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991505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3.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4.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不得用其它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一部分(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春天的脚步悠悠的,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xin( )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jng( )旗鲜

2、明的王师,因长期qin( )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草儿青翠,花儿缤纷,万物hun( )发出生机和美丽。 每到月盈之夜,我恍惚总能看见一幢筑在悬崖上的小木屋,正启开它的每一扇窗户,谛听远远近近的潮音。而我们的心呢?似乎已经习惯于一个无声的时代了。只是,当满月的清辉投在水面上,细细的潮音便来 (A摇动 B撼动)我们沉寂已久的心,我们的胸臆间遂又鼓荡着 (A激昂 B高涨)的风声水响!(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攻xin( ) jng( )旗 qin( )诚 hun( )发(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2分)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蒹葭采采

3、, 。所谓伊人, 。 (蒹葭) 神龟虽寿,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曹操龟虽寿) 无言独上西楼,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相见欢)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司马迁陈涉世家)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气 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或长空一烟,皓月千里, 静影沉璧 (范仲淹岳阳楼记)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 )3.名著阅读。(5分) 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运用荒诞手法想象了一个人兽颠倒的国度,讽刺了人性的丑陋与人类社会的弊端

4、,这个国度是( )(2分) A.小人国 B.大人国 C.慧骃国 格列佛游记极具讽刺色彩,请概括写出两个具有讽刺性的故事情节。(3分)4.明代唐寅曾为苏州狮子林的立雪堂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苍松翠竹真佳客”,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对联知识补写下联。(3分) (注:立雪堂,出自典故“程门立雪”,北宋学者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觉。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两人恭恭敬敬侍立门外等待。老师睡醒后,看见两人还在外面等着,门外雪已经一尺多深了。对此,程老先生感动不己。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5、上联:苍松翠竹真佳客下联: 第二部分(46分)阅读浣溪沙一词,完成5-6题。(6分)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6.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作者在“小园香径独徘徊”时的思想感情。(3分)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7-8题。(6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

6、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弹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黔之驴)D.负势竞上 负箧曳屣(送东阳马生序)8.三峡一文中写到“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本文中也写到了猿鸣,试比较两文写猿鸣的不同目的。(4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短文,完成第9-10题。(7分)韩琦大度(宋刘斧) 韩魏公在大名日,有人

7、献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世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以锦衣置玉盏其上。一日召漕使,且将用之酌劝。俄为一吏误触倒,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且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有时数存焉。”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客皆叹服公之宽厚。 (选自青琐高议)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表里无纤瑕,世宝也。 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10.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段是怎样表现韩琦的大度的?(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一13题。(8分)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 游宇明 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

8、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人是为梦想活着的。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进去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

9、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第一个伴侣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 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少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

10、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 我们还应该极力地培育自己的才华。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 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没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

11、来。 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选自新时文触摸思想的力量)11.本文鲜明地提出了“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这一观点,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世界?(2分)1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段划线句的理解。(2分) 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13.下列两句名言,哪个更适合作为第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4分) 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阅

12、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19分) 灯火(萧萧) 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 1。 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

13、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跟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 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 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 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