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嘉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4991054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嘉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海南省嘉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海南省嘉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海南省嘉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海南省嘉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嘉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嘉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嘉积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水平测试(第三次月考)高二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中国西北地区等地均为风沙危害和土地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这些地区本身包括土地荒漠化潜在威胁的共同自然地理条件是A. 过度放牧B. 丰富充足的水源C. 人口激增D. 干旱少雨的气候2. 为及时获取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的动态变化,应借助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A. 遥感(RS)B. 全球定位系统(GPS)C. 手工绘图D. 地理信息系统(GI

2、S)【答案】1. D 2. A【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荒漠化和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1题详解】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中国西北等地由于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导致土壤发育差,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沙漠、戈壁广布,再加上多大风,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条件,本身就潜在着荒漠化的威胁,所以D正确;A、C不属于自然地理条件,A、C错;由于气候干旱,所以水源不足,B错,故本题选D。【2题详解】通过拍摄遥感图像,将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进行叠加对比分析,可以及时获取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的动态变化,所以应借助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A正确;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和导航,不能获取面积变化,B错;手工绘图不属

3、于地理信息技术,C错;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分析、处理、储存地理空间信息,不能直接获取面积的信息,D错。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区别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差别:遥感主要是拍摄图像,获取信息,侧重“看”;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分析、处理、储存地理空间信息,侧重“想”;全球定位系统主要负责定位和导航。截至2015年12月3日,进京“南水”已达8.12亿立方米,占北京市生活用水的70%。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 “南水”进京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导致水质下降消除水污染补偿河湖水量缓解用水紧张A. B. C. D. 4. 北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A. 减少生活污水排放B. 保证生

4、活供水质量C. 引导家庭节约用水D. 加快“南水”入户【答案】3. D 4. C【解析】【3题详解】进京的“南水”主要来自汉水上游,经过环境治理和严格管理,水质优良,因此不会导致北京水质下降,选项不符合题意。水污染物主要来自当地或上游地区的生产生活活动,“南水”进京不可能消除北京的水污染,选项不符合题意。“南水”进京,北京的水资源增加,一部分会补偿河湖水量,恢复河湖生态,选项符合题意。大量“南水”进京,补充生产生活用水,缓解用水紧张问题,选项符合题意。错误,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4题详解】由于北京市人口经济集中,用水量巨大,而当地提供的水资源总量不多,虽有“南水”进京,用水仍然紧

5、张,北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经济杠杆引导家庭节约用水,缓解用水紧张,提高环保意识,选项C符合题意。通过这一经济杠杆也可以减少生活污水排放,但不是主要目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与“保证生活供水质量”、“加快南水入户”关系不大,选项B、D不符合题意。故选C。杂交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贵州省某县将杂交构树生态农业列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图1为项目位置图,图2为杂交构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海拔较高,光照强 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A. B. C.

6、 D. 6. 杂交构树生态农业有助于当地脱贫的原因有杂交构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杂交构树可有效提高荒地利用率沼气制取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A. B. C. D. 【答案】5. A 6. 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5题详解】据图可以看出,该县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经济发展,正确;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水缺乏,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且集中,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明显,正确;云贵高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光照条件较弱,错;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廉价,是有利条件,错。故本题选A。【6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杂交构树林下可

7、以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而非杂交构树本身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错;由材料可知,杂交构树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并且生态效益显著,可以减轻水土流失,因此可以在荒地进行杂交构树的种植,提高荒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对;沼气制取能缓解农村能源问题不足,并不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错;作物的种植可以进行饲料加工,为养猪场提供原料,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故本题选D。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

8、力主要来自( )A. 构造运动B. 流水C 冰川D. 风8.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 地面沉降B. 流水侵蚀C 风力侵蚀D. 冻融塌陷【答案】7. B 8. C【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7题详解】霍林河为山前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说明山前平原受到河流的影响,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了山前冲积平原,故山前平原的主要营造力量是流水作用,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该地区的地质状况,A项错误;该地区没有冰川作用,C项错误;风力作用对该平原的影响主要是侵蚀,而不是堆积,D项错误。故选B。【8题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河流为平原“带来流水及泥沙”,则平原上多河流堆积物,地表物质疏松

9、;上游修建水库使山前平原流水作用减弱,但因该地位于东北半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明显,从而形成较多的风蚀洼地,故B项错误、C项正确;地面沉降多是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而该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且靠近河流,地下水开采量较小,A项错误;冻融作用是该区域的长期现象,不是断流期间形成洼地的主因,则D项错误。故选C。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 地下水B. 大气降水C. 冰川融水D. 冰雪融水10. 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 冻土融化,下渗

10、量大B. 生活用水量大C. 植被繁茂,蒸腾量大D. 生产用水量大【答案】9. D 10. D【解析】【9题详解】A、地下水是河流最稳定、最可靠的补给水源,一般是常年补给,A错误;B、由材料“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可知,大气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不在春季,B错误;C、内蒙古主要位于高原,但境内高山高度不是特别高,冰川较少,冰川融水较少,C错误;D、该地虽然降水集中在夏季,但冬季也有一定降雪,春季冰雪融化形成春汛,D正确。故选D。【10题详解】A、伏汛即夏汛。锡林河主要流经内蒙古东部,冻土融化从春季开始,在夏季来临前基本消失,因此A错误;B、生活用水量随季节变化不大,不会在夏季有明显影响,B错误;

11、C、植被蒸腾作用主要影响地下水,对河流流量影响不大,C错误;D、该地为主要牧区,部分地区为种植业,夏季农业(牧业和部分种植业)用水量较大,D正确。故选D。云南蒙自市是我国主要的葡萄种植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市种植的早熟葡萄品种第一茬在每年5、6月份上市,而通过盖棚、摘心、促花等措施改变了露天葡萄一年一收的现状,实现了第二茬上市,上市时间在11月份到次年1月份。第二茬葡萄产量比第一茬略低,但甜度较高,经济效益是第一茬的3倍左右。进入11月份,该地的葡萄主要依托电商平台销售,快递企业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后运往全国各地。下图示意蒙自市所在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蒙自市能够实现葡萄一年双收的原因有

12、()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市场需求量大通过盖棚提高温度,延长生长期采用农业技术保证了第二茬葡萄的成熟A. B. C. D. 12. 与第一茬葡萄相比,蒙自市第二茬葡萄甜度高的气候条件有 ()A. 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B. 冬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C. 气温较高,糖分积累多D. 灌溉水源充足13. 蒙自市第二茬葡萄依托电商平台销往兰州时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主要是因为 ()A. 保鲜效果好B. 节约运输成本C. 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磨损D. 缩短运输时间【答案】11. D 12. B 13.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选择。【11题详解】蒙自市位于云南省,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通

13、过盖棚提高温度,延长了生长期。采用摘心、促花等农业技术保证了第二茬葡萄的成熟。市场需求量大促进了蒙自市扩大再生产,但不能够促使葡萄一年双收。故选D。【12题详解】该地属于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气温较低,生长周期长,糖分积累多。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是第一茬和第二茬葡萄种植共同的区位条件。灌溉水源不属于气候条件。故选B。【13题详解】保鲜技术的提高是葡萄实现远距离销售的重要条件。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保鲜效果好。故选A。【点睛】葡萄一年双收分析思路能够实现葡萄一年双收,主要从纬度(热量丰富、生长期长)、农业技术等方面分析。甜度高的气候条件则一般从光照、昼

14、夜温差以及生长期角度分析。2015年,我国某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2015年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2 500家,其中民营中小企业超过7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该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的有利条件是A. 基础设施好B. 人工成本低C. 本地市场大D. 获取信息快15. 我国在非洲投资的民营中小企业较多,主要是因为其A. 工人素质高B. 融资能力强C. 适应能力强D. 研发能力强16. 要使走出去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强起来,需要A. 打造自主品牌B. 快速更新产品C. 增强售后服务D. 符合国际标准

15、【答案】14. B 15. C 16. 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的转移。【14题详解】卢旺达位于非洲,这里基础设施在全球而言,属于相对较差的,故A错误。非洲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工资水平低,吸引成衣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故B正确。“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说明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国家,本地市场小,所以市场因素不是在此建厂的主要因素,故C错误。非洲地区信息业不发达,获取信息较慢,故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非洲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企业在此发展,主要是因为这里人工成本低,这样低成本的人工,素质是不高的,故A错误。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较弱,研发能力弱,在非洲这样的落后地区发展制造业,也无法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