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山东济南卷)(解析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4562973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山东济南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山东济南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山东济南卷)(解析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山东济南卷】语文全解全析1【答案】D【解析】A锲而不舍qi;B周济j;C筵席yn;故选D。2【答案】C【解析】A枯躁枯燥,翻来复去翻来覆去;B幅射辐射;D震聋发聩振聋发聩;故选C。3【答案】A【解析】A众志成城:指万众一心,一起面对困难,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选项正确。 B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与“众多”语义重复;选项错误。 C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使用语境错误。 D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使用对象错误;故选A。4【答案】B【解析】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者“可以使”; C“营造”和“周

2、到的人性化服务”搭配不当,把“和周到的人性化服务”改为“,提供周到的人性化服务”; D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删去“能否”;故选B。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A“拳打镇关西”是鲁智深的英雄事迹;故选A。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A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意:意趣,情趣。B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展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翼:像鸟展开翅膀。选项错误。C宴会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酣:尽兴地喝酒。D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浓密的树荫。秀:茂盛。故选B。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

3、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的文言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 B表顺承; C用/认为; D在,到/对。故选B。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虽然文章通过醉翁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遣谪居生活的苦闷,但是本文重点表达的是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凸显了作者被贬滁州后的愁苦和愤懑”表达不当;故选C。9【答案】卿 虽 疾/ 未 及 衰/岂 得 便 尔【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

4、结构时,一方面是考虑句子的意思,一方面是分析句子的结构。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尔”一句意思是您虽有病,还未衰老,怎能这样辞官呢,“疾”是“疾病”,“衰”是“衰老”,相互对应,“岂得便尔”是个疑问句,题干要求断两处,故可断句为“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尔”。10【答案】句意:(金属)经过冶炼锻造成为武器(器具、工具),人们就把它们当宝贝一样看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方法,做到文从字顺。“冶

5、锻而为器,人乃宝之”一句中省略了主语“金属”,“而”表顺承,可译为“然后”或不译,“为”是“成为”,“宝”是“以为宝”的意思,故可翻译为“(金属)经过冶炼锻造成为武器(器具、工具),人们就把它们当宝贝一样看待”。11【答案】示例:从“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可以看出魏征是一个秉公执法、办事能力强的人。从用古人谤木的事例劝谏唐太宗广开言路,可以看出魏征是一个善于进谏的人。【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从第一段“有大志,通贯书术”,可知魏征是一个胸怀大志,知识渊博之人;从第二段“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可知魏征是一个秉公执法,不徇私枉法之

6、人;从第三段魏征借谤木的例子来劝谏皇帝,可知魏征是一个敢于进谏、善于进谏之人。【参考译文】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少年时就有远大的志向,通晓经典书籍和方术。贞观十年,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些久拖不决的案件,下诏让魏征审理。魏征凭原则照实处理,人人都心悦诚服。因多病提出辞职。太宗说:“您不见金属在矿山有何珍贵,经过冶炼锻造成为武器(器具、工具),人们就把它们当宝贝一样看待。我正把自己比作金属,把您比作良匠而加以磨砺。您虽有病,还未衰老,怎能这样辞官呢?”唐太宗时,很多人写信谏言,往往信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或者于事无补,唐太宗对这些信件很厌恶。魏征对太宗说:“古代有人使用谤木,让人把自己的过失刻在谤

7、木上,封事,应该是从谤木传承下来的吧。皇帝您想要听自己处理事务的得失,应该让对方畅所欲言。如果对方说的对,将对朝廷有益处;如果不对,也对政务没有什么影响。”太宗听完很高兴,就奖励了写信谏言的那些人。太宗大宴群臣,说:“贞观以前,跟随我平定天下,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以后,献纳忠谏,匡正朕的过失,只有魏征而已。”12【答案】示例:月光下小溪春水涨满、水波涌动,隐隐约约地看见天空中云气弥漫。【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画面的描绘。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词句原意的基础上,合理地联想和想象,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是作者的归途所见。“照野”,突出月色之佳。用“弥弥”形容“浅浪

8、”,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出来了。广阔的天空还有淡淡的云层。“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说云层隐隐约约在若有若无之间。13【答案】对春夜景物的喜爱;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心境淡泊、宁静、快适);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抒发了词人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被贬谪黄州期间。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写出了野外是广袤的,天宇是寥廓的,溪水是清澈的。在明月朗照之下的人间仙境中,

9、诗人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词人在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托出濒临溪流的情景。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我欲醉眠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是说词人解下马鞍做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进入了梦乡,听见杜鹃叫时,天已亮了。这一结尾,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生动地表现了空山月明、万

10、籁俱寂的春景之美。作者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综合分析,词作主要表现了三个层次的情感:一是对春夜景物的喜爱;二是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淡闲适;三是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14【答案】(1)芳草萋萋鹦鹉洲 (2)岐王宅里寻常见 (3)寄身于草野 (4)惊起沙禽掠岸飞 (5)四面歌残终破楚 (6)朔气传金柝 (7)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

11、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萋、鹦鹉、岐、禽、朔、柝、烛”等字词容易写错。15【答案】(1)“岂能不珍惜青春?”或“怎能不珍惜青春?”(2)青春如一幅图画,它需要你一笔一笔去绘制【解析】(1)本题考查句型转换。首先在原句前加上反问词“岂能”或“怎能”,在“珍惜”前加否定词“不”,最后,将句号改成问号。(2)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特点和所用的比喻修辞手法。示例:青春如一本书,它需要你静下心慢慢去品读。16【答案】目前我们对新冠病毒还缺乏全面认识;提高疫苗制备技术也颇具挑战;疫苗研发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疫苗研发出来后,能否规模化生产、保存

12、和运输便利性等多种因素也直接影响了人们最终被接种疫苗的时间。【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解答此类题目,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关键信息进行提取概括。通读全文可知,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段“研发疫苗首先要对病毒本身足够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尽管目前我们对新冠病毒还缺乏全面认识”;第段“除了对病毒的了解有待加强,提高疫苗制备技术也颇具挑战”;第段“疫苗研发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第段“疫苗研发出来后,能否规模化生产、保存和运输便利性等多种因素,也都直接影响人们最终接种上疫苗的时间表”。通过以上分析,进行积累整合即可。17【答案】“保护盾”本指古代打仗时防护身

13、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盾牌。文中运用比喻,将疫苗比作人类与病毒斗争的保护盾,生动形象地写出疫苗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保护盾”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性、趣味性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词语的赏析,答题模式一般为:这个词原意指,在这里指(一般从词性、感情色彩、修辞、是景物还是人物描写几个方面考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动作或形态,具体结合文章),表现了。“保护盾”这个词原意指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盾牌,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下结合比喻修辞手法作用要点作答。将“疫苗”比作保护人类与病毒斗争的盾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疫苗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1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18【答案】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比作钥匙,细胞上的ACE2受体比作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冠病毒通过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与人体ACE2受体结合感染人体的过程,使说明更形象易懂、生动有趣。【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解答此类题目,需先判断出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然后根据说明方法的作用要点来作答。说明方法主要有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作引用等。由像一把“钥匙”、像一把“锁”可知此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打比方说明方法的作答模板:把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这里把“刺突蛋白

15、”比作“钥匙”,“细胞上的ACE2受体”比作“锁”,结合前文,此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新冠病毒主要通过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与人体ACE2受体结合感染人体的过程,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19【答案】文章以“棉花里的父亲”为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父亲一生在棉花田里劳作;父亲把一生的心血和汗水都浇灌在这棉花田里了;同时棉花承载着父亲全部的希望;“棉花里的父亲”是全文线索。【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含义的理解能力。文章通过记叙父亲在棉花田里长期辛勤劳作而支撑起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表现了父亲对棉花的特殊感情以及棉花对父亲的特殊含义,刻画了一个无私奉献、辛勤劳动、坚强乐观的父亲形象。所以,从结构上说,“棉花

16、里的父亲”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线索。从意义上说,文章题目“棉花里的父亲”既指文章提到过的“在棉花田里劳作的父亲”“躺在棉花上睡着的父亲”;从深层意义上来说,棉花对父亲有特殊含义,它是维持一家人生活的希望,是父亲一生辛勤劳动的回报,牵动着父亲的喜怒哀乐。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20【答案】(1)运用外貌描写的手法,对父亲的头发、脸、手进行细致地刻画,表现了父亲的苍老、瘦弱、憔悴,突出了父亲的艰辛与劳累。(2)“跪拜”一词体现出父亲侍弄棉花时一丝不苟(虔诚)的态度,突出棉花在父亲心中的神圣地位。【解析】(1)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分析。这里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父亲的外貌进行描写,将父亲的脸比作核桃沟,手比作柘树枝,以及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