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80513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版高中生物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4,5,102.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1,6,7,8,123.生态缸的制作3,154.综合9,11,13,14A级基础练1.若森林持续干旱,树木往往会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B)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解析:由题分析可知,森林生态系统在干旱环境下通过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2.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A.生物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负反馈调节。3.(2016河北保定月考)在制作生态缸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下列哪项做法将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A.用蒸馏水代替自来水B.给予生态缸一定的光照C.向生态缸中添加一些分解者D.向生态缸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解析:B、C两项可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生态缸应密闭,不能从外界通入空气,但通入空气可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4.

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大,则表明(C)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营养结构越复杂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平衡容易破坏生态平衡不易被破坏A.B.C.D.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平衡越不易被破坏。5.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简化实例是(A)A.食草动物数量增加,导致植物数量减少,从而引起食草动物数量增长受到抑制B.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并从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后造成水土流失D.废弃耕地上杂草丛生解析:A项是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部负反馈调节的实例,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项是种间关系中互利共生的实例,C项是生

4、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丧失的实例,D项是群落演替的实例。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A.并不是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具有恢复力稳定性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这两个方面C.外界干扰刚产生时,主要是抵抗力稳定性起作用D.某生态系统中,种群内个体数目的多少并不能说明其稳定性的大小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具有,A错误,B正确;外界干扰刚产生时,主要是抵抗力稳定性起作用,C正确;抵抗力稳定性的高低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关,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物种类有关,D正确。7.下列实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D

5、)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C.乡村有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边洗东西,可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为原来的状态解析:恢复力稳定性是指遭到破坏,恢复原状。A项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所产生的结果;B、C项属于抵抗力稳定性的表现;D项为恢复力稳定性的表现。8.近几年国家投入巨资植树造林,大大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绝大多数的人工林,远看一片绿,近看一片黄(地表植被极少)。有些专家指出:大面

6、积的人工林,树多了但森林生态功能却衰退了,是表面绿化,是“绿色沙漠”。下列对“绿色沙漠”的看法不正确的是(B)A.该群落的结构单一,垂直分层现象不明显B.该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林强C.动植物种类稀少,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易遭病虫害D.单一树种因树龄、高矮接近,生长密集,导致地表植被缺乏,易发生水土流失解析:人工林由于其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故自我调节能力差,其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林弱。9.生态系统的稳态与生物个体的稳态调节有共同的特点,例如两者都有反馈调节机制。请据图作答:(1)图一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这种反馈调节对该生态系统起了什么作用? 。(2

7、)图二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反馈调节:这种机制调节与(1)中所述调节的不同之处是 。(3)一般情况下,一年内农田、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大小和变化正确的是()解析:(1)图一所示的是草原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通过此调节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2)图二所示的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的正反馈调节。它和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正好相反,通过此调节可加速生态系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产生的变化加速,破坏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3)一年内农田生态系统只有在农作物生长季节调节能力相对较高,其他时间调节能力相对小一些;草原的生物种类比较多,自我调节能力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最多,自我调节能力

8、比农田和草原都高。答案:(1)甲乙丙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自动调节作用(2)作用刚好相反。使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产生的变化加速,使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遭到破坏(3)CB级能力练10.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B)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A.B.C. D.解析:生态系统调节能力主要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和营养结构来调节,则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相对的营养结构将越复杂,使其调节能力增强,正确;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

9、,其调节能力强,正确;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其调节能力强,正确;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这是能量流动的特点,并不能说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强弱,错误。11.(2016黑龙江双鸭山期末)狼图腾这部电影中,不仅讲述了发生在额仑草原上的人与狼的故事,而且通过草原的生态变迁,直面了生态问题。比如其中的台词:“我也打狼,可不能多打,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就蕴含了食物链关系及生态平衡的规则。下面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羊、草的数量变化体现其普遍存在正反馈调节B.生态系统的能量

10、流动是以食物链、食物网为途径进行的C.捕食者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具有积极意义D.调查草原上的黄羊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解析: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羊、草的数量变化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12.两个不同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D)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D.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解析:同等强度的干扰下,对乙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影响小,偏离正常范围的程度小,说明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

11、强;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恢复到正常范围的第一时间点B也会提前,即B点左移;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恢复到正常范围的时间也会延长,即C点右移;题目条件不能表明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物种产生。13.如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解析: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为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三

12、者间存在捕食关系;因该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所以三种生物的数量基本围绕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旅鼠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植物数量及天敌数量的变化;在这三种生物所形成的食物链中,捕食者数量的增多,必然会引起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减少,这属于负反馈调节。14. 近几十年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干扰。如图是生态系统功能大小变化曲线。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范围,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就偏离正常范围,偏离值为T,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为S。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 、 和 。(2)T值大小可作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值越大

13、,该定量指标越。(3)S值大小可以作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定量指标。(4)森林生态系统的S值与草原生态系统的S值相比,较大的是。解析:(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2)图示T值大小可作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指标,T值越大,表明抵抗力稳定性越小。(3)图中S值大小可作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指标。(4)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草原生态系统小,故森林生态系统的S值较大。答案:(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2)抵抗力小(3)恢复力(4)森林生态系统的S值C级拓展练15.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生态瓶编号甲+-+乙-+-+丙+-丁+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原因是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应 ;从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数量关系看应 。解析:密闭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合理搭配。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同时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为消费者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