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2课时)牛顿第二定律课后练习(必修1)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5003474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2课时)牛顿第二定律课后练习(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2课时)牛顿第二定律课后练习(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2课时)牛顿第二定律课后练习(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2课时)牛顿第二定律课后练习(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2课时)牛顿第二定律课后练习(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1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kg(千克)、s(秒)、A(安培)。导出单位V(伏特)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Am2kgs4A1Bm2kgs3A1Cm2kgs2A1 Dm2kgs1A1( )2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像是( )3如图所示,A、B为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由细线相连,再用轻质弹簧悬挂起来,在A、B间细线烧断后的瞬间,A、B的加速度分别是AA、B的加速度大

2、小均为g,方向都竖直向下BA的加速度0,B的加速度大小为g、竖直向下CA的加速度大小为g、竖直向上,B的加速度大小为g、竖直向下DA的加速度大于g、竖直向上,B的加速度大小为g、竖直向下( )4我国道路安全部门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最大速度为120 km/h,交通部门提供下列资料:资料一:驾驶员的反应时间:0.30.6 s;资料二: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表格所示。路面干沥青干磁石湿沥青动摩擦因数0.70.60.70.320.4根据以上资料,通过计算判断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两车间的安全距离最接近A100 m B200 mC300 m D400 m( )5如图所示,小车沿水平面做直

3、线运动,小车内光滑底面上有一物块被压缩的弹簧压向左壁,小车向右加速运动。若小车向右加速度增大,则车左壁受物块的压力F1和车右壁受弹簧的压力F2的大小变化是AF1不变,F2变大BF1变大,F2不变CF1、F2都变大DF1变大,F2减小( )6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0 m/s时,给物体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F2 N的恒力,在此恒力作用下(取g10 m/s2)A物体经10 s速度减为零B物体经2 s速度减为零C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D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向右运动( )7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轻绳两端,B球另一端用弹簧

4、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绳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都等于 B.和0C.和D.和( )8如图所示,木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通过轻弹簧与A左侧的挡板P连接,A与B、A与地面之间均粗糙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B位于A上的O点现将B拉至C点由静止释放向左运动,到达某点时速度为零(上述过程中A一直保持静止),则此时AB所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BA所受的摩擦力不可能为零CB可能位于O点的左侧DB不可能位于O点的右侧第2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参考答案1、解析:选B本题考查基本单位与导出单位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单位制的

5、认识。由1 J1 VAs1 kgms2m可得,1 V1 m2kgs3A1,因此选B。2、解析:选C本题考查摩擦力、牛顿第二定律等基础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应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Fmaf,所以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像是C,选项C正确,A、B、D错误。3、解析:选C在细线烧断前,A、B两球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对B球有F绳mg对A球有F弹mgF绳在细线烧断后,F绳立即消失,弹簧弹力及各球重力不变,两球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B球有向下的重力加速度gA球

6、有F弹mgmaA解得aAg,方向向上。综上分析,选C。4、解析:选B当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最长、路面的动摩擦因数最小时对应的行驶距离为安全距离。v120 km/h33.3 m/s,在反应时间t0.6 s内,汽车向前行驶的距离x1vt20 m;由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知,mgma,则a3.2 m/s2,刹车距离为x2173 m,所以xx1x2193 m,最接近于B,故B正确。5、解析:选B若小车向右加速度增大,则车左壁受物块的压力F1增大,车右壁受弹簧的压力F2的大小不变,选项B正确。6、解析:选BC物体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fFNG3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m/s25 m/

7、s2,方向向右,物体减速到0所需的时间t s2 s,B正确,A错误。减速到零后,FFf,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再运动,C正确,D错误。7、解析当A、B球静止时,弹簧弹力F(mAmB)gsin ,当绳被剪断的瞬间,弹簧弹力F不变,对B分析,则FmBgsin mBaB,可解得aB,当绳被剪断后,球A受的合力为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合mAgsin mAaA,所以aA,综上所述选项C正确8、解析物块B由C点静止释放向左可能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也可能一直减速运动若恰好到O点B的速度为0,则此时弹簧处于原长,B所受摩擦力为零,A木板的摩擦力也为零,故A对,B错B物块速度为零时,可能在O点左侧,可能在O点,也可能在O点右侧,故C对,D错,选A、C.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