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必修3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81027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C)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是双向的C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解析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一方面使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2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 L清水及饮1 L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饮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解析抗利尿激素调节人体的水平衡,抗利尿激素降低,尿量增加。据图可知,A、C两项正确。因为饮清水0.5 h后尿量开始大量增加,所以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B项正确。3 h后,尿生成速率趋于稳定,两条曲线将可能重叠,D项错误。3(江苏卷)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

3、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解析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但是只有甲状腺细胞的受体能识别,故该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A错误;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多产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饮水不足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4假设人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环境20 min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下列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Aa1b1,a2b

4、2Ba2a1,b1b1,a2b2 DA、B两项均对解析不论在20还是0的环境中,人体体温都能维持相对恒定,所以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即a1b1,a2b2。20时的产热速率和散热速率都小于0时,即a1a2,b1b2。5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代表相关激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图中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抑制下丘脑的分泌B寒冷环境中血液中激素的量均增加C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D激素能促进激素的分泌,激素能抑制激素的分泌,所以说具有拮抗作用解析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A项错误;寒冷环境中增加,由于皮肤排汗减少,肾脏排尿增多,减少,B项错误;与无拮抗

5、作用。6(2017福建福州十三中期中)下图表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D)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B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解析由图示可知,冷觉、温觉感受器均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如冷觉感受器敏感温度范围在1038之间,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将降低。冷觉感受器最敏感的温度是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最大值的点,即28。当温度接近大鼠体温时,冷觉和温觉感受器的兴奋性均较低,传入神经放电频率也

6、较低,故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7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肾上腺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抑制过程C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解析本题考查血糖的调节过程。由图可知,器官甲是胰腺中的胰岛,器官乙是肝脏。激素a、b分别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和合成肝糖原。 除胰高血糖素外,肾上腺素也能够升高血糖。血糖升高后,反过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8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D)A

7、发热和寒颤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C寒颤和出汗减少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解析人体每时每刻进行产热、散热过程。图示中ab段说明产热大于散热,bc段说明散热增强;剧烈运动导致产热增加,出汗增加引起散热增强,符合曲线变化;A、B、C项均与曲线变化不符。9下图甲表示人体内ADH(一种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乙是正常人一次性饮入1 000 mL清水后排尿率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D)A图中ADH表示抗利尿激素,它的分泌由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引起B甲图中显示ADH合成、分泌量发生变化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C图甲中a、b、c分别表示促进、抑制、促进D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图乙中AB结果由A

8、DH合成、分泌量增加引起解析图甲提供的信息中,ADH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排尿率减小,而图乙中AB排尿率增加,与ADH的分泌量减少有关(分泌量减少,对水的重吸收少,大量的水排出)。10如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X表示产生信息分子Z的细胞,Y是Z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B)AX是传入神经元,Y是肌细胞,Z使Y发生膜电位的变化BX是下丘脑细胞,Y是垂体细胞,Z促进Y分泌促激素CX是胰岛A细胞,Y是肌细胞,Z促进Y中储能物质水解DX是甲状腺细胞,Y是垂体细胞,Z促进Y分泌作用X的激素解析传入神经元通过反射弧与肌细胞联系,不是通过血管,A错误;下丘脑细胞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

9、用于垂体细胞,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B正确;肌细胞内是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C错误;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细胞的分泌,D错误。11下图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d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A激素c能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的分泌均会增加C大量饮水后d的分泌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D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解析在水盐平衡调节中,a为抗利尿激素;在体温调节中,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d为抗利尿激素。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会减少,使尿量增加,从而加

10、快多余水分的排出。12(2017苏州中学)当健康人处于炎热、缺水的环境中时,会发生(B)A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 B皮肤汗腺的分泌增强C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 D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解析当健康人处于炎热、缺水的环境中时,由于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A、C错误;皮肤汗腺的分泌增强,以增加散热,B正确;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D错误。二、非选择题13下图是下丘脑调节高等动物生命活动多项功能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刺激家兔的下丘脑,家兔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_尿量减少、寻找水喝_。(2)激素甲与激素乙在生理作用上

11、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_相互拮抗_。(3)破坏下丘脑以上的神经结构,家兔是否还能保持体温的基本恒定?为什么?_能。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_。(4)由下丘脑通过胰岛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_神经体液调节_。(5)在_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_的情况下,激素丙_抗利尿激素_含量增加。(6)五种激素中,不是由垂体细胞合成的激素是_(填序号)。14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在下丘脑,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实验用具:略实验步骤:取两只健壮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

12、、乙;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任何处理;把甲、乙两鼠置于可以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将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预测结果与结论: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请分析回答:(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指出:_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_;_实验要有重复性,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_。(2)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_赞同_。并说明理由,_先做不破坏下丘脑的实验,再做破坏下丘脑后

13、的实验,进行自身前后对照_。(3)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耗氧量或酶反应速率)。符合甲鼠生理状况的是_B、D_(填选项),符合乙鼠生理状况的是_A、C_(填选项)。(4)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引起小白鼠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同时还可以促进有关腺体的分泌活动,使_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_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由此可见小白鼠对体温的调节属于_神经体液_调节。解

14、析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中耗氧量的判断:恒温动物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在寒冷环境中散热不得不增加,所以个体只能增加产热,恒温动物的耗氧量会增加,由于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所以酶的活性变化不大;而作为变温动物体温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寒冷环境中,酶的活性就会下降,所以产热的速率就会下降。15据图分析回答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问题(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ad表示相应的物质,AC表示相应器官):(1)图中字母B表示_肾脏_,d为_生长激素_。(2)人体体温恒定是机体代谢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_的活动较其他过程更早增强,过程产生的激素c即_甲状腺激素_会增加,促使人体代谢产热量增加。(3)重感冒发热患者通常会在服药后因大量出汗退热而使尿量减少。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主动地多饮水。请根据图中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尿量减少的原因是_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引起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大量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可通过促进B中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而使尿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_。主动饮水的作用是_不仅有利于血浆渗透压下降,同时减少了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量减少_。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