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备课修改.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58598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愁备课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乡愁备课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乡愁备课修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愁备课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愁备课修改.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感知诗歌内涵,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艺术美,学习朗诵的基本技巧。2学习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把握其内在感情基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当代诗坛,有一位生长于大陆。定居于台湾的诗人,有一位热爱故土如爱自己的诗人,有一位唱着乡愁永不老去的诗人,他就是余光中。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的乡愁世界。二、作者简介见投影(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又经常流浪

2、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诗歌作品的主要内容。)二、读乡愁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更离不开一个读字,通过读,才能读出诗歌的感情,品出诗歌的意境。1、认真听读,体会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读。同时划出节奏,找准停顿和重音。(师播放乡愁朗读录音)2、指导学生朗读, 师朗读提示:一、二节语速缓慢,读出思念之情,第三节“啊”读出轻声,读出生死离别的伤感,第四节音节上扬,读出对祖国的无限思念,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一字一顿。(个别朗读,齐读,然后那女生分别读一和三节,再次体会情感)3、自由朗读,感受诗的节奏和感情基调。4、全班齐读,注意语速、节奏、停顿和重音,再次体会情感。三、品乡愁1

3、、从哪些词语看出乡愁萦绕了诗人的一生?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哪四个阶段人生?四个阶段又因什么而愁?3、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情感的呢?(同桌交流明确,师指导归纳)师小结:乡愁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的一种思乡之情,但诗人笔下的乡愁却让我们触手可及,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而这四个意象表达的乡愁又不一样,表达了母子之情、夫妻之爱 丧母之哀、恋国之思的情感,诗歌的感情也由个人情感上升到家国之思。四、写乡愁,体会乡情就“乡愁是_”这个话题书写自己离家时的真切感受。例:乡愁是一轮明月,镜子似的明月,照着家乡,也照着我。乡愁是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悠悠思绪

4、;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绝唱。五、课堂小结:本诗作者把抽象的“乡愁”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运用比喻,联想丰富,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家国之思,寄托了了两岸人民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殷切期望。同学们,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让我们期盼大陆和台湾的统一早日来到。六、全班齐读,再次体会情感。七、作业:课后读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体会情感。(课时练第三页)板书设计:乡愁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母亲 新娘 母亲 大陆补充:当我死时 余光中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解,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为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