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水污染及其成因新人教选修6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71688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水污染及其成因新人教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水污染及其成因新人教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水污染及其成因新人教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水污染及其成因新人教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水污染及其成因新人教选修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四) 水污染及其成因 一、选择题1关于水体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赤潮是海洋水体污染造成的B水华是淡水水体污染造成的C水体污染只能使水质变坏,而不会使水深变浅D湖泊水流动性差,更新周期长,污染后自净较难解析:选C在重度富营养化的湖泊中,富集的植物营养素会使水藻大量滋生,由于不能被鱼类食用或鱼类已死亡,自灭后的藻类成为新一代藻类的营养供体。因此,即使切断营养物质的来源,湖泊水体生态也难以恢复,最终大量藻类沉积湖底,湖泊将演变为沼泽。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回答24题。2下列说法中不正

2、确的是()A赤潮是目前在全球较为普遍且日趋严重的水污染现象B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容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3形成“赤潮”的主要污染物为()A重金属B甲基汞C氮、磷等营养物质 D有机氯农药4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杭州湾 B莱州湾C辽东湾 D珠江口解析:2.D3.C4.D第2题,赤潮主要是人类排放污染物引起海洋中生物大量繁殖,并导致海水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第3题,引起赤潮的污染物主要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第4题,流域内工农业生活污水的排放、水温较高、较封闭的海湾和水体的水质污染(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主

3、要原因。四个地区中,工农业生产均较集中,海湾也比较封闭,所以水温成为赤潮形成的主要差别因素,珠江口地区纬度低,水温高,更易发生赤潮。5山东省济南市某中学有一环保小组对一有大量浮游植物的湖泊,从上游到下游,进行溶解氧量(DO)、生化耗氧量(BOD)、无机物(N、P)的浓度进行调查,其结果有可能的统计图是()解析:选B图中显示,污水排放口在河流的上游,因此在河流的上游浮游生物的数量最多,生物的繁殖、呼吸需要消耗的溶解氧也多,因此自河流的上游到下游无机物和生化耗氧量逐渐降低,而溶解氧量在逐渐升高。阅读漫画胎儿绝不出生的N个理由,完成67题。6导致漫画反映的水体污染的原因是()A水体富营养化B废热水的

4、排放C寄生虫的大量繁殖 D重金属的排放7湖泊出现漫画中的问题时,会使湖泊中()种群数量增加生态系统趋向复杂鱼类大量死亡生态系统变得简单A BC D解析:6.A7.D第6题,第三幅图中的“老子是太湖蓝藻”是题眼,说明漫画反映的是水体富营养化。第7题,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的含氧量下降,鱼类因缺氧而大量死亡,生态系统也变得越来越简单。二、综合题8下图为某年全国部分地区水资源人口超载状况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针对A地区水资源人口超载状况,指出该地应采取的措施。(2)对比分析B、C两地区水资源人口超载状况的成因。解析:第(1)题,该区域主要是淡水资源少,同时工农业需水量大,因而解决措施主要是从开源

5、与节流角度考虑。第(2)题,C位于西北地区,虽然降水较少,但是经济欠发达,需求较少;B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丰富,经济相对于东部沿海欠发达,水资源需求量也较小。答案:(1)A地区属于极严重超载区。提高技术,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控制人口增长。(2)B地区降水多,水资源较充足;人口稠密,经济相对于长三角等地欠发达。C地区降水少,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9(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解析:本题以太湖流域的六大名泉受污染为背景材料,考查水污染的危害、泉水污染治理困难的原因等。泉水受污染的危害主要从饮用水源和灌溉水源的角度来分析,饮用水污染主要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灌溉水污染主要通过土壤进入到人的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