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34865006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化学高三一模历史科试卷 答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据史记记载:周公长子伯禽被封到鲁地,三年后向周公“报政”,周公问:“何迟也?”伯禽答:“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这表明分封制A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B导致各路诸侯割据混战C推动了周文化向周边地区传播 D扩大了周政权统治区域2据史书记载:元朔元年,有司奏“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且“非有实行可见者,不容谬举”。这说明察

2、举制A具有严格的选举程序 B解决了官员空缺的问题C兼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使地方获得自主用人权3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载:“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据此可知,东汉时的太学 A发挥了一定的與论监督职能 B是国家的最高学府 C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 D限制了君主的集权4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由此可知唐代科举A考生

3、的名望决定结果 B继承了前代的遗风C主要受制于士族门阀 D未得到平民的认可5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 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6据史料记载:“明制,六部分莅天下事,内阁不得侵。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逡巡请事如属吏,祖制由此变。”这一变化表明明代内阁A上升为法定的中枢机构 B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C对皇权构成了极大威胁 D客观上强化了君主权力7根

4、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A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B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C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D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8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大清国自愿奉送的,大清的官员是不愿惹这些麻烦(审判在华犯罪的外国人)的,这叫“以夷制夷”。在今天看来是屈辱的规定,在当年还认为是“羁縻政策”的胜利。这说明当时统治者A以西方经济侵略为防范重点 B惧怕西方列强再次挑起战争C近代国家主权意识十分淡薄 D不了解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91

5、876年,中日两国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对答一森:至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李: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对答二森:中国不收其(朝鲜)钱粮,不管他政事,所以不算属国。李: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综合两则对答可知A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 B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C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 D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10“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的革命性,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B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

6、趋势C沉重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 D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11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反映了A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B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C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 D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121874年上海宁波同乡会抵制法国人越界筑路,1883年汉口茶商联合抵制外商茶价,但其行动均超越不了小团体和地方性水平。1905年上海总商会倡议“相戒不用美货”,随后通电35处商埠的商会。同时,学生和社会各界民众相继在160

7、多个城市成立了“抵制美货公所”等团体,抵制美货运动发展成大规模民众运动。据此可知A抵制洋货运动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表现 B传统民间组织不具有爱国性质C社会组织网络的形成推动爱国运动高涨 D民族资产阶级是爱国运动主体13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呈现出快速繁荣的景象。但这些繁荣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这一局面说明A中国城市发展有限,无力带动农村经济 B农村经济落后严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C中国沦为西方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D欧美列强控制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14著名买办郑观应认为面对通商以来外国的侵略,“

8、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唐廷枢脱离怡和洋行加入轮船招商局后,想方设法“去损伤这些外国公司”。这反映了A买办是西方侵略中国的工具 B民族意识融入经济发展之中C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资本主义 D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15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一千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道:“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A垄断经营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B传统手工业与新兴工业存在冲突C买办商人把持丝织品的外销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1

9、6辛亥革命前后,广州、上海、天津、武汉、苏州、杭州六大城市的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A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D金融业缺乏竞争力17古代雅典的法律规定公民个人没有信仰自由的权利,他必须信服城邦的宗教,否则即是对国家不敬,会被处以重罚;法律也规定每个公民一生中必须用一年时间担任公众仲裁人的职务。这主要说明,古代雅典的民主A公民不具有任何个人权利 B以牺牲个人一定的自由为代价C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真正实现了多数人的民主18古代世界,等级制度或私有制的国家中上层社会对婚姻的约束大多局限在

10、同等级之间的联姻,但古代雅典则规定了公民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而且公民权与土地占有权是一致的。公民身份是占有土地的前提,而占有土地又是公民身份的基础。这些规定A表明雅典公民权以土地多少为衡量标准 B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稳定性C表明农业是雅典经济生活的重要部分 D保证了雅典公民血统的纯洁性19罗马法中的“家长权”指家庭中父亲对其家属所享有的支配权。如罗马早期家庭中“父对其子有生死之权”。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逐步对家长权进行干预。到公元2世纪时,家长对家属仅有一般的惩责权,重罚必须经法院判决。这表明罗马法A由家族本位向个人本位观转变 B包含的传统落后习俗难以消除C以宗法制度来维系国家的政治 D以完备

11、的监护制度来保障私产20菲利普内莫在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一书中说道:“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据此可知,罗马法的发展得益于A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得到认同 C罗马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D罗马版图的扩张与各民族的融合 21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A民主社会和君主立宪制的构建 B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C新兴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 D“

12、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22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作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 A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B议会的选举应该是自由的 C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D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23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1793年宪法规定,执行会议(相当于最高行政机构)成员的组成由立法议会决定,并受后者监督。后来国民公会不仅拥有立法权,而且通过救国委员会直接行使行政权。这说明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议会改革A彻底废

13、除了旧议会的等级特权 B促使君主立宪制的形成C彰显现代议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D清除了保皇派政治势力2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通过帝国预算并监督财政支出。然而,帝国政府的收入只需要投一次票,就成为固定税收;假如入不敷出,帝国政府就让各邦出“国库捐”,因此帝国政府是永远不用开征新税的。这反映了A帝国议会对政府无实际制约作用 B帝国议会掌握政府大权C军国主义传统深厚 D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25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中被修正情况的统计,材料中数据的变化表明英国时间被修正总数年平均数1867-1869年17项5.7项1880-1885年11项1.8项1896-1900年1项0.2项A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 B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C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 D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26巴黎公社形成了异于“三权均衡”的“人民监督”这一新型的权力制约机制。在马克思看来,公社的“人民监督”像一个“倒金字塔”结构,与人民选举的正“金字塔”结构形成了权力对称,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败和权力失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