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计划统计工作的认识与思考.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4944701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计划统计工作的认识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对计划统计工作的认识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对计划统计工作的认识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对计划统计工作的认识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对计划统计工作的认识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对计划统计工作的认识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计划统计工作的认识与思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对计划统计工作的认识与思考摘要:企业计划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企业加强计划管理可减少风险损失,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并且使各部门之间更好地协调配合,体现综合效应。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关键词:计划工作;统计工作;作用与意义;部门;对策思考 前言 长期以来,不同类型的企业,各种计划和统计业务分别由

2、不同的部门负责,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这种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和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计划统计信息,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那么企业各部门之间就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更难以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计划和统计工作的作用。1 计划与统计工作内在的关系1.1 计划与统计分析的一体性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计划管理包括计划的制定、计划完成情况统计分析, 它们之间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所以具有很强的一体性。计划规定了各项管理想要实现的目标,而统计分析则是围绕这些目标及目标

3、完成情况展开的、有非常明确的针对性的统计分析。1.2 计划是统计分析的出发点计划是统计分析的出发点, 计划必须全面、细致、综合, 统计则必须围绕计划指标进行全面、及时、准确数据采集, 而分析则应针对计划及统计信息, 对各项计划完成情况、存在问题、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深入、客观、细致的分析。1.3 统计是计划的结果体现 统计分析有助于计划更好的执行统计分析是计划过程管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围绕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的全面深入的统计分析, 不仅可以让管理者了解各项管理目标实现情况,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发现问题, 提出措施, 不断改进管理, 从而可以提高计划的执行效率与效果。2 计划统计工作的意义与作用2

4、.1 计划工作的作用与意义 计划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综合计划是以企业“三年规划、五年战略”为指导,在各有关专业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平衡、优化后形成的年度计划,即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它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近期目标和实施方案。实行综合计划管理就是要将各专业计划有机的统一起来。把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纳入目标管理,增强各项工作的目的性。同时也使管理目标更加集中,使企业高层管理者更好的把握企业整体管理目标。2.1.1 计划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明确的目标计划管理以计划的形式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了明确的目标。这一目标既是企业其他管理活动的依据,也是领导者、管理者衡量经营管

5、理效果的标准。领导和管理者要以计划目标为依据进行指挥和控制,出现问题也是对照计划目标进行检查和调整。企业安排生产经营任务,实际是对目标的分解和落实。可以说,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展开的。2.1.2 加强计划管理可减少风险损失 企业加强计划管理,主要是为了减少失误,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计划管理,可以通过事先科学预测和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全面分析,制定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行性的行动方案,从而避免较大的经营风险。而且,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可通过经常的检查和调整,及时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通常要制定多方案的计划,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2.1.3 加强计划管理

6、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计划管理通过各种资源在数量上的综合平衡和空间、时间上的合理安排,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浪费,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资金的有效利用,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和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2.1.4 加强计划管理可使各部门之间更好地协调配合,体现综合效应 企业综合效应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成效。计划管理可充分挖掘及合理利用企业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取得最佳的经营管理效果。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 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为如此, 统计信息正越

7、来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结合在一起, 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 而诸如此类信息, 尚能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 则可利用程度也大为提高。二是综合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 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2.2 综合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综合统计内容与综合计划指标紧密结合,能够切实加强企业经营活动分析的深度和广度。综合统计将企业各阶段指标的完成情况,用数字如实的反映出来,用绝对值和相对值配比来说明指标的增减性和比例。统计工作是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通过统计,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为制订计

8、划、决定政策、科学管理提供资料;通过统计,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环节进行动态摸底,为企业相关领导了解情况,指挥安全生产,创造条件;通过统计,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是考核企业各级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逐级上报综合统计资料,为国家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进行综合国力平衡提供可靠依据。企业统计的基本任务就是准确、全面、及时、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各种统计资料,开展统计分析,实行统计监督,为编制和检查计划服务。为发挥上述计统作用,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统计机构,配备专业统计人员,采用现代化统计手段,实现统计电算化,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要求。所以,统计的核算职能,反映信息职能,监督和决策服务职能,

9、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统计的这些职能作用,作为企业统计部门,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搞好统计验收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不得瞒报、迟报、虚报统计资料,把统计工作做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工作抓好,促使统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各种统计原始资料、报表、台账实行档案化,以便于领导和部门利用统计资料,及时进行决策和考核。分阶段搞好统计分析,找出生产经营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症结,进行统计预测,当好领导的参谋,为科学决策提供真实依据。3 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3.1 计统工作普遍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 企业普遍认为计统只不过填表、汇

10、数, 把计统工作简单化,存在重会计而轻计统的现象,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 是为“我”所用,而计统工作主要只为应付上级各部门的,是为“上”所用。企业重视会计而轻视计统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计统人员兼职的多,专职的少,有的企业计统人员变动频繁,甚至有的企业的计统员知识不足。3.2 企业原始资料越来越不健全, 数据质量飘浮不定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入, 许多新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 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企业计统制度, 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没有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导致统计数据质量下降。3.3 计统人员的

11、素质急待提高。 现有企业计统人员除个别大中企业配置专职人员外, 多数企业没有专门计统人员, 以会计工作为主, 统计工作为辅。这些人员或许知识不全面, 素质较差, 或因不主要从事此项工作, 心不放在统计工作上;也有经验不足的。因此对计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远不及专职人员, 具体工作中只是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很少甚至不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简单有效的内部资料,更谈不上进行计划调查、分析与预测, 提供统计咨询, 实行统计监督。3.4 企业计统方法和手段落后 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以传统的手工方法为主,调查方法基本上采

12、用全面调查,极少采用抽样推断等方法,企业信息的采集、处理以及分析方法和手段都比较落后,其工作的实效性、准确性差,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计划和统计方法和手段方面得不到充分利用,无法满足时代对计划和统计工作作用的需要。4 加强企业计统工作的几点对策思考4.1 建立健全企业计统的管理体制4.1.1 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各行业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综合计划和统计机构。一些小型企业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置综合计统岗位,并保持其相对独立性。综合计划和统计机构或综合计划和统计岗位应具有以下职能: 首先, 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计划和统计指标体系及计划和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 考虑企

13、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 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 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 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等程序性要求。其次, 明确各部门计划和统计的责任。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计统信息。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信息。最后, 利用各种计划和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 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如利用生产、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 三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

14、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4.1.2 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计统职能及责任。 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 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 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 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财务部门掌握财务信息等。因此, 为确保企业计划和统计系统性完整性, 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计统责任, 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做到口径统一、格式规范、内容准确、衔接密切。4.1.3 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各种

15、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向各职能部门运行, 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 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 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 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反馈, 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4.2 完善指标体系, 规范企业计划和统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断丰富, 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已成为企业计划和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必须根据企业管理需要设计企业计划和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 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需求与可行的关系, 删繁

16、就简, 讲究高效务实。企业计划和统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企业业务发展状况, 企业运营收入、效益和投资情况,企业人力资源及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尽量使指标按市场要求细化。二是规范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名称、指标概念、统计口径、审核关系、取数来源等方面统一规范和要求, 力求指标设置更加科学。三是及时性原则。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新型业务的不断出现, 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要对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调整。四是客观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客观有效地反映本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主要业务的发展前景等重要信息。4. 3 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