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教学案中图选修5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71043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教学案中图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教学案中图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教学案中图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教学案中图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教学案中图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教学案中图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教学案中图选修5(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 情景导入先思考 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局2016年6月9日证实,“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一架战机当天完成飞行表演任务返回驻地途中坠毁,一名飞行员丧生,另一名飞行员生死不明,尚在搜寻中。战机两个黑匣子已经找到。有分析称,事故原因很可能是发动机故障。思考探究:此次飞行事故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提示:不属于。因为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自然原因引起的,不具备自然属性。 基础知识要记牢 1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主要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2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一是要有自然界异常变化作为诱因;二是要有遭到损害的人、财

2、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3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1)地震灾害指由地震造成的灾害。(2)地质灾害指因异常地质活动,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包括泥石流、滑坡等灾种。4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1)气象灾害指大气异常活动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2)洪涝灾害:洪灾:因大雨或融雪引起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涝灾:因降水过多农田被淹,造成作物减产以致绝收的灾害。5海洋灾害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带附近发生的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等灾害。6生物灾害(农业灾害和林业灾害)由有害的草、虫、鼠等生物引发的灾害。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自然灾害三要素二、自

3、然灾害的双重性自然灾害是自然界异变导致的一种结果,具有明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自然灾害是发生在自然界的异常现象;社会属性是指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自然灾害理解为自然现象的发生超越了人类的适应能力,从而危害到人类社会。例如,降水很少、雨量适中、连续大雨,都是正常的天气现象,但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来说,只适于“雨量适中”的情形;降水很少则会出现旱灾,连续性大雨则会发生洪灾。 应用体验不可少 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都是自然灾害B自然变异现象都是自然灾害C自然灾害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D目前,

4、人类遇到的灾害都是自然灾害解析:选C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自然灾害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地震是人类所面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防御难度大等特点。据此回答23题。2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 D生物圈3下列属于地震灾害主要受灾体的是()A桥梁、厂矿 B沉损船只C粮食作物 D滑坡和泥石流解析:2.A3.A第2题,地震是岩层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错位,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急剧释放。故孕灾环境是岩石圈。第3题,桥梁、厂矿受地震破坏易变形、垮塌、沉陷、毁坏等,是主要受灾体。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201

5、6年6月15日是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的第二十五个周年纪念日。当时火山喷出的灰、沙、石、蒸气等直冲云霄。两周内,伤亡700余人,20多万人逃离家园,损失达50亿比索。四处飞扬的火山灰使30万公顷农田绝收、7千多公顷森林毁于一旦。火山灰甚至远落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以及中国海南省和福建省等地。材料二火山喷发的图片。(1)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是否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2)皮纳图博火山喷发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哪些属性?为什么?解析:第(1)题,由自然灾害的概念可判断出皮纳图博火山属于自然灾害。第(2)题,火山喷发是岩石圈的变异活动,同时又对人员造成伤亡,所以体现了它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答案

6、:(1)属于。因为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是岩石圈的变异活动引起的,并对人员造成了危害。(2)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是岩石圈的变异活动,反映了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该火山喷发给人员造成了危害,反映了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自然灾害的影响与特点 情景导入先思考 文献通考卷301记载,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南方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思考探究:这段描述体现了自然灾害的哪些特点?提示:体现了自然灾害的严重危害性,也体现了旱灾具有连锁发生的特点:旱灾作物减产绝产饥荒瘟疫。 基础知识要记牢 1自然灾害的影响(1)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数量和自然资源与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2

7、)灾情表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2自然灾害的特点(1)对人类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在发生时间与过程上,有突发性和渐发性之分。(3)发生的种类和频率,具有区域性特征。(4)具有连锁发生的特点。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1)生理伤害:给人体造成死亡、伤残等。(2)心理和精神伤害: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人员伤害有明显的人群差异:2财产损失(1)直接经济损失:对农作物、房屋、道路桥梁、工厂企业、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的损毁破坏。(2)间接经济损失: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1)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灾情特点:作为受灾体,自然资

8、源和环境与人、财产相比具有不同特点,因此受灾后所表现出的灾情特点也不同:受灾体灾情特点人员、财产直接可见、持续时间短自然资源和环境灾情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2)自然灾害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影响:二、自然灾害的特点特点例证危害性能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突发性和渐发性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飓风等,发生过程较短,破坏性较强,但影响范围相对较小;渐发性的自然灾害,如大面积的旱灾、土地荒漠化等,持续时间较长,短时间内破坏性虽然不强,但因积累持续,影响广泛,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常常更为严重区域性中国北方地区多发地震、干旱、寒潮、荒漠化等灾害,南方地区则多见

9、洪涝、热带气旋、泥石流等灾害连锁性大地震除了会造成房屋倒塌、火灾和人畜伤亡等直接的损失外,还可能诱发海啸、火山喷发和瘟疫等灾害拓展提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自然灾害的联系性。具体分析如下: 方法技巧很重要 分析不同地区灾情大小的方法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经济发展水平、灾害强度、减灾能力。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灾害强度与灾情呈正相关,减灾能力与灾情呈负相关。具体如下图所示:因此分析不同地区灾情大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灾害本身强度、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发生时间、救灾能力等。灾害本身强度大、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则灾害损失大;发生在夜间,抗灾能力差则造成的损害大。 应用体验不可

10、少 地震是指地壳的天然震动。较大的地震,震前一般都有预兆,在气象、地下水、动物等方面会产生不少异常现象。地震前兆,有的可以从地震仪器中观测到。主震后多会发生余震。据此回答12题。1材料中反映自然灾害具有()A突发性和渐发性B严重的危害性C区域性 D关联性2下列由地震产生的灾害链正确的是()A地震滑坡、泥石流 B地震飓风C地震暴雨、洪涝 D地震蝗灾、干旱解析:1.A2.A第1题,地震发生时历时短,破坏性大,体现了突发性的特点;主震后的余震体现了渐发性的特点。第2题,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形成飓风,台风易引起大风、暴雨、风暴潮,干旱引发蝗灾。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地时间2016年4月7日,印尼

11、卡罗锡纳朋火山喷发,黑烟滚滚堪比末日。锡纳朋火山是印尼现存的129座活火山之一。材料二火山结构示意图。 (1)火山喷发能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灾害?是否“百害而无一利”?(2)该火山和日本富士山火山若同时喷发,何处的灾情严重?为什么?解析:第(1)题,岩浆毁灭地表事物,气体喷发物对大气质量有影响。火山喷发能形成温泉、矿产,并且火山灰能肥沃土壤。第(2)题,富士山和锡纳朋火山若同时喷发,危害程度孰大孰小应以受灾体的密度和质量作为衡量标准。答案:(1)摧毁森林、吞没土地、污染大气和水源。火山喷发并非百害而无一利,火山喷发中也能产生一些矿产资源、形成肥沃的火山灰土等。(2)日本富士山。日本富士山地

12、区是日本经济发达地区,又是旅游名胜区,虽然防抗灾能力强,灾后恢复速度快,但与人口密度较小的锡纳朋火山附近相比,其灾害危害程度要大得多。4下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这说明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点?解析:第(1)题,台风中心是低压,台风中心过境前A地气压降低,过境后气压升高;台风到来时伴随狂风暴雨,过境后风速减小。第(2)题,A地位于沿海,地势低平,台风在该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是风暴潮;B地位于山地,台风带来的降水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

13、自然灾害的类型不同,体现区域性;由台风灾害引发海洋灾害和地质灾害,体现连锁性。答案:(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2)A地:风暴潮;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区域性和连锁性。P8思考提示自然灾害的延续时间数秒数小时数天数月数年自然灾害的类型地震、滑坡飓风、泥石流洪水、寒潮旱灾、虫灾大旱P9思考提示孟加拉国北高南低,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影响,多降雨;平原面积广大,河流众多,地势低平导致排水不畅,易形成洪涝灾害。P11思考提示1.从印度洋海啸的案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自然灾害的严重危害性、发生时间和过程的突发性、种类和频率的区域性以及连锁发生的特点。 一、选择题中新网2016年5月21日

14、电近几天来,斯里兰卡水灾进一步恶化,上周末大暴雨造成严重泥石流,至今全国已有63人死亡,当地官员要求那些住在受影响地区的居民即刻撤离。据此回答12题。1上述自然灾害的诱因是()A自然异变B地球表层C人员伤亡 D自然现象2此灾害的孕灾环境是()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岩石圈解析:1.A2.A暴雨灾害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异变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和环境受到损害,是自然灾害,受灾体是人、财产、资源、环境,诱因是自然异变;暴雨灾害是大气要素发生改变造成的,属于大气圈的灾害。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环境破坏等。据此完成35题。3自然灾害造成的灾情影响最长远的是()A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4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干旱洪涝地震风暴潮A BC D5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