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练习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78308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练习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练习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练习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练习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练习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练习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练习岳麓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1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下列哪次双边谈判中()A中印谈判B中缅谈判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解析:根据所学,1953 年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A2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这个方针是()A区域合作 B“另起炉灶”C反对霸权主义 D“求同存异”解析: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D3“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

2、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C中日邦交正常化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解析: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冲破了美国的抵制与阻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答案:A4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的建交。这里“中美关系的改善”的含义是()A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C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D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上海公报解析: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上海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在此推动下,1972年,中日建交。本题目的主要混淆项为A项,1979年中美正

3、式建立外交关系。答案:D521世纪初,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C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解析:由题目中的“21世纪初”“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可知是上海合作组织。答案:D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作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

4、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材料二未来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有三点值得一提。第二点与第一点不同但有关联,那就是中国更愿意与它的邻国哪怕是对它怀有疑虑的邻国保持和平关系。中国在当前(和将来)的国际体系中作为真正独立的角色的重要性,由于它在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风格”而大大

5、增强了。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的原因。(2)结合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活动,说明材料二的观点。解析:第(1)题,“原因”主要从中国的角度分析促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因素,根据材料一,迁移和调动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2)题,根据材料中信息“与邻国保持和平关系”“国际体系”“真正独立的角色”“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等,结合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答案:(1)改善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国内建设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2)说明: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

6、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如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1建国前夕,毛泽东明确提出:“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可以体现此理念的新中国外交政策是()A不结盟B“一边倒”C开展多边外交 D改善中美关系解析:由材料中“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可知新中国外交政策是“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答案:B2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

7、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注意时间限制“1950年除夕”。A项是在1949年,C项是在1950年10月,D项是在1953年,故只有B项符合题中要求,为正确答案。答案:B3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应是()A亚非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C布雷顿森林会

8、议 D第26届联大解析:1954年日内瓦会议旨在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周恩来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并达成了协议,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答案:B4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地位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解析: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使会议克服了帝国主义制造的种种矛盾获得成功。答案:A5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主张,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

9、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成功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的范例是()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香港、澳门回归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解析: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很好地团结了与会各国,粉碎了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的企图,促使大会圆满成功。香港、澳门不属于“国家”,排除B项。答案:C6在谈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这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这句话最能说明()A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B大多数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美国排斥中国政策的破产D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解析:题干通过毛泽东幽默的语言充分说明,

10、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即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答案:D7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苏联对中国的外交干涉C美国对华敌视和遏制政策D美中两国间没有任何共同利益可言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实行敌视和遏制政策,两国处于对立状态,因此不可能将外交人员派往中国。答案:C8中美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中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

11、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这主要是针对()A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C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D日本迈向政治大国解析:根据对题目材料的理解、分析可知,这是中美1972年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当时美国处于美苏争霸中的守势,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对外关系中处于咄咄逼人的态势。中美联合公报不可能针对中美任何一国,故排除B、C两项;D项不符合当时的史实。答案:A9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

12、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C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助于对抗苏联D中美关系正常化推进了台湾问题的解决解析:材料表明,中美关系的缓和有利于改善两国关系,中美需要改善关系以对抗苏联,中美关系的改善也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故A、C、D三项说法正确。二战后,日本一直追随美国反对新中国,中美关系的改善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故B项说法错误。答案:B10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苏联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

13、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B没有认清该组织的新特点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D低估了中俄在组织中的领导作用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既不同于北约、华约,也不同于以往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它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材料中提到的对抗美国的组织以及“新华约”等认识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都不吻合,都没有认清这一组织的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这种观点是对世界政治局势的错误认识,排除A;题干中并没有提到美俄争夺中国,C项不正确;D项题干中也没有提到,排除。答案:B1

14、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材料三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9451980

15、年)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其具体内容。(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请说出你的理由。解析:第(1)题,仔细阅读两则材料,抓住“印度”“和平共处”等关键词,不难发现“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是要求熟记的内容。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可知,它解决的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和平相处问题。第(3)题,由材料三中的“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可知这一方针是“求同存异”方针,这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来的。第(4)题实际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