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晴隆24道拐介绍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5061063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晴隆24道拐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贵州晴隆24道拐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贵州晴隆24道拐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贵州晴隆24道拐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贵州晴隆24道拐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晴隆24道拐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晴隆24道拐介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寻找“消失”的二战神秘公路晴隆24道拐介绍 在不少二战主题上,都可以看到一世界闻名的老照片:长长的美军GMC十轮大卡车队,沿着一条呈现无数“S”状的狭陡公路(上图),从幽深的谷底向着险峻荒凉的山顶缓慢爬行。媒体说,照片表现的是二战时期中国国际大通道的艰险,同时也反映了中美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抗击法西斯的不屈精神。然而,近60年来,这条因为有着24条急转弯道故而被称作“24拐”的神秘公路,却消失在了历史的迷雾深处,忙于“向前看”的人们竟然不知道它到底在哪里了。如同幻觉般定格历史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的传媒和专家在展示这照片时,都认定这里是滇缅公路或者史迪威公路的某路段。

2、直到今天,在介绍滇缅公路甚至介绍的书报杂志上,或者在上使用“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或者英文“Burma Road”、“Stilwell Road”查询,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这照片。事实上,战争期间,美国人无论是援助中国还是后来的直接遣军来华作战,主要通过的都是滇缅公路。而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以后,必然要经由“24拐”所在的公路送达前线和当时中国的“陪都”。在滇缅公路开通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派遣驻华大使考察公路。当时美国新闻界发表了大量赞誉公路和中国人民抗战的文章。“24拐”照片因为展示了这条运输线上罕为人知的“超现实的图景”,成为了这段历史的集中代表,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战争结束了

3、,怀旧情深的人们希望重返这段公路。然而,实际上,无论是在史迪威公路或者滇缅公路上,均无法觅到它的半毫踪迹。人们开始怀疑它存在的事实。一位当年的汽车老兵在晚报上撰文写道,1942年史迪威公路开始修筑时,他所在的汽车团是先遣部队。当时的筑路大军由美国的一个机械化工兵营、中国的两个工兵营和印度当地的民工组成,浩浩荡荡10万人。“公路由美国技术人员勘察确定路线,拐弯及路面坡度设计均有严格要求,没有急转弯,更没有连续24拐。” 他说,至于滇缅公路,最险要的便是怒江天堑惠通桥。两面是峭壁,桥下是滔滔江水,车子开上那不宽的钢索吊桥,边剧烈晃动边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更惊心动魄的地方了,也没

4、有“24拐”。 1995年,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战胜利50周年,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沿着滇缅公路而行,试图寻找这老照片的拍摄地点。摄制组召集了许多专家学者和省交通厅史志办的人士,请他们提出可能的地点。然而,跑了几个来回,把所有地形走了个遍,始终没有发现和老照片相似的地方。寻找者叹道:“它就像从地球上消失了!”中国人出人意料的“发现”戈叔亚是一位研究滇西抗战史的人,也是无数苦苦寻觅“24拐”者中的普通一人。多年来,他一直在想,照片是在哪里拍的?这个路段现在怎样了?他询问了各界朋友和中美日老兵,并沿着滇缅公路考察了多次,都遗憾而归。2001年底,戈叔亚通过互联网和在日本工作的中国电视人朱弘交流,朱

5、说日本老兵和学者也都说“24拐”是在滇缅公路或史迪威公路上,只有一本介绍当年滇缅作战的写真集的编辑森山康平说可能是在。受此番话的启示,2002年2月26日,戈叔亚从坐火车到市去寻找他的梦想。公路管理局的一位中年女同志告诉他:“好像是在地区的晴隆县、普安县或者是六盘水市的盘县之间的公路上见过。”而这些地区都不归管辖。 戈选择了更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到长途客车站询问老司机。司机们看了老照片后,当即把地点说得非常清楚准确:“从晴隆县往方向出去一公里。到了那里说24拐,谁都知道!”3月1日中午,疲惫的戈叔亚到达晴隆县。果然街上的每一个出租车司机都知道“24拐”。他们告诉他这条公路是“美国人在二战时修的

6、”。戈租了一辆三轮车,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那条神秘公路。为了在同样的角度拍摄和老照片完全一样的照片,他必须爬到对面的山巅上。戈叔亚拍摄这照片的确经历了艰难和危险在使用50毫米镜头的情况下,必须站在距离万丈深渊的峭壁边缘不到30厘米的地方!“这结果来得太容易、太简单了!我苦苦寻找多少年,踏遍标准意义上的滇缅公路全程,访问了那么多可能和或者,结果却是如此的出人意料!”喜悦的戈叔亚带着几分迷茫,对中国人文地理杂志的记者说。属于世界的财富省交通厅综合计划处处长周明中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证实:“著名的24拐的确是在距两百多公里的晴隆。但原来都说是境。”他说:“24拐”太险了,因此,60年代末,在“24拐”附

7、近的另一个坡面上,筑路工人把纵坡放缓,修了一条新路,以方便行车,但老路还保留并养护着。“现在,24拐属于320国道。它仍旧是泥路。还有的人还喜欢在上面开车,当作猎奇好玩儿。在那里开车很有意思,很好上,一打方向盘便上去了。”跑遍了大大小小道路的周明中说。但“24拐”早已成为了“21拐”。1991年出版的省志交通志详细记载了关于“24拐”修筑、管理、改造的历史,并有“24拐”改为“21拐”的地质图。值得一提的是,改造“24拐”的方案是战争期间由美国人提出来的,美国工程兵当时便驻扎在当地维修公路。谈到“24拐”的艰险,华南农业大学80高龄的老教授林孔勋说,当时他任美军1880工兵营第二连的翻译官,营

8、房就驻扎在沙子岭即“24拐”附近。林老说,他第一眼看到“24拐”时非常吃惊,感叹从未见过如此险峻的公路,路窄而陡,又这么多弯弯绕。路况极差,时常发生土崩,翻车非常频繁,天天路过此地,都能看见有车翻倒在路边。有时车里拉运的军火还会发生爆炸,这条路天天都有死人。美军士兵通过这条路时嘴里会不停地祈祷。 一位当年国民党军队的老汽车兵回忆说,“24拐”曾是驾驶兵的必修课。驾车盘旋在山顶,就像行驶在云雾中。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当时流传着的关于“三无”的顺口溜:“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家无三两银”。“然而,就是这样的穷山恶水,却成为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保障国各种战略物资运输的交通命脉。”他说。 如今,掀起

9、了大建公路的热潮。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间,公路总投资才3亿多。但仅1999年一年便达40亿。一条条高速公路四面延伸,西南出海大通道也由此贯通,使50多年前的艰难行程迅速在现实的进展中隐退。戈叔亚的寻找也便弥足珍贵了。但对历史的记忆是不会一朝消失的。当戈叔亚访问“24拐”时,老百姓向他说,近年来当地政府和公路部门多次想拓宽“24拐”并铺设柏油路面,但上级部门就是不同意,要求他们只需按照原样维护就行了。周明中说:“24拐不会在现代化的网路改造中被改动,动了多可惜啊。它是到战时陪都的必经之路,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是属于世界的财富。”感情纽带与名份之争“24拐”的“发现”在海外引起了轰动。戈叔亚把新

10、老照片通过电子发给几个战后出生的外国学者,他们对在找到这个路段均感到不可思议。罗伯特安德森先生说,他看见过这照片“100万次”了,而且他曾经在怒江附近寻找过它。大家都一直认为它应该在滇缅公路上。而人的情感更为复杂。戈叔亚说,省交通厅的同志仍不相信这个地方在。省外事办的同志也在里惊叫起来,连说不信,因为该办接待过的日本老兵都认为“24拐”是在。一位老记者甚至对戈说,不要发表“24拐”的照片了,这幅照片和人血肉般地联系在一起已半个多世纪了。如果忽然告诉人,这个“孩子”是别人的,这对他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戈叔亚认为,发生错误的原因,是当年介石宣布把中印公路改名为“史迪威公路”,使美国人认定,从印度利

11、多到中国的所有公路,都是史迪威公路,所以,“24拐”在史迪威公路或滇缅公路上,也便顺理成章了。但是,戈仍然指出,战后中国学者和媒体不做简单的调查研究,说明我们对于像抗日战争这样的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漏洞。然而,“更不可思议的是:人民全然没有察觉到他们的邻居在干什么,一幅本属于他们的闻名于全世界的照片,竟然让人自豪了半个多世纪。”戈叔亚说。对于人均GDP排列全国末位的事实,人解释说,除了地理闭塞外,主要是观念保守的问题。“很久以来,夜郎之国的子民从不知道认识自己和宣传自己。举个例子,当邻居把少数民族风俗当作吸引游客的黄金招牌时,我们竟认为这些都是落后的东西而加以排斥。”市西部大开发办公

12、室主任黄康成说。“24拐”在市场经济时代的被“发现”,对于大梦初醒的黔人来讲,大概有了别样的意义。也许,不久以后,24拐会被圈起来卖门票吧。”同行的女记者半开玩笑说。但世界大概并不会对中国时下炽烈的地域名份与利益之争产生兴趣,而只会去记住另一些更加刻骨铭心的事情。也许,某一天,不同国籍的人们重访“24拐”和史迪威公路,也会像2002年5月中美老兵相聚,回忆“驼峰航线”的苦难与荣耀之情形。在3年多的时间里,通过“驼峰航线”,共有736374吨物资运进了中国。但同时也损失了468架运输机,有1579名美国飞行员捐躯。林孔勋老人说,1986年,他应邀到美国和1880工兵营第二连的战友们聚会,那时麦顿

13、连长已经去世了。大家回忆起当年修路时的情形,都心有余悸地说:“好在没有翻到那山沟里。”那以后,林老常常收到美国朋友们寄来的纪念册和国外有关Burma Road的各种报道。在笔者看来,“24拐”是与无数逝去与将逝的生命以及感情中最微妙的单元联系在一起的。或许,这正构成了被梦想深缠的戈叔亚寻找它的动力,也正是在来的飞机上,当邻座的同伴首次向我提起这条路段时,我所感受到的莫名心灵悸动。景点信息地址: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门票:没有门票交通:1、想看24道拐全景,须绕一段山路,出县城西门古城门洞后沿乡村公路经竹山至磨石寨,约6公里,然后徒步半个小时左右翻到山顶就到最佳观景处。2、自驾车,行车路

14、线 黄果树-晴隆-(黄果树320国道断桥关岭县晴隆县24道拐)旅游小贴士离开晴隆时从上往下行走,徒步24拐别有滋味,会有遥遥无期的感觉,虽然只有三四公里。到最后一拐与新路交汇处等往盘县的车。现在的公路从第一拐到24拐之间已改道,多绕了几公里,客车已不行24道拐,惟有越野车还抄近道,或有人专门用此路练车技。景点相关资料一、24道拐概述二十四拐俗称二十四道弯,又称史迪威公路。古代称鸦关,当地人又称之为半关。位于县城南郊1公里,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明清时代,此处是婉蜒的古驿道,关口建有涌泉寺,寺外设茶亭,专供路人游客小憩。寺旁岩壁之上,

15、有甘泉胜迹、云陵山色、乌道干重、且以饮人等石刻。鸦关之雄险,名噪滇黔,明诗吟诵列哉风高仰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二、24道拐历史公路二十四拐,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明清寺宇石刻,均在筑时毁之。民国16年(1927年)贾善祥奉省主席周西成及公路局局长马怀冲(睛隆人)之命,进行踏勘。民国24年(1935年),工程师周岳生领队,再度进行勘测设计,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动工,于1936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路。当时修筑的路,路况极差,时常发生土崩,-般只通马车,儿乎没有通过机动车,即便勉强通了车,常有车辆冲出路面。在干燥的天气里,车一开便起很大的灰尘,驾驶员根本看不清路,而阴雨天,道路泥泞又很容易滑入深谷,车祸频繁被人们喻为鬼门关。二战时朔,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当时中国的陪都。二十四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本对华发动侵略,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