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991749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太仓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太仓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太仓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太仓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太仓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太仓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太仓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太仓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考生作答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位号、考试证号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并将答案答在规定的答题纸范围内,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 (签字) 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史书这样记载:“每旦听朝,日昃忘倦 (每天从五更起就驾临听朝,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隋文帝 A通过宦官专权夺取政权建立隋

2、B在589年实现了国家南北统一 C统治时期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 D奢侈浪费、用民过重2观察右图,可以看出隋朝大运河 A以长安为中心 B东南至涿郡,东北至余杭 C共分为四段 D沟通了三大河流3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 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 吸取隋亡教训 颁布“推恩令”巩固统一 重视农业,减免赋役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B C D4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表明唐太宗 A看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C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D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5旧唐书称:武

3、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改国号为周 B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6诗人白居易曾用诗生动地描述了坊市制度下长安城整齐 划一的概貌:“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下列有关唐朝长安城 (平面图如右图) 特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城内有市、坊,且市坊分开 B市为商业区,坊为居住区 C城有三重,宫城居于中心 D城为方形,街道正直7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 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最早可能发

4、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813岁的他即赞普位。即位后,训练军队,很快平息各地的叛乱,统一各部,定都逻些 (今拉萨),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他采取许多措施鼓励百姓学习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牧业生产,使吐蕃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呈现中兴之势。材料中的他就是 A渤海郡王 B尺带珠丹 C松赞干布 D阿骨打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是郭沫若先生在1963年为纪念鉴真逝世一千二百周年而写的诗句。请问下列能够说明“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的是 A以唐制为模式进行改革 B编纂了著名的金刚经 C主持设计建造唐招提寺

5、 D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10右图的建筑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下列说法 符合它的是隋朝的杰出建筑由李春设计并建造比欧洲类似的桥至少早建千年以上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 A B C D11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奇葩,大多以那个年代的经济和政治为创作基础。“诗圣”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其诗或气魄雄浑,或郁闷悲怆。据此请判断下列诗作中属于杜甫的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2莫高窟是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观察下列窟中的壁画和雕

6、塑,我们可以发现莫高窟是我国哪一宗教的艺术宝库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13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是 鉴真东渡 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玄奘西行 新罗使节来唐 A B C D14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15“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是描绘隋唐时期生活在辽河上游一带、过着游牧和渔猎生活的少数民族。这一少数民族是 A契丹 B

7、党项 C女真 D蒙古16两宋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下列四幅示意图中不能正确表达出当时民族政权并立 状况的是17从东汉末年到南宋,促进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并最终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北方人口南迁 民族交往 南方相对稳定 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北方先进 A B C D18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下面这样一组图片进行探究学习,你认为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A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民族融合 D宋代商业繁荣19右图是在宋代城市盛行的瓦子。瓦子盛行主要是因为 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农民的需要 C宋代文化较为繁荣 D士大夫提倡20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

8、首诗描写了哪个节日的欢乐气氛 A端午节 B春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二、判断题 (判断正误,正确涂“A”,错误涂“B”,把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计6分)21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比较客观地评价了隋朝大运河。22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23隋唐之际,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南诏统一了六诏,其首领被封为云南王。24下图是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唐朝对交往比较活跃,已可以到达欧州、非洲和美洲。25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

9、飘逸、思想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26南宋将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7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有重要发展, 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 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28隋唐书法名家辈出, 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隋唐绘画艺术也高度发展, 画技高超,后世称他为“画圣”。29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宋都 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热闹非凡;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了前代,广州和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四、结合材料以及

10、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自古以来,“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缺乏可与中国相媲美的文字系统,也没有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文字系统提供了文化上持久的同一性,而科举制度提高了中国的行政效率,增强了稳定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唐代,考中进士即具备做官资格,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通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三 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

11、标,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只是少数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无论是在考试内容上,还是在实施环境上,都有根本的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却是相同的。 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科举制度”开始出现在哪个朝代? 其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2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科举制有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中未提及的唐朝最重要的另一科举考试科目是什么? (2分) (3) 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度”能够延续1300多年的原因。(2分)31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拉萨市大昭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建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汉藏两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拉萨市西藏人民会堂前的广场上的“民族团结宝鼎”(青铜器)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2001年中央政府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的,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主题。材料二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材料三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材料四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重要史实;结合材料二,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分)(2) 材料三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 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2分) (3) 根据材料四回答,宋在战争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怎么处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的? (1分) (4) 从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史实中,你可以悟出哪些道理? (1分)32唐宋时期经济发展迅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