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751594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届高三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届高三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届高三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届高三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三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高三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材料一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它的奇妙之处在于量子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就是说,量子有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态,只有在被观测或测量时,才会随机地呈现出某种确定的状态,“这就好比悟空的分身术”,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建伟解释道,“一个悟空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

2、悟空的各个分身就像是他的叠加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但在量子世界里,作为一个微观的客体,它可以同时出现在许多地方。”而所谓的量子纠缠,则意味着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量子就像有心电感应的双胞胎,不管两个人的距离有多远,当哥哥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弟弟的状态也跟着发生一样的变化。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无论相距多远,都能“感应”对方状态,爱因斯坦称之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随着这两种特性被科学家不断认识,适用于实际应用的新技术也被逐渐开发出来,量子通信就是其中之一。科学家利用量子有多个叠加态的原理,用量子作为通信的密钥。这样一来,一旦有人试图截获或测试量子密钥,就会改变量子状态,科学家便

3、能立刻发现。所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就能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种量子隐形传态,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即将粒子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粒子本身。“信息安全根本上需要解决的,就是传输容不被别人知道、保证接收者是和发送者对话,以及信息不被篡改。”建伟说,仅仅发射一颗卫星是不够的,只有形成“星座”才能建构起网络,而且需要地面配置相应基础设施,确保网络连接到千家万户。量子通信不仅应用于百姓日常通信,也可用于水、电、煤气等能源供给和民生网络基础设施的通信保障,还可应用于国防、金融、商业等领域,势必带来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巨大变革。(取材于2016年8月16

4、日人民日报)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章有关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量子具有的奇妙特性是量子叠加原理以及量子纠缠。B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能够远距离互相感应对方。C爱因斯坦称悟空的分身术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D量子通信分为两种:量子通信和量子隐形传态。2根据“材料一”,对量子通信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量子为密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能实现量子通信。B量子通信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交互的信息不会被别人知道。C只要发射一颗卫星,量子通信就可以实现确保信息网络连接到千家万户。D量子通信可以应用于民生、国防、金融、商业等多个领域,其发展空间很大。材料二我国发

5、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就像国外有伽利略卫星、开普勒望远镜一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先贤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墨家逻辑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古印度因明学逻辑并称世界三大逻辑体系,而逻辑体系是科学的基础。墨家经典著作墨经中有不少与现代科学知识相通的记载,比如“光学八条”。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并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这可以说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墨子科学思想在战国时期兴起、发展,至骤衰,其湮灭的原因令人深思。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们把自然现象与社会人事相联系,而墨子的科学思想把自然作为科学认识活动的独立对象,强

6、调以科学实践为基础的理性分析。这样,墨子科学思想就和上述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大相径庭。古代“重农抑商”的思想也抑制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规模。工匠阶层不能形成独立的强大的社会力量。墨家的科学活动是伴随着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发展和工匠阶层兴起而兴盛的。由于手工业技术被抑制,墨家科学思想也难以深化。墨子“兼爱”“非攻”的政治思想不能满足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对一个思想体系来说,一部分的湮灭当然会影响另一部分的发展。墨子的政治思想不被重视,这对墨子科学思想的流传发展是不利因素。传统社会的价值理念是“重人文,轻理工”,知识阶层奋斗的目标是熟读儒家经典,以期金榜题名。失意者则在老庄和佛学中寻求解脱。工匠和知识分

7、子的活动被远远隔离,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缺乏足够的知识力量。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下,不仅墨子科学思想的湮灭是不可避免的,连一般的研究自然的科学活动也受到阻碍。墨学的复兴是在清末民初。当时列强环伺,民族危机严重。危机促成一股奋发图强、自立救国的思潮。欧洲列强“船坚炮利”,使中国“木船土炮”相形见绌,迫使人们承认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墨经再次受到重视。近代中国治墨学者从墨子思想中主要汲取的是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及与近代科技思潮本质上类似的科学思想。(取材于邢兆良相关文章)3对我国首颗量子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先贤墨子的名字来命名,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

8、信。B.墨家的逻辑体系是全球三大古老的逻辑体系之一,也是科学的基础之一。C.墨家经典墨经中有不少与现代科学知识相通的记载,比如光子通信。D.墨子设计的小孔成像实验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它是量子通信的基础。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墨子科学思想湮灭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墨子的科学思想是符合占统治地位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的。B“重农抑商”抑制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墨家科学思想难以深化。C墨子“兼爱”“非攻”的政治思想不能满足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D“重人文,轻理工”的思想使自然科学研究缺乏足够的知识力量。5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贤:敬称,指已故的

9、有才德的人。B湮灭:“湮”读作yn。“湮灭”的意思是埋没,磨灭。C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主没有等级差别的爱,反对侵略战争。D汲取:“汲”字共6画,第四画为“”。材料三儒墨在战国时并称显学,墨者具有高尚的理想,又能身体力行。他们景仰大禹治水之功和“形劳天下”的精神,履行“以自苦为极”的“禹之道”,这些容在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中得到了体现。恰好鲁迅的故乡被视为夏禹遗泽之地,他对“其民复存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同勾践坚确慷慨之志,力作治生,绰然足以自理”的风俗有自豪的肯定。“中国的脊梁”是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提出的,他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

10、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在故事新编中这种理想人格以理水中的禹、非攻中的墨子为代表。理水中禹的出场被写得有声有色,一群乞丐似的大汉冲破交通线,引起一阵喧嚷及卫兵的阻拦。禹的精神是墨家的,禹的“理水”是中国文化中博施济众的典,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非攻一文中,鲁迅有感于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务夺侵凌”和儒

11、家理学赴国难之不济,而对墨家价值进行重新发现。小说中表现了墨子“遍从人而说之”的救世热情、高超的“以理服人”的手段、积极奔走的实干家风。这种“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较之儒家的割裂道德与事功、道家的割裂思想与行动,显然更为鲁迅认同。(取材于高远东相关文章)6根据“材料三”,对鲁迅认同墨家精神的原因,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A鲁迅先生的故乡有很多大禹治水的遗迹。B鲁迅先生对儒家割裂道德与事功的做法不满。C墨家学说是盛行于先,而影响很大的学说。D墨家的救世热情与实践精神符合时代的要求。7根据“材料三”,下列经典名著中的人物不符合鲁迅“中国的脊梁”标准的一项是(2分)A孔乙己B夏瑜 C江竹筠

12、 D少安8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复兴,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5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鲁庄公与齐战于长勺,两军相望,此为何时!而以“听讼用情”对刿之问战,何其迂阔而远于事情耶!彼刿遽以一战许之,意者刿亦迂儒曲士之流欤?观其从庄公战,以我之盈,乘齐之竭;以我之整,逐齐之乱。机权韬略,与武、吴起并驱争先。使庄公之言,诚迂阔而不切事情,岂足以动刿之听耶?其所以深赏而亟许之者,殆必有说也!马之所以不敢肆足者,衔辔束之也;民之所以不敢肆意者,法制束之也。衔辔败,然后见马之真性;法制弛,然后见民之真情。困之不敢怨,虐之不敢叛者,劫于法制耳

13、。大敌在前,抢攘骇惧,平日之所谓法制者,至是皆涣然解散矣。法制既散,真情乃出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卫乱,子羔走郭门,刖者守门,曰:“于此有室。”子羔入,追者罢。子羔曰:“吾亲刖子之足,此乃子报怨之时也,何故逃我?”刖者曰:“君之治臣也,先后臣以法,欲臣免之于法也,臣知之;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此臣之所以脱君也。”夫人在缧绁之中,锱铢之施,视若金石。子羔特一有司耳,徒有哀矜之意,无哀矜之实,人犹且报之若是,况庄公君临一国,小大之狱皆必以情,人之思报,岂子羔比耶!狱,死地也;战,亦死地也。昔居死地尝受其赐,今安得不赴死地以答其赐哉?民既乐为之死,则陷坚却敌,特馀事耳。

14、吾尝论古人之言兵,与后人之言兵不同。盖有论战者,有论所以战者。军旅形势者,战也;民心者,所以战也!昔晋士蒍尝曰:“礼乐慈爱,战所蓄也。”当时之论兵者,每如此。柳宗元论长勺之役,乃谓:“徒以断狱为战之具,吾未之信。”乃历举将臣士卒地形之属。宗元之所言,皆所谓战,而非所以战也。乌足以知之?(取材于宋代吕祖谦东莱博议)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殆必有说也殆:恐怕B马之所以不敢肆足者肆:放纵,放开C劫于法制耳劫:约束D礼乐慈爱,战所蓄也蓄:蓄养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听讼用情”对刿之问战 彼刿遽以一战许之 B.君之治臣也人之思报C.

15、真情乃出此乃子报怨之时也D.观其从庄公战其所以深赏而亟许之者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其迂阔而远于事情耶为什么他不合时宜而且离事实真情很远啊B先后臣以法,欲臣免之于法也先后(都是)依法来(处置)我,希望我(能)免于法律的(制裁)C则陷坚却敌,特馀事耳那么攻陷坚强的防卫打退敌人,只不过是小事罢了D乌足以知之怎么能够明白这事呢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此臣之所以脱君也。徒以断狱为战之具。13鲁庄公的哪条理由让刿认为“可以一战”?请用刿论战中的原句回答。(3分)14文中举子羔为卫政的例子,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具体容做简要分析。(6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8题。饮酒(其七)晋渊明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注释:裛(y):通“浥”,沾湿。掇(du多):采摘。英:花。泛:浮。意即以菊花洒在酒中。15下列对本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