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014726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本章考点 生态因素的概念及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各种生物因素的区别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相对性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种群的特征以及关系 种群数量的变化(原因、类型) 生物群落的概念和结构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生态系统的成分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 能量流动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物质循环概念以物以及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以及两者相反关系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经典题解析例1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2、)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的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答案 C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生态农业。人类研究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设法调节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而在生态农业中则需要将废品资源化,能量多级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因此A、B、D的叙述符合生态学原理。图中从作物至蚯蚓是一条价值增值链,故C项叙述错误。 例2 许多鸟类在春夏之际交配繁殖,启动这种繁殖行为的外界因子是 ( ) A.温度 B.降水 C.光照

3、D.食物 答案 C 本题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知识点,在A、B、C、D四个生态因素中,光照是影响动物繁殖行为的关键因素。 例3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 )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答案 C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识点,属综合能力类型题。寒带地区由于受低温因素的作用,影响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使物质分解速度缓慢,从而影响物质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流动。而人工火烧起到促进物质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流动速

4、度,即起到了分解者的作用。例4 室温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下表 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的燕麦,其他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 ( )A.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 B.大麦远远多于燕麦C.燕麦远远多于大麦 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 答案 B 本题考查生物之间的关系,属分析层次能力试题。从题干中大麦与燕麦播种量的比例与收获种子的产量图表中可得到信息,一大麦与燕麦为竞争关系,二混合播种0.4与 0.6和0.6与0.4时大麦较燕麦产量高即繁殖能力强,当其比例在0.8与0.2时,燕麦产量急剧下降。由此可知,若0.5与0.5混合播种,收获大麦种子多,任其发展,大麦将愈来

5、愈多,燕麦将愈来愈少。即混合播种大麦的竞争力强于燕麦。例5 (2020年全国高考卷)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1),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2) 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_,蛙与飞蝗的关系是_。(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共生 B.寄生 C.捕食 D.腐生 (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 _。 (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

6、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B C (2)多 (3)变大;气候干旱,真菌、丝虫和蛙等天敌数量少,会使飞蝗发生量变大。 由题干可知,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说明真菌、丝虫和蛙是蝗虫的天敌。由体型大小可推知,真菌、丝虫与蝗虫为寄生关系,蛙与蝗虫为捕食关系。这样蝗虫内外受敌,抑制蝗虫种群数量。由图可知,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产卵量达到最大值。所以在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量比空气干燥时要多。而在气侯干旱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天敌的数量减少,会使飞蝗的发生量增大。 例6 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

7、般是 ( ) 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 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答案B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其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速度快。即枯枝落叶等有机物分解的速度快,利用效率多,残枝落叶在地面很少积累,或被动物捕食,或被很快分解,而温带森林主要是落叶植物,由于温度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残枝落叶等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的速度慢,故土壤中积累的有机物多。 例7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 答

8、案 D 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可见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动物则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而生存。 例8 黄麻原产子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春天播种的一年生植物,开花需要较短的日照。种植黄麻是为了收获茎秆,剥取纤维用于编织麻袋等。如果将黄麻北移在山东地区种植,它将 ( ) A.提早开花结实,产量提高 B.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提高 C提早开花结实,产量降低 D.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降低 答案 B 种植黄麻是为了收获茎秆,剥取纤维用于编织麻袋。而茎秆的生长属于营养生长,可见营养生长期越长产量越高,所以A、D答案是错误的。黄麻开花需要较短的日照,当

9、北移在山东地区种植时,开花推迟或不开花。 例9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 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种的维持 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 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种消失 答案 D 种内斗争对于失败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甚至会造成死亡,但对于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可以使同种内生存下来的个体得到比较充分的生活条件,或使生出的后代更优良一些。种间的捕食关系,通过捕食与被捕食而进行互相选择,相互影响。 例10 某一品种的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若

10、使其在夏季开花,应当采取的关键措施是在适当时期 ( ) A.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间延长 B.适当提高温度 C.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 D.适当多浇水 答案 C 绿色植物开花时间及花期与光照长短密切相关,菊花秋季开花,要求在短日照条件下才开花,若使其在夏季开花,就必须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 例11 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 )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态因子 答案 A 例12 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类的个体数比例关 系如右图所示。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 答案 C 生态学中除

11、了能量与营养级的关系用金字塔图形表示外,有时数量与营养级间的关系,也可以用金宇塔图形表示,但是无论数据金字塔形状如何,能量金宇塔的低营养级的图形体积(或面积)比高营养级的大(因为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例13 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s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 (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单位:102千焦m2年 分析回答: (1)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的效率是多少? (3)从能量

12、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 答案 (1)B B营养级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 (2)5.7 (3)增加。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Ps(生产者的)R(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 例14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 据图回答: (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生产者中,主要的生物类群是_。 (2)近海水域水深_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3)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主要是_者和_者。 答案 (1)光 藻类(或答浮游植物) (2)10 (3)消费 分解 (1)在海洋里随着深度的增加,光线逐渐减弱,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越少。在海洋的生产者中,主要生物类群是藻类。 (2)从图中可看到在近海水域水深10米左右处生产者固定光能的数量最多,生产者的数量也最多。 (3)无论远洋水域还是近海水域,当水深达100米以下时生产者固定光能数量为零,不可能有生产者存在,所以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主要是消费者与分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