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共2篇).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4945469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共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共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共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共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共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共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共2篇).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特殊儿童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探析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的成长尤为重要,不可忽视。有残疾儿童存在就有特殊教育,要提高残疾儿童的自身素质,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拥有幸福的生活,关键在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家长必须正视现实,理性定位,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特殊儿童成长成才。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残疾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应遵循

2、特殊教育规律,按照全面发展的原则,采取适于特殊儿童特点的方式方法施加影响,培养和提高特殊儿童的身心素质和身心健康。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规范和思想观念对孩子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的成长极其重要,不能忽视。家长要走出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接纳自己的孩子,学习科学的特殊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自己有残疾的孩子,使更多的特殊儿童能够受到符合其身心特点的家庭教育,使缺陷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一、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意义孩子从出生起,父母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父母者要在日常生活中

3、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扬长避短,进行有目的地培养。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利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很有益处的。1.有利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预防第二缺陷的出现父母通过多种方式的耐心教育,对孩子基本生存技能的培养有极大作用。特殊儿童发育早期是发展迅速的时期,也是大脑可塑性较强的时期,家长及时有效的干预、训练和教育既能有效发展残疾儿童的素质,又能有效防止第二缺陷的出现。2.有利于良好品质的养成,拥有健全人格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充分认识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帮助孩子学会与外界交流沟通,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怯懦、任性、粗暴、敏感等不良心

4、理品质,树立自信,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建立健全人格。二、特殊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社会和相关的研究已经越来越重视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但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由于各方面原因仍然存在许多问题。1.教育观念的落后(1)片面认为教育仅是学校的事。有的家长片面地认为,孩子吃饱穿暖是家长的事,而教育孩子则是学校的事,把教育孩子的所有责任都推到学校。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严重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2)认为孩子自身存在缺陷,应依附家长。很多特殊儿童家长把孩子遇到的所有困难都归因于孩子自身的残疾,从而过分强调孩子对家长的依附,不能正确认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更难以给予孩子应有的地位。过分强调儿童自身

5、存在的缺陷,不但不能帮到孩子,反而会影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2.教育方法的落后(1)缺乏耐心与信心。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特殊儿童的康复是一个缓慢、艰巨而又长期的过程。例如,一个在智力上有着特殊需要的儿童从接受康复训练到有相应的反馈可能要经过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可能我们的家长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效果却不能迅速表现出来。由于家长在心理上的不自信,在认识上不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再加上康复心切,想通过训练使孩子立即获得应有的能力,当这一切都来得太迟时,家长就会对自己的努力产生质疑,对孩子康复的可能性加以否定,对孩子失去耐心和信心。(2)过分的溺爱。过分的溺爱会导致孩子不能接受良好

6、的家庭教育。被过分溺爱的孩子缺乏独立能力、娇气、自主意识差,任何事都依赖父母,过分溺爱还会使孩子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成才。有的家长对残疾孩子的爱因强烈的内疚、负罪感而发生偏差,不能理智地关爱特殊孩子,而是溺爱,甚至是放任。三、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1.家长思想观念的错误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儿童自身的不足,限制其全面发展。家长应该明白,特殊儿童的早期康复教育应立足于促进特殊儿童身体、认知、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对特殊儿童实施康复的同时,要帮助特殊儿童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特殊儿童所做的努力不应仅仅局限于“不足”。家长和老师对特殊儿童低期望,导致教育的低要

7、求,使特殊教育质量普遍比较低下,教育效果不好。受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特殊儿童的家长和老师都误读了缺陷的影响,只看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忽视他们的特殊潜能。2.不良的家庭环境(1)父母工作忙。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消极的作用。一些家长由于在外地工作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就把孩子寄养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老人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任性、爱发脾气,使孩子心灵变得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他们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反社会行为。同时,老人由于身体条件或是知识水平的限制,一般都难于对孩子进行系统的完整的家庭干预。(2)生活环境单一。由于特殊儿童生活环境单一,与同龄伙伴接触

8、少,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来到特殊学校即使渴望与伙伴交往,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在环境单一的条件下生活,特殊儿童的语言发展及社会交往能力得不到及时训练,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3)单亲家庭。复杂多样的家庭变故冲击着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严峻考验。特殊儿童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家长付出更过的关爱,但由于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使特殊儿童连基本的关爱都得不到,身心健康发展更得不到保障。四、解决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1)积极参加学校教育。家长和教师都有着让特殊儿童受到良好教育的愿望,这就有了合作的基础。家长可通过书信、电话或面谈经常与教师交流孩

9、子的情况,向教师提供孩子的个性、成长史、在家表现、对学校和教师的看法、对孩子的期望等供教师参考,按时参加家长会,积极参加和协助学校的活动,家长还可以向教师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班级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如何克服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难等。通过沟通,可以使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目标有一致性和连续性。关于特殊儿童的教学安排和课程开发,家长也要积极和学校合作,与学校共同制定有利于孩子成长和成才的课程。(2)正视残疾事实,尊重孩子的基本权益。残疾是人类社会中的客观存在。随着特殊教育由慈善型向权益型发展,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基本权益,让他们具有独立人格。不要因为孩子的缺陷而将他们限制于封闭的家庭环境中,不

10、要过度保护孩子,应协助孩子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走向社会,让他们与同龄人享有相同的基本权益。2.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特殊儿童成长成才(1)家庭教育以表扬为主,树立信心。家庭教育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表扬和批评并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能够理解特殊儿童,对他们施以正确的教育,并加以疼爱和关怀,这才是对特殊儿童最好的态度。(2)不过分溺爱,家长及时对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家长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要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独立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家长应该摆正心态,落实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并将三者统一起来。(3)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只关注特殊儿童的身体健康远远

11、不够,家长还应该从细微处关心和观察孩子,及时发现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并给以辅导,让孩子的心理一直处于积极、阳光的状态。(4)家庭教育要重视榜样的力量。家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必须重视榜样的感化、熏陶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树立自身的优良形象,给孩子以健康、积极的影响。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的身心成长甚至未来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是特殊儿童的家长还是特殊教育的研究者,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高度重视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特殊儿童的教育不仅需要家长担负主要职责,学校和社会应给家长必要的支持和配合,做好特殊儿童的教育研究和实际工作,给特殊儿童一片蓝天。二十一世纪,随着科技的发

12、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在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旦发现孩子在任何方面出现问题,家长应该及时地采取措施,尽量从最大程度上改善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特殊儿童父母的调查分析,了解了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第2篇:对现代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情况分析众所周知,特殊儿童的发展跟家庭教育的程度是分不开的。我们必须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以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研究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所受到的社会的支持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

13、相关措施,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帮助。第一章研究设计一、调查对象该项研究主要以特殊儿童的父母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等不同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学前儿童康复中心的特殊儿童的父母。这些特殊儿童的身体障碍主要包括: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视力障碍、自闭症等,正是由于这些障碍才使得这些孩子需要特殊的照顾。特殊儿童的年龄在4-12岁之间。二、调查方法从所有的调查情况中随机选出20份调查情况表,与此同时,对调查表中所涉及的父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更加清楚的了解作为特殊儿童的父母他们的看法。根据访谈的结果,加上一些调查清况,相关人员编制一套

14、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情况问卷初稿。用编制的初稿对内蒙古自治区内的6所特殊儿童教育机构(3所公立,3所民办)近100名父母进行测试,并及时的将问卷收回。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删除了部分题目,最后形成20道题的问卷定稿。问卷定稿共发放800份,收回745份(有效份为741,有效率约为93%)。三、分析框架通过专业人士对数据的分析,了解了社会的支持情况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是客观的、可见的、比较实际的支持。第二种是主观的、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这能够得到广大社会认识到支持和理解。第三主要是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第二章调查结果一、客观支持方面(一)微观层面特殊儿童的父母受到的客观支持

15、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支持,另一个是技术支持。特殊儿童在治疗和康复期间花费的费用占了家庭总支出的80%及以上。约40%的家长认为在所有的费用中90%的经济支持都是源自于自己最亲的人,另有10%的家长认为家庭的主要成员基本没有提供任何的经济支持。在技术支持这一方面,技术支持比如为特殊儿童提供矫正的方法、培养他们某一方面的能力,约20%的父母认为技术支持75%以上都是来自于家庭主要成员。约18%的人认为家庭主要成员没有提供任何的技术支持。(二)中观层面特殊儿童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得到最多经济支持或技术支持的是教育机构的老师。36%以上的父母认为老师的支持在80%以上,16%的父母认为60%-80%的支持来源于教育机构的老师。只有约10%的父母认为没有得到老师的支持。(三)宏观层面宏观层面的支持主要来自机构或团体。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发现,约有45%的父母认为他们没有受过来自任何机构或者团体的支持。在受到的支持中,主要包括有志愿者、家庭所在区的街道办、媒体等。由此可知社会机构或团体对特殊儿童的关注远远不够。主观支持方面(一)殊儿童与家人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期望和爱,家人对他们的康复情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58%的人认为家人给予了很大的帮助。10%的人认为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