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建筑施工工艺标准)挂篮悬浇箱梁施工方法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593732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7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建筑施工工艺标准)挂篮悬浇箱梁施工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0(建筑施工工艺标准)挂篮悬浇箱梁施工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0(建筑施工工艺标准)挂篮悬浇箱梁施工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0(建筑施工工艺标准)挂篮悬浇箱梁施工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0(建筑施工工艺标准)挂篮悬浇箱梁施工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建筑施工工艺标准)挂篮悬浇箱梁施工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建筑施工工艺标准)挂篮悬浇箱梁施工方法(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施工工艺标准)挂篮悬浇箱梁施工方法挂篮悬浇箱梁施工方法3.4.4.7.挂篮悬浇箱梁施工方法3.4.4.7.1.挂篮悬浇箱梁施工工艺流程挂篮悬灌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4.4.7-1“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工艺流程图”。3.4.4.7.2.墩梁临时固结措施悬浇箱梁在体系转换之前,必须设置临时支座,可以通过设置临时支墩和锚固钢筋的方式来实现。临时支墩设有厚1520厘米内设电阻丝的硫磺砂浆夹层,通过电阻丝内通电融化硫磺砂浆即可解除临时支墩。在临时支墩顶底设塑料薄膜隔离层,锚固钢筋将墩梁固结在一起。图3.4.4.7-1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工艺流程图3.4.4.7.3.墩顶现浇段(0#段)施工0#段施工支撑

2、系统采用支架法或托架法施工,当主墩较矮,基础处理简单时,可采用支架法施工,当主墩较高,基础处理工程量大时,可采用托架法施工。3.4.4.7.3.1. 0#段支架法施工支架施工工艺流程见“0#段支架施工工艺流程框图3.4.4.7-2”。图3.4.4.7-2 0#段支架施工工艺流程框图支架基础0#段支架不能直接支承于地基上。一般情况将支架下端支承于承台范围内,支架上端扩展至0#段施工所需尺寸。承台尺寸较小,搭设支架确有困难,支架需支承在承台以外时,应采用基底换填或桩基础,桩径及桩长根据计算确定,确保支架不产生不均匀沉降。同时做好地基的排水,防止雨水或混凝土浇注和养生过程中滴水对地基的影响。支架设计

3、支架设计进行支架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地基允许承载力的验算、地基沉降的验算,各项验算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后按设计图进行支架搭设。支架搭设连续箱梁0#段支架采用钢支架拼装而成,不足2m高度采用短钢管调整。翼板及箱室内支架采用门式脚手支架,间距可按1.2m1.2m布置,同时与箱梁支撑连接以保证稳定性。0#段支架结构见“0#段支架施工方案示意图3.4.4.7-3”。支架预压在搭设底模时,按估算预留变形量支好后,按设计或规定要求进行加载预压。压重重量应该为设计重量的1.2倍以上。采用砂袋或钢锭作加载物,使加载的荷载强度与梁的荷载强度分布一致。图3.4.4.7-3 0号块托架模板设计示意图当试压沉降稳定后,记录

4、各测点的最终沉降值,从而推算出底模各测点的标高,然后卸载。卸完载后,精确测出底模各测点的标高,此标高减去加载终了时的标高,即为支架支撑的回弹值,余下的沉降值为支架系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值。根据计算结果,对底模标高进行调整,使预留变形量更加准确,同时也是对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检验。3.4.4.7.3.2.托架法施工托架采用2根25的槽钢加工成三角桁架,墩身每侧设6片,通过预埋钢板同墩身连为一体。托架各节点均采用焊接联接,以减少托架的非弹性变形。上铺设型钢立柱和方木纵梁托架搭设完毕后采用吊挂水箱法进行等载预压,0号块托架设计见“0号块托架模板设计示意图3.4.4.7-4”。3.4.4.7.3

5、.3.模板梁底模板:两端悬臂部分采用大块钢模板(挂篮底模),两悬臂端梁底纵坡的调整,利用调模装置调整坡度,从而使底模达到坡度要求。图3.4.4.7-4 0号块托架模板设计示意图外侧模:采用大块钢模板,在梁变宽部分利用调模装置调整立模宽度,当内外侧模板拼装后用18对拉螺杆对拉,拉杆间距按水平0.5米,竖向1.0米布置。顶板底模与外侧模连接处镶橡胶条塞紧,以防漏浆。隔墙模板及腹板内模板:均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现场拼装,内模板的紧固主要用对拉螺杆,并用脚手架连接。倒角模板采用木模。进人洞模板及支架:隔墙人洞采用木模板、木支架,顶板临时人洞模板采用钢板焊接,支撑用12钢筋与梁顶板钢筋网片焊接。端模:端模

6、用自行加工的钢模板,与内外模及其骨架连接牢固,中间留进人洞方便捣固人员出入,待混凝土浇注到位后再行补加。3.4.4.7.3.4.顶板和腹板预留施工窗口因模板安装后,0号段中部形成全封闭状态,人员和混凝土无法进入,使施工不能很好进行。为解决该问题,在顶板和腹板无预应力筋的部位开设施工通道,人员和混凝土借此通道进出,待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该通道时,按要求连接钢筋和封堵模板。为解决开窗口时木板、锯末进入底板后不易清除,窗口位置提前确定并在安装模板前预先开好。3.4.4.7.3.5.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安装及张拉,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安装及张拉,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见后面章节。3.4.4.7.4.

7、悬灌梁段施工3.4.4.7.4.1.施工工艺流程悬灌段施工工艺见“3.4.4.7-5悬灌梁段施工工艺流程图”。图3.4.4.7-5 悬灌梁段施工工艺流程图3.4.4.7.4.2.施工挂篮挂篮结构 施工挂篮采用轻型菱形挂篮,主要由主桁架、行走及锚固系统、吊带系统、底平台系统、模板系统五大部分组成。该挂篮承载能力和刚度大,机械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挂篮结构见“3.4.4.7-6挂篮结构示意图”。挂篮拼装挂篮结构构件运达施工现场后,利用吊车吊至已浇梁段顶面,在已浇好的0#梁段顶面拼装,拼装完毕后,对挂篮施加梁段荷载进行预压,充分消除挂篮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悬灌施工过程中,将挂篮的弹性变形量

8、纳入梁段施工预拱度计算。挂篮结构拼装的主要流程见“3.4.4.7-7挂篮拼装流程图”。图3.4.4.7-6 挂篮结构示意图图3.4.4.7-7 挂篮拼装流程图挂篮静载试验挂篮拼装完毕后,进行荷载试验以测定挂篮的实际承载能力和梁段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荷载试验时,加载按施工中挂篮受力最不利的梁段荷载进行等效加载,测定各级模与外侧模连接处镶橡胶条塞紧,以防漏浆。隔墙模板及腹板内模板:均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现场拼装,内模板的紧固主要用荷载作用下挂篮产生的挠度和最大荷载作用下挂篮控制杆件的内力。根据各级荷载作用下挂篮产生的挠度绘出挂篮的荷载挠度曲线,为悬臂施工的线性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最大荷载作用下

9、挂篮控制杆件的内力,可以计算挂篮的实际承载能力,了解挂篮使用中的实际安全系数,确保安全可靠。加载方法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可采取堆积砂包模拟加载或是采取通过千斤顶和锚固于承台内的锚碇对拉反压加载。挂篮的移动在每一梁段混凝土浇注及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将挂篮沿行走轨道移至下一梁段位置进行施工,直到悬灌梁段施工完毕。挂篮拆除箱梁悬灌梁段施工完毕后,进行挂篮结构拆除。拆除顺序为:内模系统侧模系统底模系统主桁架,吊带系统及行走锚固系统在其过程中交叉操作。内模系统采取拆零取出,侧模、底模系统采用卷扬机整体吊放,主桁架采取先退至墩位附近再利用吊机进行拆零。挂篮拼、拆装注意事项1)挂篮拼装、拆除应保持两端基本对称同

10、时进行。2)挂篮拼装应按照各自的顺序逐部操作,作业前对吊装机械及机具进行安全检查,在操作过程中地上、空中应有专人进行指挥及指导。3)挂篮的拼装、拆除是高空作业,每道工序务必经过认真的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3.4.4.7.4.3.悬臂灌注施工连续箱梁块悬浇从1#块开始,每段悬浇的长度均按设计要求进行,每块采用一次浇筑完成。在悬臂挂篮施工前建立连续梁线型控制点,桥梁中线控制点。箱梁块模板应与前段梁段紧密结合,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接缝处理,严防接缝处错台和漏浆。挂篮底模后下横梁刚度要大,采用强度高的后短吊带收紧,以防底板接缝处错台和漏浆。内、外侧模在后一块搭接处事先预埋好“H” 型螺母或拉杆孔

11、,在浇注下一阶段混凝土前利用此螺母或孔收紧模板。每节梁段混凝土在初凝前一次浇筑完成,浇筑混凝土时,从悬臂端部开始向根部顺序浇筑,在根部与前段混凝土连接,在浇筑过程中随时调整由于梁段自重在挂篮上产生的挠度避免产生裂缝。悬臂浇筑的要点是,在混凝土浇筑时力求两端平衡。为有效控制箱梁两端的混凝土浇筑重量偏差,严格两端的混凝土浇筑的盘数,一盘一盘控制,两端交叉泵送,做到两端混凝土等量对称进行,浇筑速度一致,使悬臂端砼数量误差不超过设计要求。悬臂浇筑过程中,应作好箱梁块悬浇的监测、监控工作。在每个块件的前端顶、底板应设置几处观测点,测出每个阶段的高程变化情况,以控制箱梁块的抬高量和箱梁悬浇过程中的线型。挂

12、篮前移:在前一梁段施工完毕后,解除放松各吊点,使模板脱离梁体,解除梁上后锚点,进行锚固转换,行走小车托力转换在滑道上,通过手拉葫芦拖拉主桁,整个挂篮前移动至下一梁段位置。挂篮调整及锚固:挂篮就位后,进行主桁和底篮后锚安装,然后通过测量仪器进行中线、高程测量、定位,通过千斤顶进行标高调整,经过检查确定合格后,最后进行全面锚固。模板就位梁段模板安装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符合相关规范规定。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安装及张拉,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见后面章节。3.4.4.7.5.边跨现浇段施工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法施工,一次整体浇筑。支架采用满堂支架和门架式支架两种方式。地基处理工程量不大,桥墩不高,采用满堂支

13、架法;地基软弱层厚,桥墩较高,采用门架式支架,支架一端支撑在承台上,另一端放在钢管桩基础上。基础采用钢管桩支撑。支架拼装完毕同样要做压重试验,经试压合格后,即进行直线段箱梁混凝土施工。3.4.4.7.5.1.施工工艺流程见3.4.4.7-8图3.4.4.7-8 边跨现浇施工工艺框图3.4.4.7.5.2.施工方法施工方法见“3.4.4.7-9边跨现浇段门架式支架施工示意图”及 “3.4.4.7-10 图3.4.4.7-9 边跨现浇段门架式支架施工示意图边跨现浇段满堂支架法施工示意图”。支架施工1)支架基础支架搭设前,需对支架范围内基础进行处理,采用基底换填或桩基础,桩径及桩长根据计算确定,确保

14、支架不产生不均匀沉降。同时做好地基的排水,防止雨水或混凝土浇注和养生过程中滴水对地基的影响。2)支架设计需进行支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地基允许承载力的验算、地基沉降的验算,各项验算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后进行支架搭设。3)支架搭设后,须设纵、横向斜杆,以确保支架结构稳定。搭设完毕后应经过详细检查,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铺设底模时在底模与分配梁间设置圆钢管作为滑动层,以确保边跨合拢临时束张拉时梁体与支架之间的相对滑动,但在边跨合拢锁定前,采取临时措施限制底模的纵向移动。4)支架预压:见“墩顶现浇段(0#段)支架法施工”中支架预压方法。模板系统模板采用竹胶板加方木的形式,模板加固采用拉筋和钢管支撑方式

15、,施工之前必须进行模板系统的强度及刚度检算。确保模板及其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达到要求。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安装及张拉,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安装及张拉,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见后面章节。3.4.4.7.6.合拢段施工及结构体系的转换连续箱梁合拢施工时先合拢边跨,再合拢中跨。合拢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合拢段两端悬臂标高及轴线允许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3.4.4.7.6.1.合拢段施工工艺流程合拢段施工流程见“3.4.4.7-11合拢段施工工艺框图”。3.4.4.7.6.2.边跨合拢施工边跨模板见“3.4.4.7-10边跨现浇段满堂支架法施工示意图”,边跨合拢施工步骤图见3.4.4.7-12。施工准备1)悬臂梁段浇注完毕,拆除悬臂挂篮;2)清除箱顶、箱内的施工材料、机具,用于合拢段施工的材料、设备放至墩顶;3)在“T构”两悬臂端预备配重水箱;4)近期气温变化规律测量记录。边跨合拢段支架及模板图3.4.4.7-11 合拢段施工工艺框图边跨合拢段与边跨等高度现浇段一样,采用碗扣支架支模施工。悬臂梁段浇注完毕,拆除挂篮,接长边跨等高度现浇段支架托梁,并于悬臂端箱梁底板锚固。外模及底模采用挂篮模板,内模采用组合钢模。设平衡重普通钢筋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