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_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报告.docx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34649983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_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_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_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_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_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_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_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_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10-03-19 10:36:34 凡个人署名文章,均不代表国家统计局观点,作者文责自负。转载或引用时务请遵守本网“版权声明”。 为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民工数量、流向、结构、就业、收支、居住、社会保障等情况,国家统计局于2008年底建立了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制度。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农民工监测调查结果推算,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与上年相比,农民工总量增加436万人,增长1.9%。调查还表明,2009年末农村外出务工劳

2、动力14889万人,由于季节因素,比第三季度末减少309万人,但仍比第一季度末增加170万人。本文将重点报告农民工年度情况,详细结果如下: 一、农民工总体规模 (一)外出农民工增加,本地农民工减少 据调查结果推算,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增长3.5%。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增长3.4%;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增加107万人,增长3.7%。在本乡镇以内从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8445万人,减少56万,下降0.7%。 表1:农民工数量 单位:万人、% 2009年 2008年 增减 增长 农民工总量 2

3、2978 22542 436 1.9 1外出农民工 14533 14041 492 3.5 (1)住户中外出农民工 11567 11182 385 3.4 (2)举家外出农民工 2966 2859 107 3.7 2本地农民工 8445 8501 -56 -0.7 (二)东部地区农民工数量及增幅高于中西部地区 从输出地看,2009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0017万人,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43.6%;中部地区农民工7146万人,同比增长0.9%,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31.1%;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万人,同比增长1.2%,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

4、25.3%。 表2:2009年各地区农民工占全国比重及增幅 单位:% 东部 中部 西部 各地区农民工所占比重 农民工 43.6 31.1 25.3 1.外出农民工 31.9 36.5 31.6 2.本地农民工 63.7 21.9 14.4 2009年比2008年农民工增幅 农民工 3.1 0.9 1.2 1.外出农民工 7.1 2.0 1.2 2.本地农民工 -0.5 -2.3 1.2 二、外出农民工流向及就业地域分布 (一)外出务工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比重提高 从输入地看,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减少888万人,下降8.9%,占全国外出农民

5、工人数的62.5%,比上年降低8.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477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万人,增长33.2%,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1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20.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调查表明,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减少,外出农民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图1: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单位:%) (二)在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务工农民工减少 2009年在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2816万人,比上年减少238万人,减少7.8%,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328

6、2万人,比上年减少954万人,减少22.5%。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分别占全国外出农民工的19.4%和22.6%,分别比上年下降2.4和7.6个百分点。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减少,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大幅减少,是2009年下半年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在省内务工的外出农民工数量增加较多,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比重下降 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为7441万人,比上年减少43万人,减少0.6%,占全国的51.2%;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为7092万人,比上年增加535万人,增长8.2%,占全国的48.8%。在省内务工的比重比2008年上升

7、2.1个百分点。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外出农民工增加,主要是在省内就近转移的农民工数量大幅增加。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农民工仍以在省内务工为主,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大多数在省外务工,但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在省内就近务工的比例明显增加。 表3:不同地区外出农民工在省内、省外务工的分布 单位:% 地区 2009年 2008年 省内 省外 省内 省外 东部地区 79.6 20.4 79.7 20.3 中部地区 30.6 69.4 29.0 71.0 西部地区 40.9 59.1 37.0 63.0 (四)外出农民工主要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 从外出农民工就业的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农民工占9.1%,在省会城市

8、务工的农民工占19.8%,在地级市务工的农民工占34.4%,在县级市务工的农民工占18.5%,在建制镇务工的农民工占13.8%,在其他地区务工的占4.4%。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占63.3%,比上年略降0.3个百分点。 三、外出农民工基本特征 (一)外出农民工以青年男性为主,已婚者占多数 分性别看,男性外出农民工占65.1%,女性占34.9%。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6-25岁占41.6%,26-30岁占20%,31-40岁占22.3%,40-50岁占11.9%,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4.2%。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外出农民工占56%,未婚的占41.5%,其他占2.5%。

9、 (二)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多数,但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提高 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占23.5%。分年龄组看,低年龄组中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均在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31.1%。 图2:不同年龄组受教育情况(单位:%) (三)外出农民工多数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低教育程度的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比例也较低 从外出农民工

10、接受技能培训的情况看,51.1%的外出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文化程度越低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也越低,在文盲半文盲农民工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26.3%,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35.5%,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接受过培训的占48%,高中和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分别为54.8%和62.5%。 (四)外出农民工仍以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但从事制造业的比重下降 在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最大,占39.1%,其次是建筑业占17.3%,服务业占11.8%,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各占7.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占5.9%。从事制造业的

11、农民工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建筑业、批零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均有所增长。 (五)外出农民工绝大多数以受雇形式从业 在外出农民工中,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农民工占93.6%,自营者占6.4%,自营者比例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从务工地点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自营比例分别为5.6%、7.9%和8.6%。 四、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及居住情况 (一)外出农民工收入增加,受雇者的收入和自营者的收入差异明显 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5.7%。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2.1%;600-800元的占5.2%;800-1200元的占3

12、1.5%;1200-1600元的占33.9%;16002400元的占19.7%,24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7.6%。受雇人员的收入和自营人员的收入差异明显,受雇人员月均收入1389元,自营人员的月均收入为1837元。 (二)在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地区收入增长较快 分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1422元,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1350元,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1378元。从务工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1569元,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平均月收入1425元,在地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务工的农民工平均月收入分别为1402元、1359元和1

13、348元。从不同地区务工收入的增幅来看,西部地区的增长要快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表4:农民工在不同地区的月均收入水平及增幅 单位:元、% 2009年 2008年 增减 增幅 全国 1417 1340 77 5.7 东部地区 1422 1352 70 5.2 中部地区 1350 1275 75 5.9 西部地区 1378 1273 105 8.3 (三)不同行业收入水平差别较大,制造业、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收入水平偏低,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从农民工从事的几个主要行业看,收入水平较高的是交通运输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1671元、1640元和1625元;收入较低的分别

14、是住宿餐饮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1264元、1276元和1331元。从收入增幅看,增幅高于各行业平均水平的是住宿餐饮业和建筑业,增幅分别为8.1%和5.9%;收入增幅较低的是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分别增长3.3%和4.5%。 图3:不同行业月均收入水平及增幅(单位:元、%) (四)外出农民工的住宿是以雇主或单位提供住房为主,四成外出农民工的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 从外出农民工住所类型看,由雇主或单位提供宿舍的占33.9%,在工地或工棚居住的占10.3%,在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占7.6%,与人合租住房的占17.5%,独立租赁住房的占17.1%,有9.3%的外出农民工在

15、乡镇以外从业但每天回家居住,仅有0.8%的外出农民工在务工地自购房。 从外出农民工的居住成本看,50.5%的农民工由雇主或单位提供免费住宿;7.4%的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但有住房补贴;42.1%的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雇主或单位不提供免费住宿的农民工每人月均居住支出245元。 五、外出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 (一)拖欠工资状况有所改善,拖欠工资情况仍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和制造业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已取得明显成效。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中,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仅占1.8%,比2008年的4.1%下降了2.3个百分点。被拖欠工资的外出农民工主要还是集中在建筑业和制造业。 (二)外出农民工劳动时间偏长,行业差异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平均每个月工作26天,每周工作58.4小时。其中,每周工作时间多于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的占89.8%。从农民工集中的几个主要行业看,制造业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5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