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4640306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海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谈海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谈海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谈海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谈海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海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海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公开DOC·毕业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海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文化教育事业进程、国民消费水平等均密切相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创立,面对着工业化完成后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不少西方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将产业发展的重点从传统的制造业转向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已被公认为是引领新经济发展、提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海宁,历来被赋予人文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的美名,以“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三大文化享誉海内外。如何合理利用海宁丰富的文化资源,做好“海宁制造”到“海宁创造”的转型文章,做好传统产

2、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文章,做好文化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文章,已经成为摆在海宁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性转折。结合海宁实际,对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了一些粗浅思考,现抛砖引玉,以期深度探讨。一、充分了解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时代背景所谓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它有三个特征:一是具有高知识性特征,二是具有高附加值特征。三是具有强融合性特征。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分为产业设计、信息软件、建筑景观、文化传媒、咨询策划、创意农业6个大类,

3、11个行业,涉及38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一)海外发展。在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经从一种理念转化成为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在全世界每天创造出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而美国则达到14%,英国达到12%。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创意服务、创意营销和创意产业模式,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构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的发展浪潮,各国的创意产业以其各自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领域和方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未来发展和竞争市场的制胜法宝,展现出创意产业全球蓬勃发展的热烈景象。从国际上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他们都有自

4、己的发展特色。 (二)国内趋势。我国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浪潮起源于1995年,自此,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依据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升温。香港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创意产业为香港经济带来超过460亿港元的收益,占本地生产总值的318%。2002年有17万人在逾3万间机构中工作。1996至2002年期间,虽然整体经济衰退,但是创意产业机构数目和就业人数都有实质上升,年均增长率仍达到611%,成为香港经济一个重要的生长点。内地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创意产业的发展也较快,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创意产业链。比如北京的大山子艺

5、术区,上海的泰康路艺术街、多伦多文化名人街、福州路文化街、绍兴路文化出版街,深圳的大芬油画村等,已受到世人关注。但总体来说,我国创意产业尚处于相当稚嫩的萌芽期。 二、深刻认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已把文化创意产业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浙江省委提出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任务,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要求,明确在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和文化大省的进程中,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战略地位日益凸显:1.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作为物质资源小市,我市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客观条件决定不能一直维持低端产业和高能耗产

6、业为主的增长方式,而必须转为以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向。而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可以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2.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打造先进制造业的需要。创意产业与我市皮革、家纺、经编、太阳能、灯彩等传统制造业结合,能够将技术、商业和文化融为一体,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制造业产品的文化和技术含量,进而推动我市传统制造业向高增值的先进制造业升级,拓展制造业的发展空间。3.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加快发展创意产业,有助于将个人的创新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时尚化有机结合,在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中提升创新层次,成为自主创新的切入点和制高点,增强我

7、市自主创新能力及发展后劲。4.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吸引创意产业高端人才的需要。加大发展创意产业力度,有利于加强对优秀人才与优质项目的吸引力,占领文化产业人才高地,形成我市人才、项目、平台之间资源的良性循环,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项目支撑和环境支撑。5.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潮乡城市形象和品位的需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推动我市城市功能再造,传承潮乡传统特色文化,创造新的城市文化氛围,充分将我市历史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融合城市古典美与现代感,使城市更具时代特征和文化魅力。当前,我市正在注重壮大工业实力和提升特色产业,大力推进“环杭州湾现代工贸强市、长三角文化旅

8、游名市、杭嘉湖宜居创业新市”建设。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我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三、海宁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产业现状近年来,我市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涌现出海宁鸿翔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浙江世纪风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海宁轮滑运动中心等为龙头的文化企业,海宁市硖石灯彩有限责任公司、文化娱乐企业、印刷复制和出版物经营企业等传统文化产业门类在省、嘉兴市已具有一定竞争优势,海宁广播电视台、海宁日报等新闻传媒产业近年来也得到了稳定的增长。我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

9、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且还让市民享受到高水平的大型文艺演出、国际水平的大型体育竞赛活动等,进一步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文化产业总量不断扩大。特别是以文化娱乐业、体育赛事业、印刷复制业、出版物经营业、文化中介服务业、艺术品经营业等为重点的文化服务行业初具规模。截止2008年底,海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约15000人,经营单位已达660家,文化产业总产值约9.8亿元。传统文化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截止2008年底,海宁市拥有各类歌舞娱乐经营单位47家,综合性娱乐场所2家,电子游戏经营单位6家,网吧67家;印刷复制经营单位370家(其中:出版物印刷2家,包装装潢印刷220家,其他印刷品印

10、刷37家,专项制版11家,专项装订2家,打字复印98家;据统计,全市印刷复制企业注册资金约8.7亿元、资产总额约40亿元、工业总产值约36亿元、销售收入约35亿元、利润约1.5亿元;(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印刷复制企业34家,工业总产值约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图书出版物经营单位77家,资产总额约7000万元,销售额约5700万元,利润总额约600万元,销售图书、报刊约825万册,音像制品经营单位72家,电影放映5家,演出经营单位14家。文化中介服务业引领作用突出。海宁市的文化中介服务业经过近年来的培育、扶持和发展,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些文化中介公司与国内知名演出公司、演出经纪人互相依存

11、,已经积累了成功举办大型商业文化活动的经验。如,浙江世纪风采文化传播公司、浙江鸿翔演艺传播有限公司等文化中介公司打破地域限制,经营业务已拓展到北京、杭州等省内外大中城市。其完全产业化的商业演出模式运作十分成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有效发挥了中介服务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文化产业呈现多元化投资态势。近年来,海宁市逐步成长起来的一些民营文化企业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有力地推动了海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利用民营资本投资建造的私人博物馆“谢氏艺术收藏馆”,共计投入5000万元,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的,其中7800平方米用于展览,每年投入管理维护经费200余万元,已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

12、景区,成为浙北地区首家私人博物馆。投资6500万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海宁市轮滑馆于2007年7月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当今亚洲最好的轮滑运动中心,也是我国国家轮滑运动训练基地,当年10月成功地举办了第13届亚洲轮滑锦标赛,2009年9月又成功地举办了国际轮滑锦标赛,有41个国家和地区400余名运动员参加这次国际性体育盛会,2010年8月举办了国际轮滑节。同时,以民间投入为主体的艺术品生产经营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逐步形成以硖石灯彩、海宁皮贴画、皮影戏、书画、布艺画、剪纸为主导的现代艺术品经营业,有力激活了我市艺术品的拍卖、销售市场,培育了买方市场,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欣赏审美水准。文化产业

13、显现向高端文化创意产业转变趋势。近年来,我市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断增强海宁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一是传统文化节会显示勃勃生机,文化交流活动呈现常态化。海宁已连续17年举办国际钱江(海宁)观潮节和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连续10年举办海宁中国家用纺织品博览会,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海宁“中国家纺文化艺术创意基地”和“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设计师培训基地”两块国字招牌。连续举办王国维戏曲论文研讨会、金庸学术研讨会、徐志摩诗歌节等国际性和全国性大型文化交流研讨活动。二是乡镇民俗文化节庆推陈出新,非遗文化保护

14、体现原生态。近年,举办了尖山杨梅节、袁花梨花节、长安运河文化节、斜桥端午民俗文化节等富有产业特点、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充分利用我市硖石灯彩、皮影戏、何文秀传说、五梅花、斜桥榨菜制作技艺、钱江观潮、元帅庙会、云龙蚕桑生产习俗、摊簧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做好旅游文化嫁接,为海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三是影视拍摄助推文化旅游发展,乡村民俗旅游呈现产业化。如著名导演张纪中来海宁盐官为其新剧鹿鼎记取景拍摄;中国第一部反映皮影艺人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电影皮影王已投拍,并于2008年6月在海宁首映;目前正筹划投资创作反映海宁皮革产业发展史的30集电视连续剧皮城(暂定名)。我

15、市的乡村民俗旅游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农家乐”。如和田龙农庄、美林湾生态园、尖山农家乐、丁桥大缺口农庄、双喜渔家休闲农庄等“农家乐”休闲旅游文化的大量出现,进一步增加了农村地方经济收入,有效带动了周边产业的效益提升。四是文化策划产业初露端倪,摄影行业突显时代性。近几年,婚庆策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提供婚庆现场布置、服饰设计、礼品设计、影像记录等“一条龙”服务,提升婚庆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品位,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网销产品摄影也日渐火爆。各大影楼纷纷推出产品拍摄业务,民间拍摄团队跟风组团,提供网模、拍摄场地、产品摄影、后期制作等常规业务,实现了电子商务周边产业的初步开发。(二

16、)存在问题虽然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市现在还不是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不是以文化创意产业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在文化创意产业诸多门类中,我市只在产业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创意农业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尝试和经验,其他行业仍缺少实施的经验,有些方面甚至还很少或者还没有涉及。总体上说,我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还有诸多问题须探讨与解决: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政策环境不够完善。缺乏一整套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如引导机制、激励机制、保护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缺乏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实施规划及相应的扶持政策、统计口径,同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职能部门牵头管理。融资环境不够理想。创意企业的价值评估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的门槛比较高,而风险投资机构和民间资本由于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足够的了解,往往不愿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