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3.1-处理筹集业务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4575868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3.1-处理筹集业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任务3.1-处理筹集业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任务3.1-处理筹集业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任务3.1-处理筹集业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3.1-处理筹集业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基础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任务3.1处理筹资业务教学时间2课时课 型新授课一、教学内容分析u 使用教材 会计基础u 教学内容任务3.1处理筹资业务u 教材分析本教材以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为主线,设置各种经济活动,内容体现 “理实一体化”。教材理论实践一体化,版式活跃,仿真性强。二、教学对象分析本教材主要是会计专业1年级学生使用,期望能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能够了解更多的企业的会计业务及其处理方式。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薄弱,而且一时比较难消化课堂上讲的知识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性较高,因此本课程配备实训例题,通过加强仿真练习,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三、教学目标u 认知目标1.了解筹集资金的途径和核算

2、的主要内容; 2.掌握筹集资金业务的核算方法;u 能力目标1.能正确运用在核算资金筹集过程中设置的主要账户;2.能熟练地运用借贷记账法对筹集资金过程主要经济业务进行核算; u 情感目标1.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2.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四、教学重点、难点u 教学重点1.投资者以不同方式投入资本的核算; 2.企业从银行借入资金的核算。u 教学难点投入资本和借入资本核算的区别。五、教学策略及方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模拟练习法、分组讨论法、讲练结合法六、教学手段演练结合、问题讨论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旧课(3分钟) 回顾会计基础

3、会计基本等式是什么?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什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 学生根据问题思考并回答问题。 检查学生以往的学习情况新课导入(5分钟)筹集资金的渠道:接受投资、借入资金。出资形式、渠道、借入资金的类型课件演示并分析:企业筹集资金类型图学生看图了解筹集资金的类型和形式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筹集资金,筹集资金有哪些形式和渠道,让学生对筹集资金有初步了解和概念讲解演练并练习(50分钟)设置的主要账户:实收资本、短期借款、财务费用、银行存款账户性质及用途账户的结构课件演示并分析筹集资金涉及的各账户性质、用途以及账户的结构学生利用丁字账的展示,学习筹集资金涉及的各账户性质、用途以及账户的结构

4、通过账户性质、结构和用途的展示,让学生了解筹集资金业务处理要用到的账户。 投资者投入货币资金的核算。 先给学生展示例题涉及的单据,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再根据学生的思考回答情况讲解业务的要点及注意的知识点。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业务先尝试独立完成,在纸上写出自己的结果,然后认真听老师讲解,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借入资金的核算1.短期借款的定义2.短期借款利息费用的会计处理课件展示:举例讲解对于借入短期借款、支付利息费用、归还借款本金业务的会计处理,关键把握是: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全部计入财务费用 1.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业务先尝试独立完成,在纸上写出自己的结果,然后

5、认真听老师讲解短期借款的业务处理2.回答问题3.学习并在书本划出新知识通过ppt形象地展示短期借款及利息费用业务处理不同点,点拨提问,激发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练习巩固辅导讨论(20分钟)以实训练习为主,巩固练习本次的教学内容。 根据实训练习,给学生布置对应的练习内容。1.介绍业务情况2.介绍会计岗位职责及要求3.说明业务处理的流程及要求 学生根据老师老师布置的要求完成实训练习1.迅速进入岗位的情境 2.了解各岗位需要做什么3.明确要完成的任务4.授受任务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整个业务流程,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边“学”边“做”,边“做”边“思考”,获取了实践经验

6、,为下一步的归纳总结做准备检查评价总结(10分钟) 抽取同学的实训成果进行检查评价; 抽取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并分享经验; 老师进行最后的评价并归纳 总结 积极进行的总结,并和同学积极进行讨论; 认真听老师的最后总结与评价 总结使学生明白自身的问题; 总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节课内容布置作业(2分钟)复习投资者投入货币资金的相关知识;完成实训练习。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八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有几大亮点:(1)将理论性的业务流程通过学生模拟实际业务流程呈现。(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好,展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3)体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思考。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