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探究导学课型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知能训练课时达标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83914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探究导学课型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知能训练课时达标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探究导学课型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知能训练课时达标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探究导学课型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知能训练课时达标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探究导学课型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知能训练课时达标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探究导学课型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知能训练课时达标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探究导学课型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知能训练课时达标新人教版选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探究导学课型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知能训练课时达标新人教版选修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知能训练课时达标知能训练课时达标【小题达标练】1.下列结构示意图能体现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的是()【解析】选D。A是集中式,B、C是环式,D是分布式。分布式的可靠性比集中式和环式要高,即分布式能更好地体现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补偿训练】“1+12”是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哪一个()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解析】选D。系统整体性原理是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的分支,并不是整体性原理,故不能选B项。2.下列叙述

2、完全符合生态经济的是()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弃物的生产体系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A.B.C.D.【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生态经济的概念。生态经济的原则是“循环经济”,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系统的生产原料,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先生产,后治理”则不讲究生态效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违背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3.“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既要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又要考虑到树种的多样性。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

3、性原理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解析】选B。“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既要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又要考虑到树种的多样性,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规律方法】如何判断协调与平衡原理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是否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1)所选的植物要适应当地的环境,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这样才能成活。(2)不能缺少天敌,否则会造成其大量繁殖,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3)考虑环境承载力。【补偿训练】同学们在“设计某地人工生态林”时提出以下观点: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树木种类尽量增加树木种类选择树种时注意不同品种生长的高度上述观点提出

4、时遵循的主要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A.协调与平衡原理B.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整体性原理【解析】选C。协调与平衡原理的主要含义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主要含义是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物种多样性原理的主要含义是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整体性原理的主要含义是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题中观点遵循的主要原理是物种多样性原理4.“桑基鱼塘”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综合生态农业体系,它不具备的特点是()A.多层次B.多功能C.少污染D.无病虫害【解析】选D。“桑基鱼塘”是

5、运用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综合生态农业体系,通过优化结构,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防止了环境污染,因而具有多层次、多功能、少污染等特点;但该生态农业系统仍然有病虫害。5.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进行了一定的控制。这种做法体现了()A.实现“循环经济”的原则B.低消耗、多效益的原则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D.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解析】选C。物种多样性原理和协调与平衡原理都是生态工程建设应当遵循的原理。进行牧区草场建设时,既要考虑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又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6.下图说明我国现

6、有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什么生态工程原理()A.整体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解析】选D。从图中不难看出,能源消耗逐年增多,综合污染物排放量也在增加,这是由于对于污染废弃物的利用缺乏设计,同时能量的利用率不高所致。7.下图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多选)()A.食用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C.因食物链延长,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系统的效益【解析】选A、C。通过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有效的延长,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的目的,从

7、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效益。腐生型的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大题提升练】1.在农村,农作物秸秆大多被直接燃烧,还有部分随意堆放,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下图是某科技小组的同学,针对农作物秸秆浪费和闲置情况,设计出的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养鱼、养鸡等产业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系统。请据图分析回答:(1)即使是在冬天,沼气池中温度也能达到25,维持这个温度的热量来自。(2)燃烧沼气为鸡舍增加照明时间,可以增加产蛋量,这属于信息传递。(3)“秸秆的多级利用”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减轻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效应。(4)微生物的运用非常广泛,除用

8、于沼气发酵,真菌中的酵母菌可用于酒精发酵,请写出酵母菌生产果酒的反应式: 。(5)该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6)从图中可看出该生态工程体系的特点是(多选)()A.少消耗B.高消耗C.可持续D.多投资E.多效益(7)农村大量燃烧秸秆和柴草会产生什么问题?至少列举三种现象。 。 。 。【解析】(1)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原理及应用。沼气池中微生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热量,即使是在冬天,沼气池中温度也能达到25。(2)燃烧沼气可以延长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这属于物理信息传递。(3)农业废弃物秸秆通过优化组合,多级利用,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这样降低了二

9、氧化碳的排放量,减轻了温室效应。(4)利用酵母菌生产果酒,即通过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其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5)根据题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农作物,消费者是居民、鸡、猪、鱼。(7)农村大量燃烧秸秆和柴草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主要表现有:农村燃烧秸秆和柴草的热能利用效率低;使秸秆不能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土壤与农作物之间物质循环遭到破坏,以致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不能迅速提高;导致滥伐林木、乱铲草皮,植被受到严重损毁,进而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燃烧秸秆和柴草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大气,降

10、低大气的能见度,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交通安全等;温室效应,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土壤沙漠化。答案:(1)微生物发酵(呼吸)产生的热量(2)物理(3)物质循环再生温室(4)C6H12O62C2H5OH+2CO2+能量(5)农作物居民(人)、鸡、猪、鱼(缺一不可)(6)A、C、E(7)农村燃烧秸秆和柴草的热能利用效率低使秸秆不能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土壤与农作物之间物质循环遭到破坏,以致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不能迅速提高导致滥伐林木、乱铲草皮,植被受到严重损毁,进而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燃烧秸秆和柴草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大气,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影响人们的身

11、体健康和交通安全等温室效应,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土壤沙漠化(写出三种即可)2.依据生态学原理对农村家庭生活用燃料、厨余垃圾和庭院养殖进行整体设计,构建的庭院生态系统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工程设计将猪圈养在温室内的目的是: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为猪提供;温室给猪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2)该生态系统中的都可以作为沼气池中发酵的原料。经过发酵产生的沼渣、沼液可以作为。沼气池中的菌群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3)该生态工程设计的优点是 。【解析】农作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猪呼吸利用,温室温度高,给猪提供了热量维持体温,减少了猪自身的能量消耗。人畜粪便、秸秆、厨余垃圾等可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渣、沼液作为肥(饲)料。沼气池中的菌群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该生态工程减少废弃物产生,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答案:(1)氧气温度(2)人畜粪便、秸秆、厨余垃圾肥(饲)料分解者(3)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产生;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易错提醒】生态工程具体实例所利用的原理辨析(1)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抵抗力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物种多样性原理。(2)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协调与平衡原理。(3)引种考虑适应环境协调与平衡原理。(4)林业生态建设,既要号召农民种树,又要考虑当地农民的生活问题整体性原理。- 4 -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