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649300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卷)(三)题 号一二三四总 分得 分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测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40分一、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各题所选字母填入下表)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1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规定A、赔款4.5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21919年5月5日以后,在北京的许多商铺门前纷纷贴出了:“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出;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进行”这样的对联,为的是支援A、维新变

2、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3“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4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5右图是小明在上海参观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若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A、革命圣地 延

3、安精神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C、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D、抗战胜利 举国欢庆6右图所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它创建于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国民大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7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A、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B、必须建立人民政权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8“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长征组歌。你认为“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A、准备北上抗日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C、红军的一种战略战术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9中华民族由衰败

4、到振兴的转折点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诞生 D、抗美援朝的胜利10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起止时间是A、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 B、1932年1月到1945年5月C、1936年12月到1945年9月 D、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11被日本占领了长达半个世纪,终于在1945年10月回到祖国怀抱的是A、旅顺 B、大连 C、台湾 D、福建12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应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前 A、平型关战役

5、纪念馆 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13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重庆谈判A、 B、 C、 D、14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15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中应选择的是A、南昌起义 B、九

6、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161947年3月,人民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进攻A、中原解放区B、东北解放区 C、陕甘宁边区 D、山东解放区17标志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A、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军队发动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18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 A、南京和武汉 B、南京和上海 C、重庆和武汉 D、南京和重庆19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正确的有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讨论了抗战胜利后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决定建立敌后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A、 B

7、、 C、 D、20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悲喜剧,在报纸的头版中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1949年4月23日,李先竹最有可能在当天报纸上阅读到的头条新闻是A、城头变幻大王旗,清帝宣统下诏退位B、火烧赵家楼,30多名学生遭政府逮捕C、应蒋之邀,毛泽东抵渝共商建国大计D、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第卷(非选择题)60分二、简答题(共2个小题,共18分)1读材料并简答(8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黑暗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去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

8、夺回那我那可爱的家乡!哪年哪月才能夺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家乡!”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请回答:(1)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2分)(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2分)(3)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2识图并简答(10分)(1)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2)发动者是谁?(4分)(3)中国共产党提出什么主张?(2分) 这一主张实现有何意义?(2分)三、材料题(共2个小题,共26分)1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大战(指抗日战争)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

9、,共定大计” 摘自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材料二:“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毛泽东抵达重庆时在飞机场的谈话摘录材料三:“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我们去,我们去了,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谈判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

10、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真实目的。(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前往重庆的目的是什么?(2分)(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这次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2分)(4)毛泽东为什么说“我们去得好”?(4分)2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 材料二: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民工543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76.7万头船只8500只筹粮9.6亿斤挑子20.6万副 材料三:1949年4月20日晚,中路大军的突击队首先发动渡江战役,一声令下,在

11、水面待命的解放军部队千船竞发。第27军某团5班的渡船冲在最前面,他们不怕牺牲,迎着敌人的火力冲锋,第一个在繁昌县保定乡夏家湖登上长江南岸,成为“渡江军一船”。综合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和二十七军军史(1)根据材料一完成下列问题: 解放东北全境,使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优势的战役是 。(2分)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的主要歼敌地点有 、 。(填两个即可)(2分)在解放北平的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手段是 。(2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分)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是 。(2分)(2)结合材料二,联系自己所学知识,分析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2分)(3)请你根据材料三归纳出“渡江第一船”的精神。(

12、2分)四、探究题(16分)中、日是当今世界两个大国,近代日本给中国带来沉重灾难,回顾两国关系的发展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完成问题。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材料一(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日本发动的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这次战争后,中日签订了什么条约?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4分)(2)历史教师唐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下列导学案的部分内容,如果你是唐老师的学生,请将此导学案填充完整。(3分)九一八事变背景: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国民党发动内战,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可乘之机时间: 年借口: 事件结果:占领沈阳后,日军陆续侵占 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材料二 彭德怀在百团大战前线指挥作战 中国军队守卫台儿庄(李宗仁)(3)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的特点。(2分)材料三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布表战争爆发时1942年日本投降时中国战争太平洋战场东南亚中国战场太平洋、印度洋战场中国战场(不含东北)东南亚、太平洋战场35个师团10个师团7个师团37个师团15个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