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三收入与分配限时训练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53546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三收入与分配限时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三收入与分配限时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三收入与分配限时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三收入与分配限时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三收入与分配限时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三收入与分配限时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三收入与分配限时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收入与分配一、选择题1(2016广东省汕头市质监)2015年7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指出,在基础研究收入保障机制外,还要创新收益分配机制,让科技人员以自己的发明创造合理合法富起来。让科技人员富起来是基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原则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ABC D解析:选B。让科技人员富起来是基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正确;不选,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会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而是相反;不选,让科技人员富起来,与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原则无关; 当选,让科技人员富起来是基于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

2、展。故答案选B。2(2016陕西省汉中市质检)目前,中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这说明在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的原则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化居民投资方式多样化,经济建设资金充足A B C D 解析:选C。本题材料主要表明我国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化,正确且符合题意;财产性收入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正确且符合题意;“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经济建设资金充足”在材料中未体现,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3(2016陕西省渭南市质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

3、践,我国在完善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取得诸多成绩。下列能够体现通过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做法是()A南京市政府积极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 B民间公益事业团体组织慈善救助活动C江苏省提高城乡居民年度基本医保补贴标准D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 820元提至2 020元 解析:选D。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D 项“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 820元提至2 020元”属于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选D; A和C属于再分配的范畴,B与题意无关。4(2016豫晋冀三省第三次调研)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完善

4、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个人等的责任。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上述举措()是通过再分配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能从根本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能增强人们的收入和消费预期有利于我国居民规避生产生活风险A BC D解析:选A。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收入要素进行再次调节。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材料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体现了通过再分配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故符合题意,当入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解

5、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敢于消费,提高消费预期,故符合题意,当入选;说法错误;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与社会保障不同,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5(2016湖北省高三模拟)国务院决定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和失业保险费率,降低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每年预计为企业减负1 000多亿元。实施这项政策旨在()降低企业成本,助推企业创新加强社会建设,防止失业增加增加企业职工现金收入,刺激消费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A BC D解析:选A。本题以税费改革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理解国家意志的能力。材料中国家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

6、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和失业保险费率,旨在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有更多资金用于研发创新;降低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旨在促进增加职工现金收入,从而刺激消费需求,故符合题意。材料主旨并不在于社会建设,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无直接影响,故排除。6(2016河南省周口市第一次调研)国务院近期公布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根据决定,各级政府部门将着力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将公开透明贯穿预算改革和管理全过程,充分发挥预算公开透明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约束作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加速释放改革红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

7、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规范地方债务管理,减轻地方财政负担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将公开透明贯穿预算改革和管理全过程,充分发挥预算公开透明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约束作用。这有利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加速释放改革红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符合题意;中的“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中的“规范地方债务管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7(2016湖北省武汉市调考)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武汉市计划投资162.9亿元打造两个“海绵城市”示范区。所需资金除了依靠财政资金及银行政策性长期贷款外,

8、还将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来筹措。采用上述模式筹措建设资金旨在()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政府投资风险,转移政府管理责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A BC. D.解析:选D。本题以“海绵城市”的建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财政知识的理解。题干设问中的“旨在”二字是表示主观目的,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主要目的在于筹措建设资金,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同时,也有拓宽社会资金投资领域,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之意。故正确。采用合作方式筹措资金可以让社会力量分担资金风险,但政府管理责任不能转移和推卸,不正确。该模式对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

9、构可能会产生一定积极影响,但这并非其主观目的,且并不能“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不符合题意。8(2016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二模)自2016年5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具有谋一域促全局的功效,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家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旨在()减轻企业税负,激发市场活力完善分配制度,实现社会的公平发展新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A BC D解析:选C。“营改增”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激发市场活力,说法正确。说法与题意无关,“营改增”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排除。说法不符合题意,“营改增”在短期内可能会

10、减少财政收入,排除。说法符合题意,应选。9(2016四川省广安市高三二诊)2016年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赤字率首次碰触了欧盟所谓“3%的国际警戒线”。由此可以推断()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经济下行压力,需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我国财政赤字率过高,政府应该通过增加税收来化解目前中国政府性债务风险国家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赤字规模大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得到更多政府资金支持,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A BC D解析:选C。我国经济发展强调稳中求进,强调发展的质量不强调发展的速度,中“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说法错误,

11、不选;我国的财政赤字率是为应对目前的经济形势而采取的,不需化解,错误;从材料可知,财政赤字率达到3%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体现,这是根据我国具体国情而采取的,正确;财政赤字率提高到3%,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的要求,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10(2016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一模)张某于2015年购买了一套80万元的商品房,准备以100万元出售。对于购买未满两年的房产,房产营业税税率为5%,对房产全价征收。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房产增值税税率为11%,只对增值额征收。对该案例的分析正确的是()A在5月1日前出售,税款增加1万元B在5月1日后出售,税款减少2.8万元C5月1日前后出售

12、一样,税款保持不变D在5月1日后出售,税款减少2.2万元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未全面实施营改增前,房产营业税100万元5%5(万元),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房产增值税(100万元80万元)11%2.2(万元),所以在5月1日后出售,税款减少2.8万元,故选B。11(2016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营改增,是国家税改的重点。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可以减少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增加国家财税收入,为国家履行其职能提供物质保障A BC D解析:选C。营业

13、税改增值税有利于完善税制,减轻企业负担,但并不能“消除”重复征税,不选;征收增值税可以减少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正确;营改增后可以使企业减轻税负,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正确;营改增后和以前相比,国家财政在这方面的税收收入会减少,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12(2016天津市五校联考)衡量一种经济政策和行为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在一种变革中, 获益者得到的利益足以弥补利益受损失者的损失;它要求一项经济政策能够从长远提高全社会的效率。下列事项中,符合这一标准的是()国家完善初次分配中个人所得税制,中低收入者收入增加,但高收入者缴税增加市政府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政府收入减少,但社会公益事业得到更好发展国

14、家扩大营改增范围,部分税收收入有所减少,但有利于相关企业的发展某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近期利润可能减少,但劳动者收入可能提高A BC D解析:选D。从材料中“要求一项经济政策能够从长远提高全社会的效率”可知,符合题意;说法错误,个人所得税属于再次分配而不是初次分配,排除;说法错误,市政府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会导致政府支出增加而非收入减少,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13(2016湖南省衡阳市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15年从11月10号到18号,前后9天中央四次提及“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成为中国经济领域最火热的词汇。可以预见,中国经济改革将迎来一次不小的变化。“供给侧改

15、革”是面对中国的经济现实情境即经济下滑、投资减速、高成本和效益下滑,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上面两图反映了哪些经济问题?并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解析:本题第一小问以图示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示及图表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变化情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图示及图表反映出的全部经济信息。解答时既要明确两图分别反映了哪些问题,又要分析二者共同反映的问题。第二小问指向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属于措施类试题,要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回答,可以从市场配置资源、宏观调控等角度分析,可以采用税收、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