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一)自然灾害概述中图选修5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71301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一)自然灾害概述中图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一)自然灾害概述中图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一)自然灾害概述中图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一)自然灾害概述中图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一)自然灾害概述中图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一)自然灾害概述中图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一)自然灾害概述中图选修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验收评估(一)自然灾害概述(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当地时间2016年5月14日讯,印度阿拉哈巴德,近日来遭受高温侵袭,土地干旱,已有3.3亿印度人没有足够的水维持日常生活。据此完成13题。 1有关材料中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自然异变B是自然灾害C是地质灾害 D是水文灾害 2下列概念不正确的是()A灾害的两种基本要素是致灾因子和受灾体 B致灾因子是导致灾害发生的各种诱因,受灾体是承受灾害的各种客体 C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是自然因素,受灾体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D人为灾害的致灾因子是人为因素,受灾体是人类和人类社会3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人

2、们应该与自然为敌,通过“征服自然”来“消灭”自然灾害 B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化害为利,将自然灾害的损害降到最低 C自然灾害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双重性,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 D人类文明是在与各种天灾人祸的抗争中发展起来的解析:1.B2.C3.A第1题,干旱对人类造成了影响,因而是自然灾害,干旱属于气象灾害。第2题,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是自然因素,但受灾体仍然是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等。第3题,人类应该利用智慧了解自然变化的科学规律,掌握趋利避害、化害为利的本领,将自然灾害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赞比亚的卡里巴水库坝高128 m,1958年开始蓄水。施工前,该水库库区周围地区仅发生过小地震。到1963

3、年水库蓄满水后,库区周围地区的地震仅记录到的就2 000多次,绝大多数地震震中都位于库区下部。1969年库区发生了一次里氏5.8级的较大地震。据此回答46题。4赞比亚位于()A环太平洋地震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C东非裂谷地震带D洋脊地震带5下列有关修建水库后,地震次数增多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修建水库降低了地下岩体的稳定性B岩石上部工程量增加诱发地震C水对地下深处岩石的滑动起了润滑作用D修建水库增加了地表环境的稳定性6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解析:4.C5.D6.D赞比亚是东非大裂谷的起点,属于东非裂谷地震带。修建水库会增加地应力,降低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增加

4、地震成灾的危险性。一次地震中震级只有一个,不同地方烈度不同,一般说来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读下图,回答78题。7图示自然灾害是()A台风 B鼠灾C寒潮 D风暴潮8上题中的自然灾害带来的良性影响可能有()A阻碍交通 B能源紧张C农业受损 D减少病虫害解析:7.C8.D第7题,由图示可知,该自然灾害发源于高纬地区,并向低纬地区运动,可判断为寒潮。第8题,寒潮会带来降温、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但是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分布表,回答911题。地区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北美洲主要灾害种类干旱、洪水、沙漠化、水土流失、台风、龙卷风酸雨、雪灾干旱、洪水、沙漠化、蝗灾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

5、水土流失、酸雨干旱、洪水、水土流失干旱、土壤盐碱化、生物灾害9.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A草场面积广阔、牲畜多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10与其他大洲相比,为什么欧洲旱灾不明显()A欧洲经济发达 B欧洲所处纬度高C欧洲气候较湿润 D欧洲历史悠久11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的成因有()地势低平位居赤道,全年多雨热带气旋频频侵袭春季积雪大量融化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A BC D解析:9.B10.C11.A第9题,欧洲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易形成雪灾。第10题,受海洋和西

6、风带的影响欧洲气候较湿润,降水较多,所以旱灾不明显。第11题,孟加拉国夏季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再加上热带气旋侵袭频繁,降水非常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因而水患灾害频繁发生。地面下沉,困扰世界很多城市:雅加达在过去的20年里,地面下沉了1.5 m,墨西哥城在过去的100年里,地面下沉了11 m;日本城市集中地区的地面下沉,严重损坏了其自然环境。据此回答1213题。12下列地理现象的产生与地面下沉有关的是()雅加达洪涝灾害增加雅加达受到被海水淹没的威胁墨西哥城的标志性建筑天使纪念碑周围增建台阶,人们才能登上纪念碑底座墨西哥城内道路坑洼不平日本地下水位上升日本关东平原、大阪平原的部分地区低于海

7、平面A BC D13下列解决地面下沉的措施,可行的是()A加固地壳B用海水回灌地下水C增强城市建筑的坚固度D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增加雨水下渗解析:12.C13.D第12题,地面下沉会导致海拔降低,沿海城市可能被海水淹没,地面不平整,洪涝威胁增加等不利影响,地面沉降与过量开采地下水有关,所以日本地下水上升不正确。第13题,用海水回灌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盐度升高,可能会带来土地盐碱化问题,所以此项不对。可行的措施是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增加雨水下渗。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1415题。14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地形崎岖全年降水丰富地表基岩广布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BCD

8、15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修建水利工程修建护坡工程清除河道淤泥ABCD解析:14.C15.D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夏季滑坡、泥石流灾害非常频繁,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该地地形崎岖、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物质较多,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物质基础。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并不能说明这里全年降水丰富,因为冰雪融水也能为滑坡、泥石流提供水源。第15题,防御滑坡、泥石流可大力植树造林、修建护坡工程。二、综合题(共7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地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降低的现象。作为自然灾害,地面沉降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地质原因。现在我们研

9、究地面沉降的原因时,不难发现,人为因素已大大超过了自然因素。材料二北京市地面沉降危害分区评价图。(1)北京地区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产生的危害有哪些?(6分)(2)简述防止大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措施。(答三点即可) (4分)解析:不同地区地面沉降的原因不同,大城市一般是由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矿区主要是由过度采矿造成的,因此要根据其原因采取合适的措施。答案:(1)过度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直接破坏房屋、桥梁、道路等工程设施;引起洪水、风暴潮、海水入侵、盐渍化等灾害。(2)节约用水、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进行地面沉降监测与研究等措施。17滑坡是我国山区常发

10、生的一种地质灾害。下图中的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1)据图说明该区域什么坡度和土质发生滑坡可能性最大。(4分)(2)该区域滑坡多发,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坡度约15最容易发生滑坡,砂质土壤最容易发生滑坡。第(2)题,应对滑坡的措施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展开分析。答案:(1)在坡度约15,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2)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水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18冬春季节,频繁南

11、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 ,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0 ,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读我国冻雨区预报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图中A省是我国出现冻雨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重的省份。从天气系统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2)冻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6分)解析:第(1)题,天气系统影响降水,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阴雨连绵;地形影响气温,高原地形海拔高、近地面气温低于0 ,极易发生冻雨。第(2)题,冻雨降落到地面物体上结冰,会对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

12、造成破坏、影响农业生产、破坏生态平衡等。答案:(1)冬季,A省处在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内,阴雨天多;海拔高,气温低,出现冻雨的概率高(或答地势西高东低使冷空气受阻挡而集聚)。(2)路面结冰,影响交通;输电设备结冰,电线被压断,影响输电;危害越冬作物生长,导致农业减产;树木被摧毁。19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读世界各大洲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10分)(1)欧洲西部与其他大洲相比,为什么水旱灾害较少?(4分)(2)试分析寒潮能够长驱直入影响北美大部分地区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西欧水旱灾害极少的原因在于其全年降水均匀。第(2)题,北美地形南北纵列分布对寒潮的影响。答案

13、:(1)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均匀,不易引起水旱灾害。(2)与北美的地形有关,北美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中部是平原,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20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 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7分)(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8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气象灾害冰雹的形成及防御。冰雹是一种气象灾害,是降水的一种类型。第(1)题,根据图中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可以看出,冰雹多发生在3、4月份,为春季。受

14、大气环流的影响,春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冷暖气流交汇,使暖空气强烈抬升,温度快速下降因而形成冰雹。第(2)题,冰雹的危害在于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破坏建筑物;冰雹的预防措施主要是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答案:(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因陡坡垦荒、乱砍滥伐、水电开发等造成植被破坏,四川省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频发,金沙江、嘉陵江和闽江多年平均输沙量已占长江上游的85% ,并且呈增加态势。 (1)因水电开发而修建大型水库有助于减轻哪些自然灾害?处置不当又可能会诱发哪些自然灾害?(10分)(2)造成金沙江、嘉陵江和闽江多年平均输沙量逐年增加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5分)解析:大型水库对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可从其调节水量对防洪抗旱方面的作用来分析;大型水库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可从其对库区地质环境、山体结构造成的破坏等方面来思考。河流输沙量的变化可从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的人类活动方面来思考。答案:(1)修建大型水库可有效拦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在干旱季节可发挥灌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