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7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模块分类复习第二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2.2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课件.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864424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4.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7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模块分类复习第二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2.2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2017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模块分类复习第二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2.2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2017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模块分类复习第二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2.2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2017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模块分类复习第二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2.2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2017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模块分类复习第二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2.2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7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模块分类复习第二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2.2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7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模块分类复习第二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2.2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2 3 一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 总和 总和 原子 原子 分子 种类 数目 质量 质量 物理 4 5 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1 上述实验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是 实验C的天平指针会偏 原因是 实验D反应的方程式为 2 实验反思 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中 若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 实验必须在容器中进行 AB 右 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2Mg O22MgO 密封 6 三 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 化学反应 客观事实 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 生成物 质量守恒定律 7 1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不能用于解释物理变化 且一切化学变化都必定遵守质量守恒

2、定律 在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的总体积不一定不变 分子的种类会发生改变 分子的个数不一定相等 2 确定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的依据是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不变或元素种类不变 3 简单计算的依据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减少的物质为反应物 质量增加的物质为生成物 4 反应过程中总质量减少了可能是生成了气体 总质量增加了可能是有气体参加了反应 在密闭的容器内反应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5 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要根据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客观事实进行判断 8 考点1 考点2 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题1 化学反应6CO2 6H2OX 6O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

3、X的化学式 A C6H12B C6H12OC C6H12O6D C3H6O3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反应物中各原子及数目分别为 6C 12H 18O 生成物中可以确定的有 12O 缺C原子6个 H原子12个 O原子6个 所以X的化学式为C6H12O6 答案C规律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是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 数目 质量都不变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 数目不变 可以推断出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9 考点1 考点2 例题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 乙 丙 丁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一段时间后 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4、A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 乙是反应物C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为1 4D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0 考点1 考点2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得 18 1 2 32 X 26 2 12 解得X 13 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甲质量减少了5g 是反应物 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g 是生成物 丁质量减少了20g 是反应物 丙质量不变 可能作催化剂 也有可能是杂质 反应物是甲和丁 生成物是乙 所以是化合反应 参加反应的甲 丁的质量比5 20 1 4 答案B规律小结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反应中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 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 11 考点1 考点2 考点2

5、化学方程式 例题3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物中有单质B 生成物均是氧化物C 上图反应前是混合物 反应后是纯净物D 化学方程式是 2H2S 3O22SO2 2H2O 12 考点1 考点2 解析观察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有4个O2分子 2个H2S分子 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后有1个O2分子 2个H2O分子 2个SO2分子 说明有一个O2分子未参加反应 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H2S 3O22SO2 2H2O D项正确 反应物O2是单质 生成物SO2 H2O均是氧化物 A B项均正确 反应前反应物有两种 反应后生成物有三种 所以反应前后均是混合物 C项错误

6、 答案C规律总结解题的关键是会根据该微观结构示意图 写出每种物质的化学式 然后确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最后确定物质的类型以及反应的类型 13 1 2013 广东广州 浓硝酸和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4HNO3Zn NO3 2 2H2O 2X 则X为 A H2B NH3C NOD NO22 2016 广东广州 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 工业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Sb2O3 2XSb2O5 2H2O 则X的化学式为 A H2B O2C H2O2D H3SbO43 2014 广东揭阳 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Hg 4HgS 4CaO4Hg 3X CaSO4 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A Ca

7、SB SO2C SO3D CaSO34 2012 广东广州 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AgNO3受热分解 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A SO2B NO2C NH3D N2 D C A B 14 5 2015 广东揭阳 丙烷 分子式为C3H8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3H8 5O2xCO2 yH2O 其中x y分别为 A 34B 38C 13D 156 2015 广东广州 从2H2 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 在反应前后 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B 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C 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 可以生成36g水D 在反应前后 氢原子和氧原

8、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A B 15 7 2011 广东广州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每3g物质 与1g物质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物质 B 每3个物质 分子与1个物质 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物质 分子C 每3万个物质 分子与1万个物质 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万个物质 分子D 每3n个物质 分子与n个物质 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n个物质 分子 A 16 8 2015 广东佛山 不定项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 乙 丙 丁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丙可

9、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参加反应的乙 丁质量比为3 2D 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AD 17 9 2016 广东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1 B框中的物质属于 填序号 化合物 单质 纯净物 混合物 2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2H2S 3O22SO2 2H2O 分子 18 10 导学号79160005 2011 广东佛山 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了右图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的实验 请分析有关问题 1 装置 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 其作用是 2 燃烧前称量 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 6g 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g 3 白磷燃烧 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炸裂 2 6 产生白烟 气球胀大 后又缩小 19 4 燃烧后称量 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 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条 5 反思 白磷燃烧 选填 遵守 或 不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 理由是 装置漏气 或锥形瓶未冷却等 遵守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