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章末综合测评1认识化学科学鲁科必修1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76450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章末综合测评1认识化学科学鲁科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章末综合测评1认识化学科学鲁科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章末综合测评1认识化学科学鲁科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章末综合测评1认识化学科学鲁科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章末综合测评1认识化学科学鲁科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章末综合测评1认识化学科学鲁科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章末综合测评1认识化学科学鲁科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综合测评(一) 认识化学科学(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条件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B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和D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解析】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确定1 mol气体的体积约是22.4 L,选项A错;选项B说法正确;在化学反应前后,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和不一定等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和,选项C错;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

2、列夫。【答案】B2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解析】根据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可以判断A选项是正确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灭火,不能用水或CO2灭火,在实验室中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故B选项是正确的;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时,发生NaNa2ONaOHNa2CO3等一系列变化,最终生成Na2CO3,故C选项正确;Na2O是白色固体,而Na2O2是淡黄色固体,故D选项是错误的。【答案】D3下列关于钠和过氧化钠

3、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过氧化钠投入到水中会有大量氢气产生过氧化钠投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烧杯中的水变红A仅B仅C仅D【解析】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只能使酚酞变红,而不能使石蕊变红;钠与水的反应本质是钠与H的反应,所以钠先与盐酸反应;过氧化钠投入到水中会有大量的氧气产生;过氧化钠投入到酚酞溶液中由于会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所以会使酚酞溶液变红,但是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又可以使其退色。 【答案】D4下列反应现象中,叙述正确的是()A灼热的铁丝在氯气中燃烧,集气瓶内产生棕黄色烟雾B氢气在氯气中

4、燃烧,集气瓶口有白雾C钠在氯气中燃烧,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的白雾D灼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集气瓶内产生棕红色烟【解析】本题中的产物NaCl、CuCl2、FeCl3都是固体,因此,看到的是具有特征颜色的烟;HCl是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因此,看到的是雾;Cu在Cl2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Fe在Cl2中燃烧产生棕红色烟,Na在Cl2中燃烧产生白烟。【答案】B50.1 mol某元素的单质直接跟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7.1 g,这种元素是()AMgBNaCAlDFe【解析】与上述物质反应后,分别生成MgCl2、NaCl、AlCl3、FeCl3,所以只有A项符合题意。【答案】A6下列说法中正确

5、的是()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铜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可放出氧气氯气与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雾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ABCD【解析】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2O2;钠在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不能置换出铜;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氯气与铁反应:2Fe3Cl22FeCl3;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久置氯水中,2HClO2HClO2,最后剩下的是稀盐酸。故只有正确。【答案】A7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 mL,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 molL1B6.25 molL1C7 molL1D6.75 molL1【解析】设蒸发浓缩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根据蒸发前后溶质质量守恒,有14%0.08 Lx56 gmol1,x6.25 molL1。【答案】B8若m g密度为 gcm3的Al2(SO4)3溶液中含SO n g,则该Al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molL1 B. molL1C. molL1 D. molL1【解析】n(SO) mol,Al2(SO4)3的物质的量nAl2(SO4)3 m

7、ol,溶液体积V L,故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答案为D。【答案】D9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氯气的性质很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久置的氯水没有漂白性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除去Cl2中的HCl,可使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A B C D【解析】氯气与氢气混合后需要在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才会发生爆炸;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较小,吸收氯气的量很小,故不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氯气;由于HClO易分解,氯水久置后成分变为盐酸,盐酸没有漂白性;HCl和Cl2都能与硝酸银溶液

8、反应生成AgCl沉淀;由于HCl极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故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答案】C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A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B25 、1.01105Pa时,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C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则其100 mL溶液中含Na数为0.1N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解析】A项中含有NA个氢原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其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1.2 L;B项64 g S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原子的总物质的

9、量为3 mol,故原子总数为3NA;C项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则100 mL溶液中Na的数目无法计算;D项中水在标况下不是气体,一定体积的水不能按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答案】B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5 、1.01105Pa的条件下,2.24 L H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1NAB1 L 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Cl的数目为NAC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2O的质量约为18 gD22 g CO2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解析】标况下,2.24 L H2中含有0.1NA H2分子,而25 、1.01105Pa条件的温度高于标准

10、状况,此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体积随之增大,同样体积的气体与标况时相比所含分子数少,A选项正确;1 L 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有1 molCa2、2 mol Cl,则Cl数目为2NA,B选项错误;标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加以衡量,换言之,假定水的密度为1 gcm3,22.4 L H2O接近22.4 kg,比18 g大得多,C选项错误;按此分析,D选项明显错误。【答案】A12(2013江苏高考)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B溶解C转移溶液D定容【解析】结合实验操作步骤、具体要求及题给装

11、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称量固体样品时,应将固体样品放入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入右盘,A错。转移溶液时,为防止液体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C错。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中,D错。【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计52分)13(16分)(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湿润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实验室通常用_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填字母

12、代号,下同)。AO2BCl2CCO2DHClO(3)一旦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周围群众应紧急疏散。当人们逃离爆炸现场时,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该物质是_。ANaOH BNaClCKClDNa2CO3【解析】(1)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才具有漂白性;(2)由于Cl2有毒,必须用碱液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漂白粉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混有杂质CaCO3,加稀盐酸后产生CO2气体;(3)由于NaOH腐蚀性强,因而用碱性物质Na2CO3最合适。【答案】(1)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而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2)NaOH(或氢氧化钠)Cl22NaOH=

13、NaClNaClOH2OCa(ClO)2C(3)D14(12分)A、B、C、D四种物质均含有氯元素。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B含钠离子,C是一种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A、B、C、D的化学式:A_;B._;C._;D._。(2)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3)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解析】A为含有氯元素的单质,故A为Cl2;根据A碱BC,B含钠离子,C是一种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推知B为NaCl,C为NaClO;根据DO2,推知D为KClO3。【答案】(1)Cl2NaClNaClOKClO3(2)Cl22NaOH=NaClNaClOH2O(3)2KClO32KCl3O215(10分)下边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有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已知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部分产物已略去)。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化学式:A_、B._、C._、D._。(2)以上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填写编号)。(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AC_;BD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