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旅游行业)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总报告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600747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151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旅游行业)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总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2020(旅游行业)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总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2020(旅游行业)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总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2020(旅游行业)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总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2020(旅游行业)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总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旅游行业)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总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旅游行业)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总报告(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行业)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总报告前 言 二00三年三月,接受遂昌县风景旅游局的委托,远见旅游研究有限公司承担了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的任务。其时,旅游资源普查所参照的技术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为刚刚经过调整和修改的征求意见稿,浙江省地区也仅有杭州市先期进行了试点,因此这次工作所依托的技术体系还有待成熟,可供借鉴的经验也比较缺乏。但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是持续进行的,+的民间旅游研究机构,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接受这次工作一方面需要为遂昌县今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及相应的行业管理规则及政策法规的制定等方面提供了一份切合实际便于

2、利用的技术性成果,另一方面也希望籍此机会在旅游资源研究方法和途径上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普查工作进行期间,遂昌县委、县政府、风景旅游局及各相关部门、各乡镇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组织周密合理,并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课题组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第一章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概况一、组织领导与课题组分工2003年4月份,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在全县展开,由于普查工作涉及面广、标准高、技术要求严、时间紧、普查工作量大,需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一项多层次、多环节的系统工程。遂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工作动员、工作协调和工作指导,部署有关工作,并成立了以遂昌县

3、风景旅游局毛水根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著名旅游规划专家袁健为组长的专家小组,县各分管部门、各乡镇也抽调相应的专业人员配合此次旅游资源普查工作。远见旅游研究有限公司承担了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组建了一支由17人组成的高素质的普查队伍,专业涉及到旅游、地理、历史、建筑、园林、经济、计算机、岩土工程、环境等诸多门类,并根据遂昌县地理和行政区划分为三个小组:第一小组普查路线为濂竹乡、云锋镇、新路湾镇、北界镇、应村乡、高坪乡;第二小组普查路线为三仁畲族乡、石练镇、金竹镇、湖山乡、大柘镇;第三小组普查路线为妙高镇、王村口镇、黄沙腰镇、西畈乡、蔡源乡、焦滩乡、垵口乡、柘岱口乡、龙洋乡。调查组成员熟悉旅游

4、和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本地情况。 二、普查工作的基本技术依据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采用的技术依据是由国家旅游局提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注: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的发布时间是2003年2月23日,正式实施时间是2003年5月1日,遂昌县资源普查4月份进行,故当时参照的标准为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送审稿,内容有出入,后又按照GB/T 189722003标准进行调整。编者),其基本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旅游资源普查和评价的基本单位是各种旅游资源单体,即可作为独

5、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目的是保证旅游资源普查结果的客观性、可比性和可度量性,提高普查成果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 第二、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旅游资源被划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第三、对旅游资源单体评价依据“共有因子评价方法”,即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由调查组依据该标准中制定的“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打分评价。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旅游

6、资源分为五个等级,从高级到低级依次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分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分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分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分44分)。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29分)。其中,五级旅游资源又被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又被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三、普查的技术方法与工作程序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分五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普查培训。各乡镇按要求准备已有文字、图件、录象、光盘资料;普查组准备设备、用品。同时,邀请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程玉申

7、教授进行普查组全员培训,对照国家标准(当时为送审稿)、结合其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的经验与教训,详细分析普查重点、普查方法、普查经验。通过这次理论培训和在妙高镇三处不同类型的资源单体进行实践操作,普查人员熟悉和掌握了国家标准提出的普查方法和手段。第二阶段为室内准备。普查组将遂昌县风景旅游局及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网上查到的资料按行政单位和资源类型进行归类整理,清理出原有的资源单体,并对可能消失和新产生的资源单体进行了分析预测,并编制成图表,做到对每一个调查区域的资源单体数量、位置、类型、规模、体量、价值心中有数。第三阶段是实地调查。按照行政区划分成3个小组进行。出发前,针对整理出来的单体线索和可能出

8、现的问题,全员再次进行培训和试点操作。每一个调查区域坚持开好座谈会,调查人员做到对每一个资源单体亲身感受、亲手测量数据、亲自拍摄照片。归类和定性不确切的资源单体,通过小组讨论决定。各调查组每天晚上必须整理完当天的资料,做到资料不过夜,图片、音像整理不超过24小时。组长交叉检查,互相监督;对品级和开发利用价值最高的资源单体,通过大组集体讨论决定,以保证采集的基础资料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第四阶段为资料整编。完成实地调查基本资料和数据以及环境背景、保护开发条件的实地调查后,调查组对资源单体进行了全面分析整理,对资料不完整或定级有疑问的单体再进行补点调查;各组长对所采集的资料与数据进行实地验证。最后编

9、制成科学、规范的总报告。四、普查工作成果及其特点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的主要成果包括:遂昌县旅游资源普查总报告,遂昌县旅游资源单体图集,遂昌县旅游资源分布图,遂昌县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旅游资源集合区调查表、遂昌县旅游资源单体图片集(光盘)。这些成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摸清了遂昌县旅游资源的家底。通过科学、规范的调查,掌握了遂昌县20个乡镇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八个主类旅游资源的位置、规模、特征、价值、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为遂昌县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和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基础资料。2、 通过调查,发现了一批具有旅游开

10、发价值的资源单体,为进一步的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地和旅游项目建设、旅游资源保育、招商引资、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尤其是为旅游产品整合与更新,把遂昌融入长江三角洲、建设有特色的旅游度假地奠定了坚实基础。3、 通过调查,发现了新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单体,补充和完善了遂昌县旅游资源的数量和类型结构,从而为进一步丰富遂昌县旅游产品体系提供了更多的载体。五、普查课题组的工作体会与思考1、前期充分的资料和信息收集课题组进入实地考察工作之前,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对本地区旅游资源状况进行初步的掌握和认识,如资源地域分布的疏密、主次,重点资源单体的性状特征等,这样进入现场后不至于面对一个

11、太过陌生的对象。也利于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资料来源一般为:各种规划与专题报告,旅游区与旅游点介绍,地方志书,乡土教材(民间人士自编),专题地图、照片影像资料等,包括到达乡镇后通过座谈会记录下来的口头传述资料。2、合理划分调查小区和制定普查线路通过前期资料的学习,来进行调查小区的调整和普查线路的确定,而后将全部普查人员进行编组,分头进行野外作业,事前选定某几个资源分布点进行联合调查,以统一技术标准。一般说来,在县城范围内根据现有的行政区进行划分是可行的,但必须针对乡镇交界处、道路条件受到限制较大的地区进行必要的调整。这种安排同时还必须考虑整个工作量和时间的统筹确保工作效率。3、充分的

12、设备配置普查工作的设备配置为:手持式GPS、数码相机、手提电脑、大比例尺(110000)地形图、皮尺等,作业期间必须保证电子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之中。同时积极利用身边相关设备,如乘车前往某地点时,可利用汽车码表记录里程以达到明确景区进入条件等。4、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野外作业当中,每个调查小组由课题组人员与旅游局及地方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课题组人员最少为3人,由一名小组长负责,组内测量记录,摄影工作各有专人负责,并注意相关协作。调查小组组成时,有当地相关部门如林业、水利、交通等人员共同参与,他们往往从各自专业角度对本地资源状况了解较充分,对课题组可有较大帮助。同时应邀请资源所在地的村民作

13、为向导,尽可能避免因路径原因造成的遗漏。5、客观的定位、定量、定影每一个旅游资源单体的定位、定量、定影工作都主要是在现场完成的,现场工作时一定要做到客观准确;定位环节GPS应该和地形图结合使用,准确标记单体位置;定量时要充分使用手中设备所得数据尽量符合实际;定影过程中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单体的状态,突出重点部位的特征,同时应与文字描述记录互相对应。6、坚持每日完成当天工作量的制度普查工作每日野外工作时间长、路途远,收集信息量大,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一是搁置就容易造成积压并产生一定程度的混淆,最终影响成果质量,因此必须坚持当日完成单体资料的制作。7、工作组间的作业配合各工作组间应保持每天的信息互递,

14、及时就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调整,尤其是针对同一类别单体的识别和定级进行权衡,另一方面,个别资源点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或者自身特点较为突出时,有必要组织不同工作组进行联合调查。8、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相结合许多旅游资源单体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和时令性,如特殊天象,季节气候、节庆活动等,只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或时间段出现,但实地调查的时间安排不可能兼顾这类情况的发生,这时需要采取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相结合的办法,普查期间会出现的则一定要赴实地进行调查,不可能出现的则需要利用相关的资料照片、影象记录、现场访谈等完善调查成果。9、普查工作的时效性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使各地对所属区域内的资源赋存现状建立一份较为全面档案,并

15、在国标的控制下对资源品质进行了评定,然而目前各地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都在逐渐加大,旅游资源品质都处在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各地之间都存在资源基础类似,但因开发方式不同带来最终资源评定结果的差异。同时,各地对自身旅游资源的发掘工作也必然导致旅游资源数量的变化,这就要求旅游主管部门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设定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进行周期,以适应各地旅游资源条件变化的趋势。10、进一步规范操作方法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的要求在资源级别认定环节中,采取了五项评价因子及附加值的赋分方法,其中又对每对评价因子的分值划分为四个档次,但在操作过程中,因为对国标执行者的主体不同。往往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中,各自的主观倾向对资源级别的认定直接造成了影响,可能导致地区间的不平衡,在今后国标的进一步修订工作中,应考虑进一步提高国标在实地应用中的可操作性。11、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延伸通过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可以对地区范围内现有资源的赋存现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掌握,但对于旅游资源本身的调查,必须尽快的转入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评价中去,只有这样,资源普查的成果才真正可能为今后的开发和保护、旅游规划的编制及相应行业管理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第二章 调查区旅游环境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北纬28132849、东经1184111930之间。东靠武义、松阳,南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