前共同聆听这首志愿军战歌,大家边听边观看画面,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用多媒体播放配有当年抗美援朝画面的志愿军战歌) 听了这首歌后,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雄壮、有力)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唱着这首雄壮的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让我们一起了解发生在朝鲜那些感人的故事吧!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关于“抗美援朝”的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简介、故事、图片等) 援朝八年中,志愿

2、军战士与朝鲜人民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真实地再现了1958年志愿军奉命凯旋回国时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场面。(板书课题)2、读课题:“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我们通常在什么时候说?(送别的时候)送别时往往是什么心情?(依依不舍、恋恋不舍)那是会这样说(师握一生手快速说)再见了亲人,是这样的吗?那怎样说?(师握着手抖动着说)真舍不得离开呀!紧握双手饱含热泪,送别八年相处的志愿军战士,深情地道一声:再见了亲人。(齐读) 从课题我们就能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依依惜别、难舍难分。让我走进课文。3、确立目标在本单元的导读课中我们确定了单元学习目标,对照单元目标结合

3、你的预习谁能说一说我们这节课要完成哪些学习目标?(生汇报,师小结板书)(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接下来我们就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学感知1、先在小组里互相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2、这里老师要问一句,课前布置了预习课文,你是按照什么步骤预习的?(生回答)我知道这是咱们实验小学有个“六步自学法”,都是按照这个步骤预习的吧?一会儿小组检查的时候就按这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读完课文之后,其他步骤就不用读课文了,检查完之后各组要派代表进行汇报。 三、组内交流,检查预习小组内检查预习情况(字词、主要内容、写作

4、思路,课后习题等),师巡视指导。四、全班反馈,重点强化1、首先我们来检查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每个组选好代表了吗?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2、课文读熟了,关于本课的生字词语你还有哪些没有解决?3、老师感觉有几个词语需要强调一下:师出示:短暂、阿妈妮、深情厚谊、友谊、情谊战斗、战役、战争雪中送炭:雪指什么?(困难)炭又指什么?(帮助)课文中遇到的困难指的是什么?(敌人的封锁,饿肚子)帮助指的是什么?(送打糕)那么联系课文“雪中送炭”指的是什么?(朝鲜大娘冒着炮火为饿了三天三夜的志愿军送打糕)自己练习说一说。指导书写:噩(强调:中间的横最长,马上在本上写两个)4、通过预习你还知道了什么?(主要内容

5、、写作思路等)5、在预习中你还有哪些疑问呢?这些疑问在我们进一步的学习中你会找到答案的。 五、再读课文,感悟内容1、再由“亲人”引入内容:我们再来看课题,“亲人”什么样的人是亲人?谁是你的亲人?他们怎样关心你?生:妈妈、爸爸、爷爷这些人都是和我们有血缘关系,关系密切,给了我们无限关怀和照顾的人,我们都称之为“亲人”,那么课文中的亲人又指的是谁呢?(大娘、小金花、大嫂、朝鲜人民)2、课文中主要写了三个朝鲜人,(指板书)她们分别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情呢?大家小声或默读课文,找找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所做的事,想一想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3、生自读后汇报,师板书:补衣服、送打糕、救伤员、救老王、挖野

6、菜六、小结为了志愿军大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为了志愿军,小金花失去了亲爱的妈妈,为了志愿军大嫂失去了双腿,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所做的一切都铭刻在志愿军的心中,她们之间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那么作者是用怎样的表达方式从字里行间向我们传达这种深情厚谊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1、复习字词: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14课,再见了亲人,首先我们来对照上节课的学习目标检查一下学习情况。出示:暂时、友谊、情谊、(指读)深情厚谊:志愿军战士们忘不了朝鲜阿妈妮对他们的深情厚谊。还可以怎么说? 雪中送炭:什么意思?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呀!

7、”)这个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下面这个词语也要联系课文说一说。噩耗:指什么,课文中噩耗指的是什么?(小金花的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3、很好的理解并掌握了词语,相信大家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回顾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这节课我们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有哪些呢?(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二、重点品读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做了很多事情,从中感受到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2、请同学们再来仔细读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从哪些地方你还能感受到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不

8、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呢?把这样的句子画出来,在旁边写写你的体会。3、生自读体会。4、集体交流感悟。(随学生汇报师相机引导。)第一自然段 志愿军与大娘之情生:(1)“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雪中送炭啊!”师:你又抓住了“雪中送炭”这个成语来理解,(对于战士们来说这雪指什么?炭呢?)这雪中送炭是件容易的事吗?(不是)为什么?你从哪些词语知道的?(生:抓住“顶着、冒着、带着、穿过”这些词语体现当时这样做的危险和艰难。)你是抓住表示动作的关键词语体会出雪中送炭的危险与艰难,那么你能想象一下大娘当时所处的环境吗?情况这么危急,朝鲜阿妈妮不害怕吗?那她为什么还这么做呢?师:是啊,朝鲜阿妈妮冒着生命危险为战士们送吃的

9、,把志愿军战士看成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人,把他们看做自己的“亲人”呀?谁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感受当时的危险)过渡:阿妈妮不仅为我们雪中送炭,还有更令人感动的是呢!谁想说。(2)“我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亲人.”我听到他强调了一个关键词“唯一”,这“唯一”说明了什么?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了),一位老大娘应该有儿有女,不止一个孙子吧?大娘的其他亲人呢?战争多么残酷呀,他夺去了大娘几乎所有的亲人呀!就剩下这唯一唯一可以相依为命的小孙子,可是我们还记得(生接读)(3)引导:什么样的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啊!(生读)(为救志愿军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这就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呀!)大家看这句话:出示:“

10、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忘怀?”这是一个反问句,你能换个说法吗?哪种说法更好?为什么?反问句表达感情更强烈,这个反问句表达出怎样的感情?(志愿军对大娘的感激之情)假如你就是那位被大娘丢下小孙孙救起的志愿军战士,你怎样表达你此时的感激之情呢?(4)看,这就是当年中国青年报上登载的75岁的李大娘和战士张喜武挥泪告别的情景。八年了,大娘一次又一次把慈母般的爱给了志愿军,难怪志愿军们舍不得让大娘拖着疲惫的身体来送行,于是他们对大娘说:(生齐)“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可是年迈的大娘怎么忍心就此和亲人志愿军分手呢?他们只好请求她停步。谁来请求大娘? 师:就是这样请求,大娘也没有停下送别的脚步

11、,送了一程又一程,他们只好恳求大娘 师:可是,大娘的脚步仍然没有停住。为了让大娘回家休息,万般无奈,我们的战士只好哀求她 师:你不断地哀求大娘,可大娘还是不回去。没有办法,我们只好以军人的口气命令她。命令大娘 师:这命令中也有不忍,命令中也含着深情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齐读) 志愿军和朝鲜大娘的深情厚谊都尽在这一声声恳求之中了!(5)回过头来,大家想一想讲述大娘的这段话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生:抓住成语、表示动作的词语(关键词语)、反问句式、大娘所做的事情 5、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大娘与志愿军的深厚情谊,也能感受到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的情谊。我们是高年级的学生,要能比较完整的汇报你的学习体会,下

12、面就按照第一自然段的学法整理二、三自然段的学习体会,一会儿尽量完整的汇报。第二自然段:(1)“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落泪了呢?”师:你觉得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小金花是个刚强的孩子,体现在哪儿?生: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狠狠地说:体现小金花内心失去妈妈的悲痛。师:这里我有个地方我想不明白,妈妈牺牲了,她就不伤心吗?那时候怎么没哭呀?她想不想哭?但他没哭,她的眼泪流到哪里去了?变成了什么?(仇恨、力量)你怎么知道变成了仇恨?(齐读书中“这个仇一定要报!”)师引导:妈妈牺牲了,刚强的小金花化悲痛为仇恨,来我们加上小金花的动作,向大家喊也是给自己下决心,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再读;咬牙切齿,攥着拳头去

13、读。(齐读)多么刚强的小金花呀!然而此时,送别志愿军,刚强的小金花却哭了,她为什么哭了呢?(小金花与志愿军战士的感情太深,聊天、战斗、唱歌,要与亲人离别,是伤心的眼泪、不舍得眼泪。)第三自然段:小金花告别的眼泪让我们感觉到了浓浓的亲情,大嫂又是如何让我们感动的呢?生:(1)“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春天双拐走路了!”师:为了点普通的野菜,把自己的双脚奉献,明明知道前沿阵地的危险,但是却偏偏要向虎山行,这怎能不令人感动,你来读“我们清楚地记得走路了师:大嫂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双腿,这种情谊让志愿军深深感动,所以我们会说“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的代价,难友谊?”5、再读悟法(1)志愿军就要离开朝鲜了

14、,前来送行的人只有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人吗?那么课文中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呢?(2)这三个人一位老人、一个小孩、还有中年大嫂代表着千千万万的朝鲜人民。作者正是通过三个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体现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情谊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3)大家再来浏览课文,看看这三段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点?(不用小组交流)三、全班交流,重点点拨1、你发现这三段在表达形式上的共同点了吗?2、师引导:开头以请求的语句开头,出示三句话中间以回忆形式叙述。以反问语句结尾,出示反问句。3、写法总结:把表达方法和表达形式连起来说,就是:作者选取了三个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以回忆形式叙述,并以请求的语句开头,反问句结尾,把叙事和

15、直接抒情有机融合,(板书:叙事+直接抒情)让我们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五、仿写段落1、这里老师有个疑问:朝鲜人民为什么能为志愿军战士们甘冒着生命危险、不惜失去孙孙、失去双腿呢?志愿军战士为他们做了什么呢?从课文中找一找。生:(1)三天三夜 (2)鲜血 (3)老王被俘2、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上节课我们还介绍了哪些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故事?(生汇报交流)板书: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3、是啊,130万中国志愿军,14万人的生命留在了朝鲜!在离别之际,朝鲜人民是不是也同样会想起志愿军为他们所作的一切的一切呢?想起三天三夜的战斗,想起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假设你就是送别队伍中的大娘、小金花、或是大嫂,以她们的口吻仿照前三个自然段的表达方法和形式写一个片段(在表达方法和形式下面划线),表达她们对志愿军的依依不舍。题目同样是再见了亲人(生试写)4、交流评析六、学习最后三个自然段:1、亲爱的同学们,刚才我们讲的只是他们8年相处的点点滴滴。这样的故事,就是讲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呐。你,还有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