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工学文献综述笔记.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4958914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性工学文献综述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感性工学文献综述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感性工学文献综述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感性工学文献综述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感性工学文献综述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性工学文献综述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性工学文献综述笔记.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性工学文献综述笔记1. 感性化设计师未来设计的方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合乎使用者生活方式的设计;(2) 使用者与生产者对话的设计方式;(3) 作为设计活动基础的信息及产品信息标准化;(4) 感性化设计创造生活。 -摘自感性工学-一门新学科的诞生2. 感性工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1) 如何获得消费者在工效、心里方面对产品的感性和意象;(2) 如何根据消费者的感性与意象来确定产品的设计要点;(3) 如何建立一套人因技术的感性工学系统;(4) 如何根据社会变化及人们的偏好趋势来修正已有的感性工学系统。(即如何获取用户感性心理、如何运用获取的感性、如何建立感性工学系统、改良感性工学系统)3

2、. 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1) 范畴区分法:把用户对产品的感性和意象以树状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并采用层次递进的方法,将感性具体化,并转化为设计要点(2) 感性工学系统;(2.1)前向式推理感性工学系统(Flow and Inference type of Kansei Engineering):该方法是利用专家系统把用户的感性意象转化为设计细节,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系统。消费者输入偏好的意象词汇,系统通过推理来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输出符合需要的产品。(例如:通过建立的系统可以使家用电器根据用户的心电图指标来调整周围环境的温度与湿度等,让人们达到最舒适的状态)(2.2)逆向式推理感性工学系统(Back

3、ward and Inference type of Kansei Engineering):这是一种设计人员决策辅助系统,用于帮助设计者掌握产品的特性,了解产品特性与消费者性感性意象之间的关系。(2.3)混合式感性工学系统(Hybrid Kansei Engineering System):把上述两种感性工学系统结合起来,既可以根据用户的感性意象来确定产品的设计特性,也可以帮助设计者了解产品要素与用户需求的关系,是可逆的。(3) 感性工学建模系统(Kansei Engineering Modeling):这是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系统,能精确描述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它与感性工学系

4、统的区别是,它没有规则库。提出“稳健设计”或者田口实验设计方法,通过对可控因素(设计参数)、不可控因素(噪音)及性能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来获得产品的最佳设计参数。(4) 虚拟感性设计(Virtual Kansei Engineering):该方法把虚拟现实技术与感性工学结合起来,在用户感性的基础上对某产品构建一个虚拟空间,并让用户进行虚拟体验,以此来判断设计与用户意象是否相匹配。(5) 协同感性工学设计(Collaborative Kansei Engineering Designing):该方法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支持计算机协同工作的软件程序,采用声音或视觉设备,使来自不同地方的设计

5、者或用户可以联合工作。它能够有效的促进设计者与用户之间的交流、缩短产品开发时间。 摘自感性工学-以用户为导向的工效学技术4. 感性工学的定义、本质和内涵(1) 感性工学的定义:感性工学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技术,它利用工程学的方法研究人的感性,将人的感性信息与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要素结合起来,并将他们之间的关系用量化的方式予以呈现。感性工学的精髓在于,以定量研究为主,以绝对理性的思路去研究感性的原理。它结合人的感性和工程学技术,以理性的工学知识为基础,变幻莫测的感性思维为主导,把人的感性需要加入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因此,感性工程师一门从工程学的角度给人们带来喜悦和满足的产品设计制造的

6、技术科学。(2) 本质和内涵:1.感性工学是一种产品研发方法论(主要着眼于探讨人与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消费者的心智模型转化为设计元素。步骤为1.设法将人们具有的各种感性加以定量化;2.通过统计分析和电脑技术的应用,寻找出这个感性量与工学中所使用的各种物理量之间的高元函数关系;3.研究出符合人们感性的设计元素4.建立标表现模型,使之尽可能符合用户心智模型);2.感性技术是一种人因探讨技术;3.感性工学是一种评价方法; -摘自感性工学方法之考察4.随着社会物质的富足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在选择使用产品时,已经从注重产品的功能方面渐渐转向产品赋予人的情感层面。因此,将使用者的需求和偏好作为基础的情感工

7、学研究方法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了情感工学的基本概念,并以韩国釜山东西大学的学校打印系统为事例,调查分析了打印流程中存在的情感因素,分析得出流程中情感设计不足的方面。针对这些缺点,提出了以情感设计为主的改善方案。本文在研究校园打印系统的基础上,探讨情感工学如何应用于用户体验中,为以后在产品开发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如何应用情感工学,提供了一些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5. 绪论:将情感工学的理论运用到产品使用的流程当中,进行用户认知方式的分析,进而运用情感工学的原理有效提升产品使用体验。6. 情感工学的定义:情感工学是将人对事物的感受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对产品的评价借由情感的分析或具体状况的描述,进而使

8、人们产生更加美好的用户体验。7. 结论:从产品使用过程中用户的情感化出发来进行的情感化设计不仅能满足使用者的心理,更符合人们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情感诉求。将情感工学的原理运用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过程当中,既可以拉近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距离,又能增加产品的设计竞争力。 -摘自情感工学在用户体验中的应用研究8. 感性工学是感性与工学相结合的技术,主要通过分析人的感性来设计产品,依据人的喜好来制造产品,它属于工学的一个新分支。9. 作为一个特定的用语,感性工学的感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时代、时尚、潮流和个体、个性时时发生变化,似乎难于把握,更难量化。但作为基本的感知过程通过现代技术则是完全可以测定、量化

9、和分析的,其规律也是可以掌握的。10. 感性工学的来历:最早将感性分析导入工学研究领域的是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的研究人员。1970年,以在住宅设计中开始全面考虑居住者的情绪和欲求为开端,研究如何将居住者的感性在住宅设计中具体化为工学技术,这一新技术最初被称为“情绪工学”。当时工学部34岁的副教授长町三生参与了这一研究,之后,他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察觉到了日本的产业模式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那种为满足消费者普遍需要而大量生产的方式正在逐渐消退,他敏锐地感到了一个表现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感性的时代”即将到来。经过近20年的研究,从1989年开始,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感性工学的论文和著作,成为日本著名的感

10、性工学研究专家。11. 感性工学的实用:首先将感性工学实用化,生产出第一批“感性商品”是从汽车产业开始的,当时日产、马自达、三菱将感性工学引入汽车的开发研究中,一改过去“高级”、“豪华”的设计定位,转为“方便”、“简捷”、“快乐”使用的设计定位。其中,日产汽车分析消费者心理,把突破造型外部形式作为研发中心;三菱汽车特别重视感性化的驾驶台的设计;位于广岛的马自达汽车则开发出具有个性化的车内装饰,将过去狭窄的车内空间,在不改变物理性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使用者心理的宽敞感和舒适感,从而获得了成功,据研究者介绍,“感性工学”这一名称的确定,来自马自达株式会社山本建一社长的建议。而正式确立“感性工学”名

11、称,则是在1988年第十届国际人机工学会议上。 -摘自百度百科关于感性工学的几点认识1. 从目前来看,20年前提出的“感性工学”,是旨在通过产品对使用者感官(五感:形,色,味,音,触等)影响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使产品满足使用者对快感和舒适性的需要,从而激发消费者的使用欲和购买欲。既然是工学,就是要把产品中可以激发消费者快感的不确定的因素和形态用工学的方法提炼和具体化,并加以应用。在日本的产品设计中,企业和研究者很擅长用统计和解析的方法把产品中影响用户五感的要素提炼出来。2. 随着日本感性工学的发展,近年来其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扩大。不仅从有形产品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人机交互界面,机器人工学的研究,也从工学

12、应用的层面扩展到从人的脑机能,知觉认知等方面研究使人产生直觉感受(包括快感,感情等)的生理机能。这样的发展趋势,就必然造就了感性科学和认知科学不可分割的联姻。3. 目前欧洲学术界尚基本接受日本的提法;美国虽然也关注感性科学,但普遍接受的提法是affective和emotion。而日本学界认为,感性这个词的内涵远超过affective和emotion,其不仅仅局限于感情,也是人与生俱来的审美直觉和创造性认知活动的本源,是认知活动的一个层面。因而,日本学界对“感性”研究的立足点就和传统心理学中的感情的研究有本质的区别。4. 无论是日本的感性,还是美国的emotion,都和计算机科学有着很深的联系。

13、感性相对于理性。认知科学是从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活动开始的。最初的认知研究是简化人类思维活动中不确定的因素,把情绪的因素排除,只研究认知活动中的理性和逻辑的部分。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者逐渐认识到计算机太笨,“人之所以聪明是因为人有感情”。日本的感性科学认为“计算机应该具有情感。 -摘自5. 感性工学的设计流程 通常,感性工学的研究流程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根据人机工程学和心理学的评估方法获得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 在得到消费者的感性描述之后,采用调查或者实验法来确定产品的设计特性; 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如人工智能、神经网络、通用算法、模糊逻辑等,来构建作为工效学技术的感性工学系统; 感性工

14、学系统建立起来后,根据当前社会潮流或个人的偏好倾向来调整该系统,要求每隔几年就对感性数据库进行更新。 -摘自感性工学的方法和研究探讨6. 基于感性工学的用户界面设计流程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首先是从人机工程和心理学的评估方法入手,进而获取消费者对界面设计的感受,在得到消费者的感性描述后,采用调研或者实验等方法确定界面的设计特性,得到一系列的数据之后,利用计算机辅助系统,比如人工智能、通用算法等来构建感性工学系统模型,感性工学系统模型建立起来以后,根据社会潮流或个人喜好的变化来调整该系统,每隔几年对数据库进行更新。 范畴区分法(CategoryClassification ):根据新产品的感性层面来

15、进行分类,以建立产品的感性结构来获取设计细节。常用的手段是把用户对产品的感性认识以树状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并采用层次递推的方法,把用户这一感性工学计算机的期望转化为设计细节。 感性工学计算机系统(KE Computer System ):这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系统,即利用专家系统把用户的感性意象转化为设计细节。系统通常包括感性词语数据库、意象数据库、知识库、设计与颜色数据库四部分。 感性工学建模系统(KE ModelingSystem ):这是利用数学模型建立起来的模拟系统,如为了提高彩色智能打印机的图像质量,先采用语义差异量表来评价女孩的脸部肤色,然后根据色调、饱和度、明度等进行归类,并通过三角形模糊隶属函数表示出来,应用于彩色智能打印机。 虚拟感性工学(Virtual KE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基于感性工学的设计构想应用于仿真装置,在多媒体虚拟空间中对设计进行评价与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