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让“学生参与”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991125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让“学生参与”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让“学生参与”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让“学生参与”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让“学生参与”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让“学生参与”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参与”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摘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学生学习。“学生参与”可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学生参与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只是手段,学生的“学”才是目的。然而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成忠实的“听众”,致使培养的学生思想僵化、惰性严重,缺乏探索精神,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那么,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至关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 布鲁纳说过:把一门学科教给一个人,不是要他把结果牢记在心头,确切

2、地说,那就是要教给他参与知识建立起来的这一过程。更何况我们所教授的生物学科正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联的呢?实际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具备了相当的生物学感性知识和经验。只有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才能把课本中的生物学知识学活,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同时也才能把生活中有关生物的感性知识深刻化,零散的经验系统化,才能真正理解生物学科的研究方法、知识体系、并进一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分析综合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这些将会让他们在将来任何领域的学习研究中受用终生!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呢?我认为,只要教师真正建立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

3、那么学生的参与就可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1、要求学生参与课前准备: 生物学知识大都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因此,让学生参与课前准备,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在“叶的形态”一节教学前,要求学生观察各种植物叶的形状、在枝条上的排列方式,并采集带叶的枝条。这样,课本中关于叶的组成、叶序等内容在学生的眼中就会变得鲜活生动,理解起来也就轻松多了。 2、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2.1让学生参与“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上课伊始就处于主动参与的积极状态,可以让学生就上节课的主动内容提出问题,再让其他学生回

4、答。教师根据提问者提出的问题是否突出重点,回答者回答的是否准确简练给予评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也会使学生养成“温故”的习惯,更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2让学生参与“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导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教材脉络,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如在“种子的萌发”一章教学前,我首先启发学生:通过前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组成,而本章我们首先就要来学习“种子”,请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后的答案经过整理便是一个精彩

5、的导言:无论一株绿色开花植物长得多么高大,但是它最初往往只是来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一粒小小的种子中,竟会蕴藏着这么巨大的生命力呢?学了“种子的萌发”你就明白了。 2.3让学生参与“新课教学”: 2.3.1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展开教学: 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对很多生物学现象产生疑问,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切实解开他们脑海中的疑团,会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亲切感、实用感,从中体会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如在“两栖纲”教学前,我问学生:青蛙是大家都熟悉的动物,关于青蛙你知道些什么?于是学生踊跃发言,说出了青蛙体色、体形、生活方式的很多特点,同时也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草丛中的青蛙

6、身体青绿色,而田埂上的青蛙身体灰黄色?青蛙为什么能有时在陆地上有时到水中?青蛙的身体为什么总是湿的?青蛙为什么是“捕虫能手”?小蝌蚪和青蛙为什么一点不像?.教学中我把问题按照由形态到结构再到生理的顺序逐一讲解,适度引申,这样课本中关于青蛙的内容基本也就介绍完了。在整个讲解过程中,同学们神情专注,就连平时最好动的学生也听得聚精会神。我想他们一定都体会到了渴求知识和获取知识的乐趣。 2.3.2指导学生动手实验,进行发现法教学: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探索性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进行“环节动物门”教学时,我先指导学

7、生进行观察和解剖蚯蚓的实验,从中发现蚯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特点,然后对照课本进行分析总结。学生动手动脑,兴趣浓厚,思维积极性很高,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生动深刻。 2.3.3运用自学指导法进行新课教学: 课本中的一些介绍性内容,可以采取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自学指导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既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可避免学生自学中单纯凭兴趣而把握不住重点的缺陷,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哺乳动物多样性”一节,我在学生阅读前提出问题:请你说出课本中提到的各种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学生阅读教材后,我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选出代表作中

8、心发言,其余学生补充、质疑。最后教师精讲,针对不足纠偏、强调重点。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也发扬了互帮互助的协作精神。 2.3.4转换师生角色,让学生当小老师上台讲课: 对较浅显易懂,且学生具有丰富感性经验的内容可用此法。如“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一节,我分别请了五个小老师逐段讲解,小老师结合自身经验,把“注意科学用脑”等内容讲解得绘声绘色,博得了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种做法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2.4让学生参与“课堂小结”: 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复习”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因此,在每节课的最后,及时进行知识小结

9、,对学生牢固掌握本节课内容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小结: 2.4.1指导学生画生物图小结: 如在学习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后,指导学生画植物细胞结构简图,这样一方面可让学生掌握画生物图的技能,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得更加牢固。 2.4.2启发学生列表小结: 如在“蜜蜂”一节教学后,让学生列表比较蜂群中三种蜂的形态职能及发育过程。 2.4.3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要求学生作“童话式”小结: 如在“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教学后,我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物叙述一滴水由土壤到达植物体各部分的过程,学生对这种小结方式兴趣浓,积极性高。许多学生在叙述中不仅语言

10、活泼、生动,而且概括性好,在一次公开教学中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 2.5指导学生进行“每课一练”: 课堂练习是学生理解、巩固新知的重要环节。在编写课堂练习时我注意以基础为主,重点突出、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注重能力培养。提问时我注意根据题目难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对回答正确及时鼓励,对回答中的错误及时修正。通过练习,使全体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记忆更加深刻,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6让学生参与单元复习: 2.6.1启发学生概括归纳单元知识结构: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每一单元结束时,我都要求学生用图解的形式总结本单元知识结构,从而形成单元知识系统并培养学生的

11、逻辑思维能力。 2.6.2启发学生对相关知识列表比较: 在“遗传和变异”一章结束后,我试着让每个学生出一份单元测试题,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出题,发现了自己对许多内容的理解似是而非,表示今后听课不能有半点马虎。 3、让学生参与课外活动: 通过每班成立生物兴趣小组,每年举行一次初二、高二生物知识竞赛和制作叶脉书签等趣味生物课外科技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中,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通过自身实践,获得学习成功,享受学习乐趣,从而真正探索总结出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多培养出时代需要的、有鲜明个性、有独立思考精神、勇于开拓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