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课堂实录(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057420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课堂实录(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课堂实录(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课堂实录(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课堂实录(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课堂实录(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课堂实录(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课堂实录(人教新课标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课堂实录主讲教师:学 校:授课班级:人 数:时 间:课前准备:同教学设计的课前准备课时:2课时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引言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这些病原体一有机会就会侵入人体,就有可能使人得传染病。课下请大家做了调查调查青岛常见的几种传染病,以及你是怎样进行预防的,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各小组的调查报告。生1:流行性感冒、肝炎、天花、结核、痢疾通过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射胎盘球蛋白、疫苗进行预防。生2:天花、结核病虽是传染病,但现在青岛并不常见。师:对,注射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病的一种有

2、效方法。从小到大,大家都接种过哪些疫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防疫针)生:(利用实物投影,进行个人“预防接种证”的展示交流)师:每个同学都有“预防接种证”,在医院刚一出生,医院就给予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孩子满两个月后,要到户口所在地的医院或防疫站办理接种登记,领取预防接种证,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月龄安排接种日期。这就是党和政府大力推行的一项措施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有什么意义呢?生:计划免疫是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采取的措施。生: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菌苗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师: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

3、么接种疫苗能够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疫苗到底是一种什么神奇的物质?我们经常提到计划免疫,“免疫”又是什么呢?生:(表示不知道)二、新授课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身边的疑问来学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地生活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然后结合教材中的“资料分析”进行小组讨论,注意观察思考人体具有几道保卫自己的防线。“资料分析”讨论(1):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生: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作用。师: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请大家看屏幕中的卡通图“皮肤的保护作用”。皮肤不仅能阻挡

4、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的作用。例如,皮肤的汗腺能够分泌乳酸,使汗液和皮肤表面呈酸性,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科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种有毒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手上,3分钟后检查,这种病菌有3000万个;经过60分钟后检查,只有170万个;120分钟后检查,就仅剩3000个了。出现这种现象是与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有关系的。黏膜能分泌溶菌酶等多种杀菌物质,能将病原体溶解和消除。你认为,除了皮肤以外,还有哪些结构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提示:同学们可以从人体的什么结构覆盖在身体的表面,并与周围环境直接接触,而这种结构又具有什么样的功

5、能的角度来思考和回答问题)生:覆盖着整个呼吸道和消化道等内表面的黏膜也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生: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摆动也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资料分析”讨论(2):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生:当人的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时,或当人体皮肤受伤时,病菌能够侵入人体。师:请大家看屏幕中的卡通图“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的作用”。一旦病原体穿过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后,分布在纵深防线的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就会与病原体发生战斗。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请同学结合有关白细胞的知识和

6、生活常识想一想,皮肤受伤,病菌侵入后,为什么会出现红肿现象?生:(略)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白细胞,也可以叫做吞噬细胞。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中“吞噬细胞的作用”图,当身体某处受伤时,吞噬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病原体的入侵部位,将病原体吞噬、消灭。当吞噬细胞吞噬病菌时,伤口周围会出现红肿现象,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发炎。病菌被消灭后,炎症也就消失了。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生:(略)师:综合上面所讲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人体的血液和组织、器官(如脾脏、淋巴结等)中含有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和消灭。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人体保卫自身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请同学们小组讨

7、论上述两道防线具备什么共同的特点?生:人人都生来就有的。生: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师: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第二课时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请填写“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点比较表”中非特异性免疫一栏。哪位同学能对比,推敲出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应该具有哪些特点?生: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生: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师: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

8、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这也是今天我们要一起进行学习的人体的第三条防线。你知道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怎样抵抗病原体侵袭的吗?生:(略)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动画“抗原、抗体的作用”。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就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产生出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菌、病毒等病原体),我们把它叫做抗原。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命性。有的抗原被清除后,相应的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就会被体内存留的抗体按同样的

9、方式加以清除。“资料分析”讨论(3):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生: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师:学习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我们再回顾本节开始时同学们提出的质疑“为什么接种疫苗能够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疫苗到底是一种什么神奇的物质呢?”。生:疫苗的成分可能是注入人体的一种抗体吧。师:疫苗本身不是抗体。它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请大家结合刚才学过的人体保卫三道防线的知识,和计划免疫的知识,想一想,“免疫”又是什么呢?生:免疫是人体对

10、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师:人体接触到病原体,有的容易生病,有的不容易生病。吃同样的鱼、虾,多数人安然无恙,有人却出现全身发痒、起疙瘩等过敏症状。有的病人因为肾脏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必须找到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肾移植才有可能成功,这又是为什么?生:(略)师:免疫就是免除疾病的意思。但是随着免疫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也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认知水平上,通过对科学不懈的努力与追求,人们对免疫的认识也提高了。现在对免疫概念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如病原体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11、以此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由此可见,免疫的主要功能有:防御感染、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请大家看屏幕中的卡通图“免疫的功能示意图”)预防感染,使人体能够抵抗病原体等的侵袭,防止疾病的产生,从而维护人体的健康;自身稳定,使人体能够及时清除体内的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免疫监视,使人体能够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上述功能正常时,对人体是有利的;而当上述功能异常时,就会引起疾病。例如,防御功能过高时,会对进入人体的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等)和食物(如鱼、虾等)等会发生过敏反应;自身稳定功能异常时,会对正常的自身细胞发生反应,而出现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监视功能

12、异常时,则有可能会发生肿瘤。请大家结合刚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在为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是应该用病人自己的健康皮肤?还是应该用别人的健康皮肤?为什么?类似的器官移植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生:应该用病人自己的健康皮肤。师:对。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精确地识别“自己”和“非己”,并排斥“非己”成分。但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异体移植器官必将获得新的突破。生:(免疫科学信息交流)师: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同学们,你是否也想向我们的科学家一样,长大了为社会,以至全人类做出永不磨灭的贡献?就从现做起吧,好好学习,时刻准备着。三、课后小结为加深学生对免疫的基本概念

13、和原理的理解,在教学结束时结合第一节传染病中艾滋病的防治教育开展“游戏”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过程如下: (1)1名女生作为“机体”,810名男生作为“白细胞”共同充当“免疫系统”,2名女生充当“感冒病毒”和“腹泻病原体”,1名男生充当“HIV病毒”。“机体”站在场地中央,“免疫系统”背朝“机体”,手拉手将“机体”围起来,以起到保护作用。(2) “感冒病毒”和“腹泻病原体”尽力伸手去触摸“机体”,触摸到了表示“机体”可能要生病。由于有“免疫系统”的保护,“机体”会很快摆脱两种病原体的侵扰。(3) “HIV病毒”出场。HIV攻击的是免疫系统,HIV碰到“白细胞”,“白细胞”就要“死亡”

14、,即被“HIV”碰到的男生要退出游戏。同时,“感冒病毒”和“腹泻病原体”也乘机袭击“机体”。(4) 经过几个回合,多个“白细胞”被“HIV病毒”攻击致死,“免疫系统”受到很大的破坏,不能再保护“机体”,“机体”就很容易受到“感冒病毒”“腹泻病原体”的侵袭。患有艾滋病的机体就会因感冒或腹泻而死亡。四、达标检测通过各种类型的选择和资料分析题,激励每位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五、教学反思本节“免疫和计划免疫”内容涉及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材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力求上课时语言生动、风趣、活泼,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先从感性的材料入手,

15、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些难点,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通过看图、阅读、讨论、答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次,整个教学过程以形象的动画设计和卡通图片,配合教师生动的比喻、举例,用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等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最后,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再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在学习集体中展露自己的才华,同时教师也在角色扮演中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规律,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的个性特长进一步了解。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教师提出的有些问题留给学生活动的时间不足,便急于总结定论,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