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5017688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B甲烷、苯和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乙酸和乙酸乙酯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葡萄糖与果糖、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相同,均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因此聚乙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A错误;B、油脂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C、乙酸含有羧基,乙酸乙酯含有酯基,均能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D、淀粉与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2、属于混合物,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2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mXa+与nYb-,得m+a=nb 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由mXa+与nY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m-a=n+b,错误;B、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Y位于同周期,为非金属元素,Y的原子序数大,则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正确;C、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Y均为阴离子、或均为

3、阳离子在同一周期,若一个为阳离子一个为阴离子,则一定不在同一周期,错误;D、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的原子半径大于Y,X可能为金属,则不存在气态氢化物,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原子结构。 3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HF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说明NaF发生了水解,则HF是弱酸,正确; 溶液的导电性与

4、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有关,与强弱电解质无关,错误;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与HF是不是弱酸无关,错误; HF若是强酸,0.1mol/L PH应为1,PH是2.3说明是是弱酸,正确;HF能与Na2CO3溶液反应,只能说明HF的酸性强于碳酸,但不能说明是HF弱酸,错误;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只能证明HF的溶解性,不能说明是弱酸,错误;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只能说明HF的水溶液显酸性,不能说明是弱酸,错误。答案选D。考点:弱酸的检验4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微粒半径:Na+K+Cl-S2- B稳定性:HBrHClHF C酸性:HClH2SO4H3PO4

5、 D金属性:Na Mg Al【答案】D【解析】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稀HNO3和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B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C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D铵盐受热易分解,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稀硝酸和金属不生成氢气,选A;B、氨气的沸点低,容易液化,液氨常做制冷剂,正确,不选B;C、氨气的溶解度为1:700,可以做喷泉实验,不选C;D、铵盐受热易分解,所以贮存时要注意避光通风,不选D。考点:氮的化合物的性质。6化合物是合成中药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的中间体,合成方法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I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BII中所

6、有原子均有可能共面C可用FeCl3溶液鉴别有机物II和IIID1mol产物III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1.5mol【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A化合物I中含有酚羟基,易被氧化,因此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A错误;B由于苯环和碳碳双键均是平面型结构,则根据化合物II的结构简式可判断,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有可能共面,B正确;C有机物中不存在酚羟基,而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则可用FeCl3溶液鉴别有机物II和III,C正确;D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碳碳双键,则1mol产物III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2mol,其中加成和取代各是1mol,D错误,答案选BC。考点:考查7下列十种

7、物质:苯甲酸苯酚乙酸乙酸乙酯羟基乙酸甲醛 溴水NaOH溶液 钠 FeCl3溶液。前五种物质中的一种能与后五种物质反应,后五种物质中的一种能与前五种物质反应,这两种物质是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给的物质可知,前五种物质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苯酚能和后五种物质都反应,答案选B。考点:考查常见有机物的性质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试题贴近高考,基础性强。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常见有机物的性质,然后灵活运用即可,属于识记性知识的检验,难度不大。8下列关于金属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C金属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的化合物中的

8、化合价均不同 D金属单质在常温下均是固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金属只有0和正价,所以单质只有还原性,但是亚铁离子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故不选A;B、金属在化合物中显正价,故选B;C、多数金属只有一种价态,故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化合价相同,故不选C;D、多数金属常温下是固体,但是汞常温下是液体,故不选D。考点:金属的性质。91919年,Langmuir提出等电子原理: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根据上述原理,下列微粒中,不互为等电子体的是AN2 和 CO BCO2 和 N2O CO3 和 CO2 DCO32- 和 NO3- 【答案】C【解析

9、】试题分析: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则AN2、CO中原子数相同,N2电子总数为 72=14,CO中电子数为:6+8=14,A不符合题意;BB、CO2 和 N2O分子中原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均是22个,B不符合题意;CO3 和 CO2中原子数相同,电子数不相同,分别是是24和22个,C符合题意;DCO32- 和 NO3-中原子数相同,电子数均为32个,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考点:考查等电子体的判断10室温下,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体积可以加和,则V(B

10、a(OH)2):V( NaHSO4)为( )A1:4 B1:1 C1:2 D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pH=12的Ba(OH)2溶液中c(OH-)=10-2mol/L,设溶液体积为x,得到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x10-2mol,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反应的硫酸氢钠物质的量为0.5x10-2mol,设硫酸氢钠溶液体积为y,依据反应Ba(OH)2+NaHSO4=BaSO4+H2O+NaOH,混合后溶液pH=11,反应后的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c(OH-)=10-3mol/L,则:,整理可得:x:y=1:4,故选A。【考点定位】考查了酸碱反应的综合计算、溶液pH的计算应用【名师点晴】本

11、题解答时,要充分利用题目出现的已知条件,进行合理的假设,如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反应钡离子恰好沉淀,需要Ba(OH)2和NaHSO4按照物质的量1:1反应,设出氢氧化钡、硫酸氢钠溶液的体积,再结合溶液的pH和溶液体积换算物质的量列式计算。11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 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0.06 mol NO,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A0.24molB0.21molC0.16molD0.14mo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混合物与硝酸反应时

12、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且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亚铁,由铁元素守恒可知,则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与硝酸亚铁中的铁的物质的量相同来解答。具体解答:由加入KSCN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NO3)2,n(NO3-)=0.12*4 -1.344/22.4 = 0.42 (mol),故n(Fe)=n(Fe2+)=0.42/2 = 0.21(mol)。考点:化学计算 硝酸的氧化性 原子守恒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原子守恒的方法来计算,明确硝酸亚铁与硝酸的关系,硝酸亚铁中铁元素与原混合物中的铁元素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1

13、2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电极是负极B. 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C.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D.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存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a电极上发生反应:H22e=2H,是负极,A正确;B、b电极上发生反应:O22H2O4e=4OH,B错误;C、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效率较高,而且产物H2O是一种无污染物质,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其在航天领域已得到应用,C正确;D、氢氧燃料电池通入H2、O2就能工作,无需将燃料储藏在电池内部,D

14、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氢氧燃料电池的有关判断13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200mL 2.5mol/L MgCl2溶液 B、1000mL 4mol/L NaCl溶液C、400mL 5mol/L KClO3溶液 D、250mL 2mol/L AlCl3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200mL 2.5mol/L MgCl2溶液中c(Cl-)=2c(MgCl2)=2.5mol/L2=5mol/L,A错误;B、1000mL 4mol/L NaCl溶液中c(Cl-)=c(NaCl)=4mol/L1=4mol/L,B错误;C、400mL 5mol/L KClO3溶液中没有氯离子,C错误;D、250mL 2mol/L AlCl3溶液中c(Cl-)=3c(AlCl3)=2mol/L3=6mol/L,D正确。答案选D。考点:物质的量浓度14将浓度为0.1 molL1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加水稀释过程中减小,不变,不变,增加,答案选D。考点:电离平衡点评:选项D通过来判断,稀释不变,减小,所以增加。15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水”电池,其总反应为:5MnO2 +2Ag+2NaCl=Na2 Mn5O10 +2AgCl。如图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