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34642858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省常德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省常德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南省常德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南省常德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常德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常德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常德外国语学校)大学曾子语,“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吕氏春秋谕大载,“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材料反映出 A古代家国同构的文化理念 B古代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C古代中国社会的统治秩序 D宗法思想影响到国家政治25(桃源一中)下面是两幅汉代画像砖的图片。突出反映出汉代 图 1 制盐画像砖 图 2 薅秧画像砖 A集体协作劳动普遍化 B重视生产工具的运用C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 D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26.(芷兰学校)

2、宋朝设转运使(俗称漕司),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宋真宗景德四年,转运使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护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实际已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转运使A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B职掌的权力扩大C中央设置转运使的必要性 D有利于监督通判27(澧县一中)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由此可知黄宗羲的主张A.反对以农为本 B. 具有“承古萌新”的一面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是对传统儒学彻底否定28.(常德市二中)在

3、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陈旭麓先生这样写道:“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陈先生之所以强调1860年的标界意义,是基于A.此后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 B.清朝与列强的关系由对立走向和好 C.清统治集团中部分人公开倡导西学 D.志在取代清朝的太平天国已走向衰落29. (鼎城区阳明中学)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由此可知,五四运动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B.推动国民

4、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C.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促进中国各民族革命力量联合30.(桃源一中)1937 年 10 月 25 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建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1938 年 4 月 2 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表明此时国民政府BA整合平衡东西部教育资源 B对抗日战争的长期性有了新的认识C正式确定三校合并新战略 D重视西南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31.(澧县二中)1956年,劳动部工资局在调研天津国营企业工资时,对当地以质量奖、安全生产奖取代年终双薪制、考勤奖制的做法极为赞赏。这是因为这些措施A提高工人工

5、作积极性 B缩小了工人的工资待遇差距C提升了工人的责任心 D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32.(澧县一中)从克里斯提尼时期开始,希腊发展出一种公共礼拜制度。根据这种制度,有的人要为城邦的许多节日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并且要在战争期间提供赞助和负责统领军队,富人也因此享有更多的参政机会。公共礼拜制度A. 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B.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C. 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D. 是雅典民主的退步33.(常德市三中)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伏尔泰的观点A.看到了儒学文化的本质 B.体现了反封建专制的精神C.有助于理性主义

6、的发展 D.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34(常德市一中)从1920年到1926年,苏俄(苏联)与外国资本家签订135个合同,并和美、英、日等国签订过为期20年或30年的金矿、锰矿、石油开发协定。这些外资项目都是有选择、有条件、受限制和受法律监督的,到一定年限,政府可以无偿地把租让企业收归国有。这表明当时苏俄(苏联)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苏俄应对战争的无奈之举 B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恢复C体现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D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迂回过渡35(常德市二中)1973年2月12日,美国宣布美元贬值10%,接着各国货币不再与美元维持固定比价而实行浮动汇率。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承认浮动汇率制度。

7、1978年4月1日起生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二次修改的协定,正式取消关于固定汇率制的条款,而代之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 A说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出现了严重逆转B证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美国控制的称霸工具C体现出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发展D反映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维护世界经济秩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41(芷兰中学)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在灾害面前,政府承担起抗灾救灾的重要责任,建立起了一整套抗御各种灾难的政策和措施,至今仍然行之有效。材料一 通常情况下,地方遇到大的水旱灾害之际,皇帝通常会和宰相等高官商议对

8、策,并颁布诏令,指示地方采取蠲(jun免除赋税)免、赈济等具体的措施来对灾区进行救济。为更好地指导地方救灾,唐朝皇帝还多次派遣使臣以宣抚使、赈给使名义亲临灾区,勘查灾情,临机指挥救灾。对于那些在地方救灾过程中处置得当,表现突出的官员予以褒奖,而对于那些弄虚作假,无所作为的官员给予严惩。另外,多数皇帝还会下诏反省和检讨自己的过失,并采取避正殿、减膳撤乐、虑囚、求言等禳灾措施来应对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这些举措对于灾民没有物质上的帮助,但对于修明政风、缓和灾区社会矛盾、增强灾民生存的自信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毛阳光唐代灾害救济实效再探讨材料二 面临1929年全国范围的水灾,国民政府向社会发行赈

9、灾公债1000万元,年息8厘,基金由中央银行保管,1938年12月偿清本息。在1931年江淮大水期间,国民政府特设救济水灾委员会,预计以两期发行8000万元公债,年息8厘,以国税担保。除发行赈灾公债之外,也由政府向美国争取到了45万吨麦贷用于救灾。灾害发生之后,国家除承担起“救荒活命”的重任,还积极采取了疏河流、巩固防、修堵决口等措施等来进行灾后重建。 摘编自刘方健中国历史上的救灾思想与政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救灾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救灾的主要措施并简要评价。(14分)42.(西洞庭一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12分)材料 近代新式知识分子是“中等社会”最进步的部分。但他们的思想、观念并不是从中国社会里直接孕育出来的,而是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因此,他们与他们所代表的社会之间有着某种程度的脱节。在中国这样特殊的社会环境下,脱节是正常的,但它又必然影响到改造中国社会现实、建立近代生活的实效。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45(澧县一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1859年两广总督和粤海关监督邀请洋人来广州“帮办税务”,咸丰十年,推行外籍税务司制

11、度的新关正式成立。海关总税务司以增加上缴税款数额,博取清政府信赖。参照西方管理体制,陆续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法规和办事细则,同时,改善计征关税程序,长期执行“协定税则”,实征的进出口货物税额,都在值百抽五以下,减轻了外商税负。但因革除地方陋规什费,计征漏洞较少,其上缴中央的税收总额,反较前有所增加。受清政府委托,海关还负责建设灯塔、设置航标、管理港口;资助外交使臣出访,促进中国参与博览会和世界会议组织;收集气象资料,用于天气预报;督办同文馆,培养外交人员;插手中国的内外债和外交事务。 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英国剑桥大学方德万(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中国海关制度

12、改革的背景及内容。(7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世纪中期中国海关制度改革。(8分)46.(常德市一中)【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二战时期,中国在积极寻求与英美进行远东军事合作的同时,也提出了收回香港的问题。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重庆国民政府新任驻英大使顾维钧,就曾奉蒋介石之命向英国政府说明香港是中国政府渴望尽快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到来,中国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呼声也日益高涨。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宣布对日作战的目的是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明确规

13、定日本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人们在欢呼开罗宣言的同时,也殷切期待着香港能回到祖国怀抱。重庆国民政府虽然出于稳定自身统治的目的,希望收回香港主权,但为取得英美对其灭共这一中心目标的支持,不愿在香港问题上与英美闹翻最终不得不屈从美国压力,对英国妥协致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收复香港的极好机会。摘自袁成亮抗战胜利前后重庆国民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交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中国为收复香港所做的努力。(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罗宣言的签署对香港问题产生的影响。(6分)47. (澧县一中)(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李杲(11801

14、251),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杲自幼天赋聪颖,沉稳安静,喜爱读书。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辈们也都是崇文好读之人,与当时的名流雅士有密切的交往。他家是当地的豪门望族,富有钱财,李杲虽生在富贵人家但生活严谨,行为敦厚,令人敬重。李杲二十岁时,母亲王氏患病卧床不起,后因众医杂治而死,李杲痛悔自己不懂医而痛失生母,于是立志学医。当时易水的张元素是燕赵一带的名医,李杲求医心切,不惜离乡四百余里,捐千金拜其为师。凭着他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经过数年的刻苦学习,李杲“尽得其学,益加阐发”,名声超出老师,成为一代医家大宗。病人来看病,他总是先诊脉,辨明脉象,而后进行诊断,告诉病人他们患得是什么症,然后从医经里引出经文,加以分析对照,证明自己的诊断与医经的论述完全一致,直到把病人说得心服口服了,才拿起笔处方。经过多年临证,李杲的医技日益精湛,各科疾病均能诊治,当时的人都把他当作神医来看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