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基本要求.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49626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基本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课程理念基本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课程理念基本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课程理念基本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课程理念基本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基本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基本要求.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备课的基本要求1、 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各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老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而且“预设”和“生成”不是截然分割的两个部分。备课首先就要让预设和生成和谐统一。当发现学生有了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或话题时,教师应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调整教学内容。当发现原定的活动时间、进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可以顺应事情的自然发展

2、,因势利导。为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空间;生成的动态性又成为下一次预设的向导,从而提高了预设的可变性。2、 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在备课中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当做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探索过程,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这才是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教师头脑中要始终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意识,这样在备课时才会构思;其次,教师要设计分层教学教案,把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三,教学时教师必须真正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各得

3、其所;第四,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从而产生良性循环。如我们在备课时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目标的制定、分层教学及作业中都可以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3、 备课体现生活化的理念首先要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并进行筛选;第二,平时做个有心人,经常搜集积累一些教学资料;第三,学会储备,平时搜集的资料要分类保管;第四,资源共享。在备课时,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所搜集的资料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力争做到:(1)学“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觉得有情趣,学有所得。(2)用“生活”。学以致用,应用

4、所学的生活知识解决一些问题。(3)服务“生活”。因为有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所以,要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增强这样的意识。 (4)创造“生活”。这是一个高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构思。4、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要做到:(1)目标整合:以学生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2)内容整合:一是以直接体验和自主操作的活动性学习方式为主,二是以学生的自身兴趣、经验和需要为出发点创设有教育潜力的情境,让学生参加各类数学活动;(3)形式融合:凸显“以

5、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课程设计要在现实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整合;(4)各种资源的整合:课程资源的整合必须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5、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

6、、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评课的基本要求1评课的观点要正确、鲜明。评课提出的观点要符合教学本质,符合教学规律,要做到旗帜鲜明,这才会起导向作用。2、评课要主次分明。评课切忌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无论是优劣,都要抓主要观点进行评点。主要的详细点评,次要的言简意赅。3、评课要因课而宜。课的性质不同,其侧重点也不同。检查性评课,突出“实”,倡导“促”;研究性评课,突出“研”,倡导“争”;指导性评课,突出“导”,倡导“帮”。.4、评课要讲究说话技巧。评课语言力求口语化,做到浅显、易懂,语言要平和,忌用说教的口吻。对执教者存在的问题,提法应委婉含蓄。提出建议时,尽

7、量使用商量的语气。这样才容易使执教者与听课者乐于接受。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说课的内容(一) 说教材目标与内容的确定、选取和分析1、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说出所教学课题的教材主要内容,说明该课题教材内容的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各内容的地位和作用。2、说出本课时(或几个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以及确定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是教学总体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培养目标和教学的认知与方法目标。(2)保证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注意知识体系的系统性。(3)立足于打好基础,着眼于培养能力,注重全面发展。(4)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自然体现与渗

8、透。(5)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既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又要符合班级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心理及思维发展规律。(6)为保证教学目标的切实实施和达标情况的检测,教学目标的表达应尽可能简洁、明确并且便于测量。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结构特点,说出重点、难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所采用的共同的方法。(二)说学生分析学习主体,研究学法1说出自己如何教会学生会学。2说出自己如何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学习的具体过程(过程中的几个环节、几种方式)以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3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方面和培养途径,如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识记、理解、运用三种基本的学习能力。4说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

9、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高效学习。(三)说教法介绍选择“教”的方法与策略1说出该教学内容所适合采用的哪种(或哪几种)方法,以及这种(或这些)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要点。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点,把握兴趣点的具体措施。3突出如何遵循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4本节课或本单元教学如何加强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觉悟。5说出该教学内容如何适时恰当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其媒体以及这样做的理由。6说明板书设计,包括安排哪些内容,怎样编排,有何个性等。(四)说教学程序介绍教学过程设计1说出整堂课的设计思路及程序。2、说出主要教学程序与环

10、节的理论依据。3、说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1讲解法讲解法是由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系统地讲述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导,利用口头语言作为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讲解法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讲解的内容要准确无误,即讲概念要清楚,把握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阐述命题证明、推理要合乎逻辑,思路和方法要明确、清晰。(2)系统性。讲解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注意学生理解问题的认识规律,使讲授内容系统化。(3)启发性。讲授中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活动。运用讲解法不等于“满堂灌”、注入式。教师的讲解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疑问,使学生与教师积极配合,主

11、动参与学习活动。(4)艺术性。讲解的语言要清晰、洗炼、准确、生动,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而不失严谨。讲解语言音量适当,抑扬顿挫,富有情趣,快慢适当。(5)情感性。讲授课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之感,因此,情感因素的注入和喧染是提高讲授效果的最佳方法。讲解法的优点:能够保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学时间和进度便于教师控制,并且所授内容能保持流畅与连贯;便于重点内容的分析、难点的突破,易于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节约教学时间。讲解法的缺点:教学中学生参与少,容易造成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利于能力的培养;不易照顾学生中思维反应快与慢的两端,只能面向中等学生。2、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12、,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的主要特点是:信息交流既不同于讲解法的单向交流,也不同于谈话法的双向交流,而是讨论集体成员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学生的发言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讨论法的基本要求:(1)讨论前师生都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讨论的课题,指出注意事项,布置一些阅读的参考资料,每个学生都应按要求做好讨论发言准备。(2)讨论题需简要明确,有具体的目标,问题深浅适当。(3)讨论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4)每个问题讨论结束时,教师要作小结。讨论法的教学程序:(1)学生自学。教师指定自学内容,提出学

13、习目标、并指出重、难点。(2)自行讲解。教师把要讨论的内容,按概念、命题、例题、习题等分成若干单元,把学生分成小组或全班一起进行讨论,讨论时可选出主讲人,以主讲人讲述为主,其余成员补充为辅。(3)相互讨论。在教师启发下,对主讲的结果正确与否?有无不同解法等进行讨论。(4)单元结论。在相互讨论之后,教师归纳出正确结论,进行单元小结。(5)全课总结。待所设计的每个单元都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全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讨论法的优点:讨论活动是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讨论前需要学生自学并准备发言提纲,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14、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讨论中的发言固然要围绕讨论的中心,但又可以不受教材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讨论法的缺点:课堂组织教学不易控制;比较耗费教学时间。讨论法可使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这样的交流可以促使他们认知结构的完善。另外,也可以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这种方法在国外是普遍采用的方法,而在我国却用之甚少,很值得深入研究。3发现法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现代启发式或问题教学法。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命题时,只是给他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

15、体,独立实现认识过程,即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科学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对象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或解决问题。发现法就其思想渊源来说,有着悠久历史,但是引起人们对发现法的重新关注和研究,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的大力倡导。布鲁纳认为,要培养具有发明创造才能的科技人才,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而且要发展学生对待学习的探索性态度,从而大力提倡广泛使用发现法。使用发现法教学的一般步骤:(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2)推测问题结论,探讨问题解法。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思考,回忆有关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综合、猜测结论,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3)验证结论。采用反驳或论证去验证所得猜想。(4)完善问题的解答,总结思路方法,并对获得的知识用于应用和巩固。发现法的教学过程可概括为如下框图模式。发现法教学的基本要求:(1)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去发现问题。(2)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过程,充分运用观察、试验、联想、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积极提出猜想,进行论证。(3)教师要突出强调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