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冶金行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633429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679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冶金行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79页
2020(冶金行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79页
2020(冶金行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79页
2020(冶金行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79页
2020(冶金行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冶金行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冶金行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6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冶金行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汇编2006年5月9日目 录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宁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1月12日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前 言本世

2、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编制和实施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福建把握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本纲要的编制,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省委七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依据,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今后五年福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

3、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年度计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努力保证“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第一章 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时期新世纪的头五年,是福建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随着“十五”计划的胜利完成,福建进入“十一五”新的发展时期,这是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明确了海峡西岸的概念和福建的定位,充分体现党中央对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4、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成果的充分肯定,体现党中央对福建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视,是对福建发展的极大关心、支持和期望。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海峡西岸经济综合体。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有利于形成服务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有利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新时期福建发展的前进方向,极大地鼓舞全省人民的信心和斗志,指导我们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拓展新作为,实现新跨越

5、。一、“十五”发展成就“十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突出发展,突出统筹,突出创新,突出为民,突出尽责,促进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任务。1、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十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6%,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648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8343元,折美元超过2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6.3%,达786.8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431.8亿元;全社会固定

6、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5%,累计完成投资8122亿元,2005年投资率比2000年提高了7个多百分点。2、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新成效。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工业化步伐加快,服务业平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7.0:43.3:39.7调整为2005年的12.7:48.6:38.7,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提高5.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城镇化率达47%,比2000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3、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相继建成福宁、漳诏、三福、漳龙、邵三等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865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1210公里,提前一年于2004年实现

7、各设区市通高速公路目标,开工建设龙长、浦南、泉三高速公路和长乐机场高速一期;建成赣龙铁路,开辟第四条铁路出省通道,新增铁路159公里,铁路正线里程达1630公里,开工建设温福、福厦铁路;港口吞吐能力超亿吨,新增3500万吨;电源电网建设得到加强,电力装机总量达1758万千瓦,新增发电能力714万千 瓦,新增500千伏线路700公里。4、对外开放得到新拓展。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我省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不断拓展,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6%,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45亿美元,大型外资项目明显增加,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高;闽台合作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扩大到全省;闽港澳经贸

8、关系更加紧密,闽港八大合作平台建设和闽澳四项合作全面推进。5、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科技研究开发和项目成果产业化取得新进展,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位居全国第10位,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位居全国第9位,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8位。教育事业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实现新跨越,调整组建普通高校47所,高考录取率达70.9%,比2000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共121个;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改造危房180万平方米;启动实施高校政府助学金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两免一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得到加

9、强,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等其他社会事业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保持安定稳定。6、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果。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五江两溪”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行业环境整治得到加强,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改革,建成投产一批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重大工程项目,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从全国的第18位、第6位上升到第10位和第4位,森林覆盖率达62.9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位居全国前列。7、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制环境进一

10、步改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和除烟叶外的所有农业特产税,建立订单售粮直补、良种补贴、最低收购价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机制。林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取得新突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宏观调节体系逐步健全。8、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300元和4440元,年均实际增长9.7%和5.1%;消费需求升级换代,旅游、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保持旺盛,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1%,价

11、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镇、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1.0%、46.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基本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协同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专栏一:“十五”计划目标预计完成情况指 标“十五”计划目标2005年完成情况地区生产总值(亿元)60306487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10.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1686018343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与GDP增长相适应1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3035.8三次产业结构12:46:4212.7:48.6:38.7三产就业结构39:24:3738.3:31.4:30.3城镇化

12、率(%)4847高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81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60以上6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3以上19人口自然增长率()9以内5.98总人口(万人)36003535森林覆盖率(%)60以上62.9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实际)9.7(实际)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实际)5.1(实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平方米)2932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20.6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可比口径)年均4049“十五”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是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抢抓机遇、团结奋

13、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我省新一轮发展实践中,省委、省政府根据新的形势,立足新的实践,不断探索福建新一轮发展的思路,形成“四个推进”的指导思想、“四个基本”的目标任务和“四个关键”的工作要求,推出实施八项重要举措,全面构建九大支撑体系,全省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这些都为“十一五”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专栏二:福建新一轮发展战略思路“四个推进”:推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四个基本”:基本构想: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基本思路:“四个三”、“四个二”、“八项举措”、“

14、九大支撑体系”、“一项根本建设”。“四个三”:构建对外开放、对内联接、山海协作的三条战略通道;按三个层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三个阶段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争取比全国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四个二”:实施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实行城市社区建设和农村乡镇工作两个纲要;夯实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个基础;建立选人用人和反腐倡廉两个机制。“八项举措”: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中心城市、提升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海洋开发、促进文化振兴。“九大支撑体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社会事业、对外开放、区域协作、生态环境、防灾减灾、促进和谐。“

15、一项根本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基本态势: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基本格局: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四个关键”:关键在“活”、关键在“和”、关键在“实”、关键在人。二、“十一五”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我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从2000美元向3000美元跃升。发展经验表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0-3000美元的阶段,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新的环境和形势给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省的基础条件,“十一五”我省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1、面临的机遇。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产业转移加快的趋势更加明显,有利于我省利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国内社会政治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