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14生物学的研究工具》学案(无答案) 济南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003976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14生物学的研究工具》学案(无答案) 济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14生物学的研究工具》学案(无答案) 济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14生物学的研究工具》学案(无答案) 济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14生物学的研究工具》学案(无答案) 济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14生物学的研究工具》学案(无答案) 济南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14生物学的研究工具学案 济南版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设计人:教材分析: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本册中的一个技能性操作实验,显微镜又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操作技能。本节理论与实际集为一体,是非常基础重要的一节。学习认识显微镜对后面从微观认识动植物,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别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重点)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与具体过程。(难点)过程方法:能单独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过

2、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取拿与安放取显微镜时应该一手握,一手托。2.认识显微镜的构造镜座起作用。遮光器的作用是。转换器的作用是。目镜越短,物镜越,放大倍数越大。3.显微镜的使用从目镜内观察到的物像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探究问题一、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件的用法1、对照教材和实物认识并填写显微镜的结构名称:2、小组内互相指认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和作用。3、动手探索: 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操作中发现有什么不同?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转换转换器可发现什么?转动遮光器,发现了什么?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4、小组

3、内思考讨论:光线如何到达我们眼睛的?探究问题二、练习使用显微镜(要求:能规范、独立操作,并通过调节看到物像。)1、 阅读教材,总结方法步骤:2、 如何取放显微镜?如何对光?总结三转: 转动 ,使 镜对准通光孔。 三转: 转动 ,选择一个较大光圈。 转动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如何调节观察到物像?(动作记忆) 放压降升 讨论: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上”的标本。思考:“上”的物像是 ;标本与物像的移动方向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思考: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探究问题三、读教材P17观察图1.1-14了解其他常用

4、的研究工具。课堂自测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如果光线太弱,应选用( )。A.大光圈、凹面镜 B.小光圈、凹面镜C.大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2.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两手托镜座 B.两手握镜臂C.右手提着镜臂 D.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3.显微镜最主要的部件是( )。A.镜筒和镜座 B.目镜和物镜C.反光镜和光圈 D.镜筒和载物台4.(2020济南中考)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10物镜找到图像,再换用40物镜找到图像。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 )。A.视野变暗 B.视野范围扩大C.细胞图像变小 D.细胞数目增加5.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而且比装片上的实物大得多。显微

5、镜的放大倍数是放大倍数和放大倍数的。6.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应该用轻轻擦拭干净。知能提升1.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 )。A.调节光线的强弱 B.调节放大倍数C.调出更清晰的物像 D.使镜筒快速上升2.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有一个完整的细胞,要使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移动。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左下方3.一台显微镜,它的三个目镜分别是5、10、15,两个物镜分别是10、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小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 )。A.50、400 B.100、200 C.50、600 D.400、6004.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 )。 对光 观察 整理和存放 安放装片

6、A. B. C. D.5.下面(1)至(3)题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遇到的几个问题。请分析回答。(1)如图1所示,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异物不动,则异物位于( )。A目镜 B物镜C装片 D反光镜(2)要将图1中染色较好的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A上 B下 C左 D右(3)换用高倍镜后视野的亮度发生了如图2所示的变化,应如何调节?( )。选用小光圈 选用大光圈 选用平面镜 选用凹面镜A B C D6.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对光后在目镜中看不到白亮的视野,你认为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最无效的?( )。A转动目镜 B转动转换器

7、C转动遮光器 D调整反光镜的位置7.对光时,通过调节来调节视野的明暗。8.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欲使原标本放大600倍,如果使用15的目镜,则应选用的物镜。教学反思:好的课堂应该充满生命的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意味着师生双方潜能的开放、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个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意味着师生双方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精神的感召。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走进生物实验室,难免兴奋和激动,都想大显身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出错率比较高,比如,有很多学生在对光后降低镜筒时忘记一定要从旁边注视物镜;还有的学生右眼看物镜或用手捂住右眼,对此一定要强调操作的规范性以免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同时要鼓励学生既要细心又要大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