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在幼儿戏剧表演中的角色定位.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4944626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教师在幼儿戏剧表演中的角色定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教师在幼儿戏剧表演中的角色定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教师在幼儿戏剧表演中的角色定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教师在幼儿戏剧表演中的角色定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教师在幼儿戏剧表演中的角色定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教师在幼儿戏剧表演中的角色定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教师在幼儿戏剧表演中的角色定位.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的策略 惠山区晴山蓝城幼儿园 戴晨【摘要】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并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关键词】赏识教育 幼儿 赏识 自信 关爱陶行知先生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这说明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灵魂与灵魂的交融。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幼儿是脆弱的,就像春天的花儿,要让她长出丰硕的果实,我们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幼儿需要爱护,这种爱护不仅是物质上,更多应该是精神上的抚慰,情感上的体恤,兴趣上的培养,生活上的帮助,挫折时的

2、鼓励,成功时的奖赏。归根到底就是:要幼儿懂得赏识、学会赏识、在赏识中快乐成长。一、赏识教育的概述 赏识教育的内涵赏识之“赏”含欣赏、赞美、肯定、认可之意,赏识之“识”是指认识、了解和理解的意思。赏识教育就是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并且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抓住被教育者所要发展方向上表现出来的优点、进步给予客观公正的肯定和赏识,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被教育者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简而言之,赏识教育就是发现受教育者身上的优点并欣赏其优点的教育。二、赏识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价值 每一个孩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都希望有赏识

3、他的老师、家长和伙伴,更希望听到别人说:“你真棒!”因此,教师、家长、同伴的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就能使幼儿找到自我、找回自信,促进其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赏识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和怯懦的心理。幼儿往往很在乎成人对她的评价,幼儿的自我评价取决于成人对其的评价,成人对其评价高,幼儿的自我评价也就高;相反,成人对其评价低,幼儿的自我评价也就低。而赏识教育恰恰是给孩子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通过赏识教育,幼儿对自己的评价也就高,这样,幼儿就表现更为自信、坦率,处于一个积极地心理状态,从而克服自卑、怯懦等不良

4、心理。 2、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促进潜能的开发。我们知道,从幼童到长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赞赏,幼儿尤其需要得到周围人的关注,特别是家长、老师对其的赞赏。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而促进孩子潜能的开发。 3、赏识教育,不仅可以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还可以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称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是指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3-6岁是攻击性行为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期,儿童攻击性行为常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幼儿攻击性行为不仅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而且阻碍其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教师

5、教育工作的正常实施。如果攻击性行为升级,并延续到青少年时期,就容易产生攻击性人格障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 4、赏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赏识教育具有愉悦性,它能使人快乐,并产生积极良好的情感,教师温柔的抚摸,简单的拥抱、点头、竖起大拇指,可以使幼儿保持一天或几天的良好情绪,有时还可以使幼儿在某一方面有个新的开端。如果教师经常采取斥责、惩罚、讥讽的态度对待幼儿,就会形成幼儿的抵触情绪,造成精神创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爱心献给幼儿,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和谐、欢乐的情绪气氛,让幼儿在“你真能干!”“你的故事讲得好极了!”的赞美声中,积极地接受赏识教育,从中获得积极、愉快

6、的情绪情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5、赏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是人的重要心理品质,有关专家认为,意志坚定远比天资聪明更重要。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孩子失败,坚信孩子“你能行”的教育,教师对幼儿的失败所给予的坚信和支持表现在行动中,笑容里,语言上,幼儿被感染着,汲取着这种心理养分,轻松舒展地成长,并通过教师肯定、鼓励和赞扬的行为来享受着失败,从而提高自身的抗挫能力,正是这种允许失败,不怕失败,培养了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为幼儿最终走向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赏识教育的应用策略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能抓住幼儿闪光点及时鼓励适度赏识,能激发起幼儿的自信和兴趣,成为进步的动力;对

7、平时批评多、表扬少的幼儿来说,赏识教育犹如雪中送炭,能获得批评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但是,如果赏识不到位,做法不够科学合理,就会事倍功半,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赏识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势在必行。1、教师要树立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赏识教育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它关注的是人的生命本身,着眼于人的将来发展。在幼儿园实施赏识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在教育过程中学会用赏识的眼光、手段、方法去挖掘、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使幼儿好的方面得到巩固,继续发扬,纠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提高教育的效果。36岁幼儿的发展潜力很大,可塑性很强,自我意识尚未形成

8、,自我评价能力却比较低。赏识孩子,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赏识教育不仅是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应该从全方位的视角来实施。当幼儿受挫失败时,教师应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引导,如:“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等。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体态语进行赏识,如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拉拉孩子的手,对孩子报以会心的微笑,送去一个赞赏的目光等等,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慰和鼓励。也可采用奖励小红花、插小红旗、贴大苹果等形式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信任,从而充满信心。2、赏识教育要具有艺术性(1)、方式的艺术性因人施赏首先,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不尽相同

9、,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有的孩子对美的感悟力极强,有的对运动情有独钟,有的在数学方面表现非凡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对他们的要求不能整齐划一,要允许他们有各方面能力的差异。应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志向、兴趣等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另外,教师应把握好赏识力度,不同特点的幼儿赏识的程度不同,因人而异。对胆小内向的幼儿要多肯定、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幼儿,要多提新要求,帮助他们克服不良习惯,适当赏识。(2)、时机的艺术性赏识及时如果对幼儿通过努力取得的进步不是趁热打铁而是事过境迁后再进行赏识,就会削弱赏识的积极作用。尤其对一些表现一般的幼儿,

10、他们最需要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如果老师没有对他们的成绩表示出及时的关注,就会让他们感到失望,而这种失望很可能会让他们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如果延迟赏识的时间很长,就会出现反应消退的趋势。(3)、原则的艺术性赏识客观任何赏识都应让幼儿感到有理有据,是对自己主观努力和能力的肯定。勃勒非提出表扬一定要针对真正的进步与成就,而且是在有客观的证据直接表明进步或成就出现时给予,要向幼儿说明理由,使之归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切忌笼统地表扬幼儿,让幼儿不知所以然。比如,对平时吃饭撒饭的小朋友,这次吃得真干净,老师不可以只说“今天你做得很好”,内容不够具体。老师可以说:“今天你吃饭这么干净,老师很高兴,以后还要继

11、续啊!”让幼儿明白自己受到表扬的原因,以激励他的良好行为再次出现。(4)、辩证的艺术性赏识教育要与其他教育有机结合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批评、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教师教育幼儿就像种花要施肥浇水、修枝剪叶一样,赏识教育是施肥浇水,批评、惩罚教育就是修枝剪叶。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幼儿具有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且自我意识的判断一般都来自外界,如果教师一味地赏识,容易造成幼儿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都是好的。在幼儿犯错的时候也需要实施其他的教育方式,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3、教师树立肯定性的评价观美国教育家把成功教育幼儿的奥秘概括为“信任幼儿”四个字。我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

12、相信儿童,解放儿童”,也是把相信幼儿放在首位。幼儿是一个发展的、但还不成熟的人,教师应坚信每个幼儿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坚信幼儿能行,应成为评价幼儿的出发点。每天幼儿一到园,老师就应该热情地问候他们,指出今天他的进步和不同,如“今天你看起来好精神哦!”“今天你都没有让妈妈帮你背书包,真棒!”等等。十个手指有长短,幼儿有个体差异,特别是一些在各方面都表现一般的幼儿,多给他们肯定性评价,抓住这些幼儿身上的一点闪光之处,通过“小题大作”,达到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的目的。4、家园合作共同实施赏识教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仍只对幼儿认识多少字、是否会算算术十分关注,而忽视了

13、对幼儿发展过程给予精神上的肯定与信任,没有用赏识的眼光凝视自己的孩子。这就需要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两股力量拧在一起,形成赏识共教合力。一方面幼儿园要与家长密切联系,更新家长观念,告诉家长每个孩子自身都存在优点和缺点,父母应承认和接受这些优点和缺点,关注孩子的个性特点,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另一方面,向家长介绍如何正确实施赏识教育,针对不同幼儿,与家长交流赏识教育的艺术。四、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1、一半天晴 一半雨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经常会对乖巧听话的小朋友播撒赏识的阳光,但是对淘气的幼儿就无法心平气和地进行赏识,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赏识,在哪些方面进行赏识。尤其是在他们犯错的情况下,我们经常会大声

14、地指责:“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不是这样写,怎么还是写错啊,真是不知悔改。”事实上,赏识要公正公平,对所有幼儿要一视同仁,不能感情用事,厚此薄彼;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教师不能一刀切,要设置分层发展目标,通过赏识,看到幼儿的进步,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尊重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2、时过境迁 冷铁难热延迟奖赏效应告诉我们:为了产生最大的效应,赏识必须及时。如果延迟赏识的时间很长,就会出现反应消退的趋势。幼儿教师工作繁杂,有时对某些幼儿的进步没能及时地赏识,如:在一次课外体育活动中,平时不擅长运动的丁丁在往返接力中很卖力,超过了其他小朋友,但因为时间关系,教师没有点评

15、就下课了。丁丁一天都闷闷不乐。直到第二天,老师才从家长口中得知丁丁情绪低落的原因。幼儿最需要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如果老师没有对他们的成绩表示出及时的关注,就会让他们感到失望,而这种失望很可能会让他们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赏识要迅速及时,一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要立即抓住有所表示。3、千篇一律 味同嚼蜡在幼儿园,经常听到这样的口号“棒棒棒!你真棒!你是大家的好榜样!”一些研究表明,这样公式化的表扬口号对幼儿无法长期产生激动和喜悦的感觉。教师没有针对幼儿个体差异赏识,评价千人一面,重复唠叨,会使幼儿感到赏识无意义和空洞无趣。另一方面,不同幼儿对不同赏识方式的反应也是有差异的,同样一句赞美,对从未得到老

16、师表扬的差生可能是平地一声惊雷,对听惯表扬的优等生可能是湖里掉针没有涟漪。4、空口无凭 实证为据赏识不仅仅是简单的口头表扬,而是在理解幼儿的基础上欣赏幼儿所做出的反应,包括口头、体态、行动等多方面的表现且要有具体指导。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赏识经常只停留在口头的表扬,没有落实在行动上,缺乏针对性的指导。赏识教育除了口头表扬,还应该引导幼儿去观察事物,使孩子开阔眼界,增加知识,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多欣赏美的东西。只有将赏识渗透在具体的交流中,渗透在幼儿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这样的赏识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使幼儿进步和发展。赏识,让孩子感受到了老师的爱;赏识,让孩子确立了自我;赏识,让孩子变得更积极、更主动、更自信。只要我们都能用好赏识这一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