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993912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眼前的这f( )山村农家的画面让我心里充y( )着一种在都市里从不曾有过的清lng ( )与宁静。简单、平淡,生命在这里达到了与自然最完美的和xi( )。 小石花的梦想2.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学校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读书励志主题系列活动。B原产墨西哥的大丽花,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个颜色不同的品种。C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

2、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该得到这种机会呢?D“在最好的年纪,我就要做最有意义的事。”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姚扬说:“这次到风华爱心希望小学支教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方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我们青少年做人要堂堂正正,坦荡如砥,浑身充斥着正能量。B. 天德湖公园里人们济济一堂,享受自然生态,挥洒运动热情。C. 为了有个美好的将来,父母们纷纷送孩子去上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D. 粗鄙的心灵是配不上优雅的汉语的,但是优雅的汉语却能拯救那些日益粗鄙的心。听作家讲述优雅的汉语,我们有如沐春风的感觉。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题1分,4分) ,智者见

3、于未萌。 ,不尽长江滚滚来。独学而无友, 。 抽刀断水水更流, 。古诗词中许多诗句寓情于景,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借自然现象抒发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李商隐在无题中,“ , ”,借自然规律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5名著阅读。(6分)(1)下列关于水浒传常识及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智深、李逵、刘唐三人,都是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不畏强暴的好汉,其中鲁智深急躁莽撞,疾恶如仇,主张“救人须救彻”,是小说中造反精神最为强烈的英雄。B. 武松被金圣叹誉为“水浒第一人”,但并没有被塑造成一个“完人”,是因为武松身上还存在着刚愎自用、虚荣自负、杀人过多等缺点。C.水浒传塑造了

4、一大批生动的人物形象,林冲是一百零八将中的著名英雄,他夜走蜈蚣岭,火并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D.水浒传通过各路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上层统治者的罪恶,表现了“替天行道”的主题。 (2)“他是梁山好汉中真正的名门之后、将门虎子。他自己是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投鲁智深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17位。”(3分)此人为水浒中的_(人名),下列哪些故事情节跟他有关:_(填两个故事的序号即可)汴京卖刀 三打祝家庄 大闹飞云浦 江州劫法场 遗失生辰纲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

5、视台开播。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经典著作,A 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如今,B 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不断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 (2)三则材料中的画线句表述有问题,请选择其中

6、一句进行修改并说出错误原因。(3分) 我选择 句,修改为: (3)仿照例句写话。(分)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 , 。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7题。(6分)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注】取次:任意,随意。7(1)“争奈归期未可期”与李商隐诗中“

7、”一句意思相近。(1分)(2)从全词来看,晏几道在听杜鹃啼叫的过程中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作简要分析。 (3分)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旁边,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杜鹃啼叫,叙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 B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一句,赋予杜鹃以人的情感,与流莺形成对比,暗赞流莺。C“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用反跌之笔表曲折之情,意境尤深。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如今离别的相思之苦;在时间与空间的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

8、又含蓄隽永。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东坡日课,完成第8-11题。(14分) 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已道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于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也?”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乃命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公视之,皆不解其意。东坡云:“足下

9、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邪?”【注释】司农:管钱粮的官。典谒:传达人员。了些:了结。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偶一日谒至( ) 公离席 ( )欲去,则业已通名 ( ) 凡数挑,皆然 ( )下列加点“为”的用法、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例句:公往见,遂为知己。 A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B满铁范为一板C始悟为山市 D已后典籍皆为板本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时 东 坡 谪 居

10、 黄 (划在句首状语之后) (2)东 坡 应 声 辄 诵 数 百 言 (划在主谓之间)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乃命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 译文:_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_11读了本文后,你从苏东坡身上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2分)_(三)阅读乔娟的米树香香,糖树甜甜,完成12-14题。(10分) 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着一种棕榈科植物,它并无美丽的身姿,开花也不好看,但超务实、超有爱:专门向人提供赖以生存的口粮大米。不用费心想什么绕口的名字,就叫它米树好啦。 米树终年常绿,10年就可长到20米,舒展开的叶子比双人伞还要大,足足有6米。当然,与宽

11、叶相配的是它那直径足有8米的粗壮树干。长这么粗并不是单纯肥胖,人家粗,粗得务实,是专为大肚能容而生的。那胖胖的树干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这种淀粉就是当地土著居民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西谷大米。土著人把米树砍倒后,将树干锯成均匀的一段一段,再把每段劈成两半儿,用竹制斧头把段落内的淀粉刮出来,放在水桶里用劲儿搅拌,待淀粉沉到桶底,撇去最上面的水,把沉淀好的淀粉晾干,就变成了洁白均匀晶莹剔透的颗粒物西谷大米。用它做成的米饭,清香可口,软糯滑爽。 大米好吃却不易得。米树20年的寿命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它和我国南方的竹子一样,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它死后,不管活着时体内存有几百千克淀粉,都会在死后消失得无影无

12、踪。所以在当地,一定要抢在时间前面,抢在米树开花前收集淀粉。只要把握得好,一棵米树足足可以得到400斤西谷大米,很高产。 。大自然超级给力!加拿大真有糖树。叫槭树,又叫糖槭树,是加拿大的标志和国花,堪称国宝,所以加拿大又叫“槭树之国”,加拿大的国旗、国徽图案上都有槭树叶子。这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树不仅外形美丽,还超有“内涵”,它为人们送来甜蜜。每到春天,工人们就在高达40米,寿命500年的糖槭树树干上打孔,孔内插上管子,这样,白色的树汁就会慢慢流到桶内。用这种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色泽亮黄,香甜如蜜。它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我国早在1958年,庐山种植园就引进了糖槭树,如果有朝一日再引进米树,吃着树上结出的大米,喝着树上流的蜜水,我们的生活就更完美了! (选自知识窗)12文章第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_1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5分)请在第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