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变电所及其车间低压配电系统说明书-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4661155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间变电所及其车间低压配电系统说明书-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车间变电所及其车间低压配电系统说明书-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车间变电所及其车间低压配电系统说明书-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车间变电所及其车间低压配电系统说明书-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车间变电所及其车间低压配电系统说明书-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间变电所及其车间低压配电系统说明书-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间变电所及其车间低压配电系统说明书-公开DOC·毕业论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车间变电所及其车间低压配电系统 指导教师 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 录一设计任务3二设计规范4三用电设备统计5 (一)动力设备统计(二)照明设备统计四、负荷计算61、回路分配设计计算2、动力用电设备计算五照明设计10(一)车间照明(二)办公照明六导线选择12七开关和熔断器的选择15 八电气系统设计 15(一)系统图(二)平面图设计1 动力平面2 车间照明平面3 办公照明平面九设计中遗留的问题19 十设计心得体会19 十一、参考文献22一 、设计任务(一)机加工一车间生产任务 本车间承担机修厂修理的配件生产。(二)设计依据1 车间平面及设备布置图。(附1)(附2)2 本车间承担机修厂修理的

2、配件生产。3 车间用电设备明细表。(附3)4 车间变电所配电范围5 车间变电所设在车间西北角,除为机械加工外,还要为两条装配线,全车间空调系统,两层办公照明。6 负荷性质:三班工作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3500h。三级负荷。7 供电电源条件:1)电源由变电所,采用380/220受电。2)要求车间变电所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3)要求在车间变电所380V侧进行计量。8 车间自然条件A. 气温历年最高气温: 40.6历年最低气温: -7.7一月最低气温: 5.3七月最高气温: 29.6B. 车间内计算气温:35C. 其他 (略)附1、附2、二 、设计规范:根据GB50052-95供配

3、电系统设计规范,有以下规范要求:第1.0.3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第1.0.4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第1.0.6条供配电系统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第3.0.7条 电系统应简单可靠,同一电压供电系统的变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第3.0.5条 有一级负荷的用电单位难以从地区电力网取得两个电源而有可能从邻近单位取得第二电源时,宜从该单位取得第二电源。工厂供电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4、,同时必须满足以下几项基本要求:保证工厂生产工艺所要求的供电可靠性;保证电能质量;在必要的供电可靠性基础上,力求经济,使供电系统的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且尽可能的减少又涩精梳消耗量;设计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并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三、用电设备统计(一)动力设备统计车间设备明细表车间设备明细表(附3)设备代号设备名称代号台数单台容量(KW)总容量(KW)1沿墙门窗旁设置工业壁扇(非标)163.5562自动装配机1(非标)1517.5262.53自动装配机2(非标)1016.51654短输送带(非标)17.57.55长输送带(非标)210.5216旋转台(非标)215307终端

5、设备(非标)25.5118水泵125259水泵1222210立式车床C5116A2316211摇臂钻床Z3080(80)1111112龙门铣床X2010(1000*200)1373713普通车床C620-117714磨床MCQ322357015风机2255016空调室外机及附属设备1727217搪瓷罩卤钨灯15115(二)照明设备统计四、负荷计算(一)车间负荷计算按需要系数法计算.1、1号干线计算负荷(沿墙门窗旁设置工业壁扇、水泵) (1)、16台沿墙门窗旁设置工业壁扇查附表A-10得Kd=0.55, Cos=0.75,Tan=0.88 P30=0.5556=30.8kW Q30=30.80.

6、88=27.10 kvar S30=30.8/0.75=41.07KVA I30=41.07/(3(1/2)*0.38)=62.3A(2)、水泵计算负荷查附表A-10得Kd=0.7, Cos=0.87,Tan=0.57 P30=0.725=17.5kw Q30=17.50.57= 13.12kvar S30=17.5/0.87=20.1kvar I30=20.1/【3(1/2)0.38】=30.5A(3)、水泵计算负荷查附表A-10得Kd=0.7, Cos=0.87,Tan=0.57P30=0.722=15.4kw Q30=15.40.57=8.78kvar S30=15.4/0.87=17.

7、7kvar I30=17.7/【3(1/2)0.38】=26.9A因此总计算负荷:P30=0.95(30.8+17.5+15.4)=60.52kwQ30=0.95(27.10+13.12+8.78)=46.55kvarS30=(60.522+46.552)(1/2)=76.35kvaI30=76.35/【3(1/2)0.38】=116.00A2、2号干线计算负荷: (长输送带、短输送带、终端设备、旋转台)(1)长输送带查附表A-10得Kd=0.35, Cos=0.5,Tan=1.73P30=0.3521=7.35 kW Q30=7.351.73=12.72 kvar S30=7.35/0.5=

8、14.7kVA I30=14.7/【3(1/2)0.38】=22.3A(2)短输送带查附表A-10得Kd=0.25, , P30=0.257.5=1.88kW Q30=1.8751.73=3.24kvar S30=1.88/0.5=3.76kVA I30=3.76/【3(1/2)0.38】=5.62A(3)旋转台查附表A-10得Kd=0.65,Cos=0.75,Tan=0.88 P30=0.6530=19.5kW Q30=19.50.88=17.16 kvar S30=19.5/0.75=26kVA I30=26/【3(1/2)0.38】=39.5A(4)终端设备查附录表1得Kd=0.65,

9、Cos=0.75,Tan=0.88 P30=0.6511=7.15 kW Q30=7.150.88=6.29kvar S30=7.15/0.75=9.53kVA I30=9.53/【3(1/2)0.38】=14.76A因此总计算负荷:P30=0.95(7.35+1.88+19.5+7.15)=34.09kwQ30=0.95(12.72+3.24+17.16+6.29)=37.44kvarS30=(34.092+37.442)(1/2)=50.63KVAI30= 50.63【3(1/2)0.38】=76.92A3、 3号干线计算负荷(自动装配机2)查附录表1得Kd=0.7, Cos=0.8,Ta

10、n=0.75, P30=0.7162=113.4kwQ30=113.40.75=85.05kvar S30=113.40.8=141.75 kVAI30= 141.75【3(1/2)0.38】=215.37A4、 4号干线计算负荷(自动装配机1)查附录表1得Kd=0.7, Cos=0.8,Tan=0.75,. P30=0.7262.5=183.75kWQ30=183.750.75=137.81 kvarS30=183.75/0.8=229.69kVAI30=229.69/【3(1/2)0.38】=348.98 A5、 5号干线计算负荷(磨床、立式车床、摇臂砖床、龙门刨床、普通车床)(1). 磨

11、床: 查附表A-10得Kd=0.150.2(Kd取0.15) Cos=0.5, Tan=1.73P30=0.1570=10.5 kWQ30=10.51.73=18.17kvarS30=10.5/0.5=21 kVAI30=(21kVA(3(1/2)0.38)) =31.91A(2) 立式车床: 查附表A-10得Kd=0.150.2(Kd取0.2) Cos=0.5, Tan=1.73P30=0.262=12.4 kWQ30=12.41.73=21.452 kvarS30=12.40.5=24.8 kVAI30=(24.8kVA(3(1/2)0.38)) =37.68A(3) 摇臂砖床:查附表A-

12、10得Kd=0.150.2(Kd取0.2) Cos=0.5, Tan=1.73P30=0.211=2.2 kWQ30=2.21.73=3.8062kvarS30=2.20.5=4.4kVAI30=(4.4kVA(3(1/2)0.38)) =6.69A(4) 龙门刨床:查附表A-10得Kd=0.150.2(Kd取0.2) Cos=0.5, Tan=1.73P30=0.237=7.4 kWQ30=7.41.73=12.80kvarS30=(7.40.5) =14.8 kVAI30=(14.8 kVA(3(1/2)0.38)) =22.49A(5)普通车床:查附表A-10得Kd=0.150.2(Kd取0.2) Cos=0.5, Tan=1.73P30=0.27=1.4 kWQ30=1.41.73=2.42kvarS30=1.40.5 =2.8 kVA I30=2.8 kVA(3(1/2)0.38)=4.25A 因此总的计算负荷 P30=0.9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