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摘要译文《荀子》译文.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61684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6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学摘要译文《荀子》译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儒学摘要译文《荀子》译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儒学摘要译文《荀子》译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儒学摘要译文《荀子》译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儒学摘要译文《荀子》译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学摘要译文《荀子》译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学摘要译文《荀子》译文.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学摘要译文荀子译文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礼然而然 ,则是情安礼也 ;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 。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荀子修身)译:礼法,是用来端正身心的;老师,是用来正确阐明礼法的。没有礼法,用什么来端正身心呢?没有老师,我哪能知道礼法是这样的呢?礼法是这样规定的就这样做,这是他的性情安于礼法;老师是这样说的他就这样说,这是他的理智顺从老师。性情安于礼法,理智顺从老师,那就是圣人。恭敬,礼也;调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故君子安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而不过也 。小人反是。(荀子臣道)译:恭恭敬敬,是礼节;协调和

2、谐,是音乐;谨慎小心,是利益;斗殴发怒,是祸患。所以君子遵守礼乐的规范、享受它带来的利益,谨慎小心而不斗殴发怒,因此行动百次都不会犯过错。小人的做法就与君子相反。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译:子张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处处实践五种品德的就是仁人了。子张问:哪五种品德?孔子说:是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这五种品德。庄重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就能得到拥戴,诚信就能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能取得业绩,慈惠就足以驱使别人为自己服务。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

3、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 ;故旧不遗 ,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译:孔子说:态度恭敬却不知礼节就会疲累,行事谨慎却不知礼节就会胆怯,行事勇敢却不知礼节就会造成祸乱,心直口快却不知礼节就会急躁伤人。君子如果用深厚的感情对待亲族,那么,百姓当中仁这种风气就会兴盛;如果君子不疏远老同事、老朋友,那么,百姓当中就不会人情淡薄。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译: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可以让人终身奉行?孔子说:如果有,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不愿意遭受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子夏为莒父宰 ,问政。子曰

4、:“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译:子夏当上了莒父县的主管,问孔子该怎样治理。孔子说:不要一味追求快见成果,不要贪图小利。一味追求快见成果就反而不能达成目标;贪图小利就反而不能成就大事。孔子曰:“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译:孔子说:君子有三样事情应该警惕戒备。青年的时候心智身体还未成熟,这时,应该警惕戒备的是女;壮年的时候精力旺盛、容易冲动,应该警惕戒备的是好勇斗狠;老年的时候精力衰微,应该警惕戒备的是贪得无厌。二、何为“中庸”,孔子为什么将其视为最高道德标准

5、?“中庸”大略有三义:1、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主张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论语雍也:“中庸之爲德也,其至矣乎。”2、2、指平庸、妥协、保守、不求上进。 鲁迅华盖集通讯:“惰性表现的形式不一,而最普通的,第一是听天任命,第二就是中庸。”3、3、中等;平常。荀子王制:“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孔子所取乃是第1义。要想做到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仁爱之心(仁),二是居正不偏的处世原则(中),三是常行不变毅力(庸)。这并非一般所能达到。所以孔子视之为最高标准。 乐民之乐者,

6、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译:因为老百姓快乐而感到快乐的(统治者),老百姓也会因为他快乐感到快乐;因为老百姓忧虑而感到忧虑的(统治者),老百姓也会因为他忧虑而感到忧虑。因为天下人快乐而感到快乐,因为天下人忧虑而感到忧虑,如果能做到这样却不能称王天下的(统治者),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 ;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译:崇尚道德,喜爱仁义,那么就可以达到从容自在的生活状态。所以

7、,士人穷困时不丧失义,发达时不离开道。穷困时不丧失义,所以士人能自我宽慰,不至过分沮丧;发达时不离开道,所以百姓不会对他失望。古代的贵族,被任用时就对百姓施加恩泽;不被任用时就修养自身品德,以此表现在世人面前。穷困时就独善其身,发达时就兼济天下。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四、孟子“忧乐”与“穷达”观念,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请

8、结合你的认识予以说明。1、由“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显示出历代志士仁人,为国为民的信念追求;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是历代具有操守的文人士子的立身之本。五、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你对此是如何认识的?孟子主张以德治国,推行仁政王道,强调道德感化之力,所以主张“性善”。荀子主张以“礼法”治国,具有明显的“以礼容法”(后世统治者大者施行儒法并用、儒表法里的方针,盖源于此)特征,意欲治人,必更多关注人之不缺点,故认为人本“性恶”。其实,以

9、“善”或“恶”界定人的先天之性,都是不够正确的。人的品性的养成,更多地是由于后天的因素决定的,相对而言,荀子认为后天教育、环境的影响及本人的刻苦努力,可以达到“性善”的说法,具有合理性。 译:孟子说:人本性善良,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同情心是人都具备的;羞耻心人都具备的;恭敬心人都具备的;是非心是人都具备的。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仁义礼智不是由外人传授给我的,是我本身就具有的,只不过没有在自己的内心仔细思索追寻它罢了。所以说:探求就会得到,放弃就会失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

10、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二章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不善。所以,有与无相互生发,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音与声相互陪衬,前与后相互照应。因此,圣人处在无意做为的状态中,施行那种不依靠言语宣讲的教化,当万物萌发时圣人不畏避,万物生长后圣人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后并不因此自恃,一旦有所成就后也不居功。正因为圣人不居功,所以圣人才不会失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

11、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养生主译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知道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处理事情的常法,这就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就可以保全自己的天性,就可以奉养自己的父母,就可以享受尽自己的自然年寿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

12、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山木译文: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他们回答)说:“没有可以用到它的地方。”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禀告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

13、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你将怎样对待呢?”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法家治术译文1、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故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则手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诛也。 韩非子五蠹译文:现在假定有这么一个不成

14、材的儿子,父母对他发怒,他并不悔改;乡邻们加以责备,他无动于衷;师长教训他,他也不改变。凭借着父母的慈爱、乡邻的帮助、师长的智慧这三种有利条件同时施加在他的身上,而他却始终不受感动,丝毫不肯改邪归正。(直到)地方上的官吏带着武器,依照公家的律法来搜捕坏人的时候,他才会害怕起来,改变了旧习气和的坏行为。所以父母的慈爱不足以教育好子女,必须依靠官府执行严厉的刑法,这是由于人们总是受到慈爱就娇纵,见到威势就屈服的缘故。因此,数丈高的城墙,就连善于攀高的楼季也不能越过,因为坡度陡峭;千丈高的大山,就是瘸腿的母羊也可以被赶上去放牧,因为坡度平缓。所以明君总要严峻立法并严格用刑。十几尺布帛(不算珍贵),(

15、但)普通人见了都舍得丢下;正熔化着的百镒黄金(很珍贵),(但)即使是盗跖也不会去捡拾。不一定受害时,十几尺的布帛也不肯丢下;肯定会烧伤手时,就是百镒黄金也不敢去拿。所以明君定要严格执行刑罚。2、圣人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故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治;宜于时而行之,则不干。故圣王之治也,慎为察务,归心于壹而已矣。 商君书壹言译文:圣人治理国家,不必效法古代,不可死守现状,要按当时形势进行治理,考虑风俗民情而制定法令。因此,不考察民情而制定的法令,就不会收到成效;法令合乎实际(时势),推行起来就不会发生抵触。所以,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谨慎地考察所做的事情,使民众专心于农战就可以了。3、今为国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轻重甲译文:(管子曰)当今国家的统治者,首要的任务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