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二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离子交换膜法文本素材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5004097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二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离子交换膜法文本素材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二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离子交换膜法文本素材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二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离子交换膜法文本素材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二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离子交换膜法文本素材苏教版必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一、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的组成由阳极(金属钛网)、阴极(碳钢网)、离子交换膜、电解槽框和导电铜棒等组成,每台电解槽由若干个单元槽串联或并联组成。下图表示一个单元槽的示意图。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将电解槽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它只允许阳离子(Na)通过,而阻止阴离子(Cl、OH)和气体通过。这样既能防止阴极产生的H2和阳极产生的Cl2相混合而引起爆炸,又能避免Cl2和NaOH作用生成NaClO而影响烧碱的质量。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制烧碱的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制碱的主要生产流程二、我国离子交换膜法制取烧碱的发展简介20世纪70年代后期,上海有机化学研

2、究所等单位开始离子膜法制烧碱的研发试验。1983年,国内企业开始引进离子膜法电解术;到了20世纪90年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离子膜法电解槽开始逐步推广。近几年来,国产化离子膜法电解槽制造技术不断提高,新建和改扩建离子膜法烧碱装置采用引进技术和采用国产化技术的生产能力相当。2006年我国离子膜法烧碱生产企业有113家,总生产能力达1 105. 61万吨/年。我国已是离子膜法烧碱产能和产量均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还不是生产技术强国, 因此必须提高制造国产化离子膜法电解技术装置和离子膜法制烧碱的生产技术水平。参考文献:1 刘海英.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黄冈中学网校.2 刘自珍. 我国离子膜法烧碱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 氯碱工业,2007,(11)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