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套完整(共201张1)ppt课件

上传人:尔*** 文档编号:135022142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PPT 页数:200 大小:5.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套完整(共201张1)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0页
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套完整(共201张1)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0页
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套完整(共201张1)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0页
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套完整(共201张1)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0页
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套完整(共201张1)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套完整(共201张1)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选修三全套完整(共201张1)ppt课件(2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化学选修三 原子结构与性质 分子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共价键 分子的立体结构 分子的性质 晶体的常识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 第一章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 一 开天辟地 原子的诞生 1 原子的诞生 宇宙大爆炸2小时 大量氢原子 少量氦原子极少量锂原子 140亿年后的今天 氢原子占88 6 氦原子为氢原子数1 8其他原子总数不到1 99 7 2 地球中的元素 绝大多数为金属元素 包括稀有气体在内的非金属仅22种 地壳中含量在前五位 O Si Al Fe Ca 3 原子的认识过程 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立特 思辨精神

2、原子 源自古希腊语Atom 不可再分的微粒 1803年道尔顿 英 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1897年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 枣糕模型 1911年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电子绕核旋转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3年 丹麦科学家玻尔行星轨道的原子结构模型 1926年 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等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提出电子云模型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正电 不显电性 负电 正电 不带电 分层排布 与物质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二 能层与能级 1 能层 电子层 能层名称 能层符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 KLMNOPQ 从K至Q 能层离核越远 能层能量越大 每层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 2n2 按电子的能量差异 2 能

3、级 同一个能层中电子的能量相同的电子亚层 能级名称 s p d f g h 能级符号 ns np nd nf n代表能层 能层 一二三四 KLMN 1s 2s2p 3s3p3d 4s4p4d4f 能级 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s 2p 6d 10f 14 3 注意问题 能层与能级的关系 每一能层的能级从s开始 s p d f 能层中能级的数量不超过能层的序数 能量关系 EK EL EM EN Ens Enp End Enf Ens E n 1 s E n 2 s E n 3 s Enp E n 1 p E n 2 p E n 3 p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2 2

4、 2 2 6 6 6 10 10 14 2 2n2 8 18 32 2n2 2n2 2n2 三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1 构造原理 多电子基态原子的电子按能级交错的形式排布 电子排布顺序 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2 电子排布式 例 写出Zn的电子排布式 Zn为30号元素 电子共30个 依据构造原理 1s22s22p63s23p64s23d10 书写时 1s22s22p63s23p63d104s2 写出KCaTiCoGaKrBr的电子排布式 电子排布式 K 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4s 1 1s 22s2

5、2p63s23p64s2 Zn 1s22s22p63s23p63d104s2 Ar 简化 Zn Ar 3d104s2 简化电子排布式 写出KCaTiCoGaKrBr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价层电子 主族 0族元素最外层副族 族最外层和次外层 特殊规则 例 写出Cr和Cu的电子排布式 全满规则 半满规则 四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 电子云 薛定谔等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 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小黑点 概率密度 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小黑点越密概率密度越大 电子云 小黑点不是电子 电子云轮廓图 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 的空间 即精简版电子云 电子云轮廓图特点 a

6、形状 nd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 多纺锤形 ns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 球形 n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 双纺锤形 b 电子云扩展程度 同类电子云能层序数n越大 电子能量越大 活动范围越大电子云越向外扩张 2 原子轨道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 定义 原子轨道与能级 ns能级 ns轨道 np能级 npx轨道 npy轨道 npz轨道 nd能级 ndz2轨道 ndx2 y2轨道 ndxy轨道 ndxz轨道 ndyz轨道 同一能级中的轨道能量相等 称为简并轨道 简并轨道 原子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s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npx轨道电子云轮廓图 npy轨道电子云轮廓图 npz轨道电子云轮廓图 nd轨道电子云轮

7、廓图 五 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核外电子的基本特征 能层 能级 轨道 自旋 公转 自转 大范围 小范围 磁量子数 自旋量子数 主量子数 角量子数 量子化描述 1 泡利原理 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 且它们的自旋方向相反 2 洪特规则 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地占据简并轨道 且它们的自旋方向相同 怎么填 填多少 3 电子排布图 例 写出O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O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s22s22p4 1s22s22p4 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式 O原子 1s22s22p4 电子排布图 O原子 六 能量最低原理 基态与激发态 光谱 1 能量最低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

8、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 基态原子 遵循泡利原理 洪特规则 能量最低原理的原子 2 基态原子 基态原子吸收能量后 电子发生跃迁变为激发态原子 3 光谱 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 光亮普带上的孤立暗线 电子吸收能量跃迁时产生 暗背景下的孤立亮线 电子释放能量跃迁时产生 同种原子的两种光谱是可以互补的 第一章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复习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 含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一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 周期 元素周期

9、表的横行 特点 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 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依次序数递增 镧系 57 71锕系 89 103 第七周期也称为不完全周期 周期的组成 2 族 元素周期表的纵行 族 主族 A结尾 A A 副族 B结尾 B B B B 族 0族 主族元素族序数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特点 副族 族通称过渡元素 过渡金属 一些族的别名 7 7 1 1 16 3 分区 s区 p区 d区 ds区 f区 按最后填入电子所属能级符号ds区除外 A A 1 2两列 B B 3 7 8 10八列 B B 11 12两列 A A O 13 17 18六列 二 元素周期律 第二课时 1 原子半径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

10、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同周期主族元素 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递减 同主族元素 从上至下原子半径递增 决定因素 层数 层数多半径大 电子间斥力大 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大半径小 正负电荷间引力大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小的半径大 2 电离能 第一电离能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最低能量 同周期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至右逐渐升高 A A反常 比下一主族的高 逐级电离能 利用逐级电离能判断化合价 3 电负性 第三课时 原子的价电子 键合电子 参与化学键形成 孤对电子 未参与化学键形成 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能力 电负性越大 对键合电子吸引能力越大 同周期

11、主族元素从左至右电负性逐渐变大 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电负性逐渐变小 电负性 电负性应用 一般而言金属1 81 8左右的既有金属性 又有非金属性 对角线规则 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主族元素其某些性质与右下角元素相似 4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金属性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非金属性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 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至右 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 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性增强 金属性增强 非金属性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最高价氢氧化物碱性强弱最高价氢氧化物碱性越强 金属性越强 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跟水 酸 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发生 金属性越强 金属活动性顺序 普通原电池正负极 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1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稳定 非金属性越强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弱酸性越强 非金属性越强 跟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越易反应 非金属性越强 5 化合价 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至右 化合价由 1 7 4 0递增巩固练习见资料 主族元素族序数 最高正价 价电子数 非金属最低负化合价 主族元素族序数 8 F O 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高二化学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化学键的概念 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 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键和 键 3 说出 键和 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一 共价键 1 化学键及其分

13、类 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按成键方式分为 金属键 共价键 离子键 金属晶体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 共用电子对 两单个电子形成一对电子 2 共价键 共价键 分子内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作用本质 分子内原子之间 发生 于绝大多数物质中酸 碱 盐 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 有机物 非金属单质 存在 3 共价键分类 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不同原子成键 同种原子成键 按成键方式 键 键 按电子云重叠方式 4 键 两个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以 头碰头 的方式重叠 定义 类型 特点 s s 键 s p 键 p p 键 例 H2 例 HCl 例 Cl2 可绕键轴旋转 重叠

14、程度大 稳定性高 头碰头 轴对称 5 键 两个原子轨道以平行即 肩并肩 方式重叠 定义 类型 特点 d p 键 p p 键 例 金属配合物 不能旋转 重叠程度较小 稳定性较差 肩并肩 镜面对称 例 CH2 CH2 沿轴方向 头碰头 平行方向 肩并肩 轴对称 镜像对称 强度大 不易断 强度较小 易断 单键是 键 双键中一个 键 另一个是 键 共价三键中一个是 键 另两个为 键 复习回忆 共价键特征 饱和性 共价键类型 按电子云重叠方式分 键 键 s s s p p p 方向性 p p d p 头碰头 轴对称 肩并肩 镜面对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键的参数 能用键能 键长 键角说明简单分子

15、的性质 2 了解等电子体原理的涵义 并能说明物质的一些性质 二 键参数 键能 键长与键角 1 键能 失去电子 吸引电子 断键 成键 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 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 定义 单位 kJ mol 1 释放能量 取正值 键能越大 键越牢固 分子越稳定 意义 观察表2 1某些共价键的键能 结论 同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的键能 单键 键键能 2 键长 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间的核间距 定义 共价半径 同种原子的共价键键长的一半 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 无共价半径 意义 键长越短 键能越大 分子越稳定 观察表2 2某些共价键的键能 结论 同种元素间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 单键 双键 叁

16、键 3 键角 定义 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CH4CCl4109 28 NH3107 18 H2O105 CO2180 常见键角 共价键的方向性 总结 键能 键长 键角 衡量共价键的稳定性 描述分子的立体结构 三 等电子原理 1 定义 注意 有时将原子总数 价电子总数相同的离子也认为是等电子体 原子总数相同 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 2 特点 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许多性质是相近的 3 常见等电子微粒 10e 18e 练习见资料 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高二化学组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分子的立体结构 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一 形形色色的分子 1 三原子分子的空间结构 2 四原子分子的空间结构 3 五原子分子的空间结构 直线型 V型 CO2 HCN H2O SO2 平面三角型 三角锥型 SO3 HCHO NH3 四面体 CCl4 CH4 其它等 二 价层电子对互斥 VSEPR 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