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一节分子动理论内能(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课后达标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40482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一节分子动理论内能(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课后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一节分子动理论内能(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课后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一节分子动理论内能(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课后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一节分子动理论内能(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课后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一节分子动理论内能(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课后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一节分子动理论内能(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课后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一节分子动理论内能(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课后达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内能(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学生用书P359(单独成册)(建议用时:60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g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目和地球的总人口数差不多B布朗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增大,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减小D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气体分子的无规则的热运动造成的E0 的铁和0 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解析:选CDE.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mol,1 g水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6.010233.31022个,地球的总人数约为70亿,选项A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受到液体(气体)分子撞击作

2、用的不平衡造成的,不是物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选项B错误;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的压强增大,温度可能减小,选项C正确;气体分子间距大于10r0,分子间无作用力,打开容器,气体散开是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选项D正确;铁和冰的温度相同,分子平均动能必然相等,选项E正确2(2018东北三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B悬浮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C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等温压缩后,其压强一定增大解析:选ACD.悬浮微粒越大

3、,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受力越趋于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B错误3.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花粉,追踪某一个花粉颗粒,每隔10 s记下它的位置,得到了a、b、c、d、e、f、g等点,再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花粉颗粒的运动就是热运动B这些点连接的折线就是这一花粉颗粒运动的轨迹C在这六段时间内花粉颗粒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不等D从花粉颗粒处于a点开始计时,经过36 s,花粉颗粒可能不在de连线上E花粉颗粒在第三个10 s内的平均速率可能比第四个10 s内的平均速率大解析:选CDE.热运动是分子的运动,而不是固体颗粒的运动,故A项错误;既然无规则,微粒在每个10秒

4、内也是做无规则运动,并不是沿连线运动,故B错误;在这6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并不相同,故平均速度大小不等,故C正确;由运动的无规则性知,D正确;由题图知第三个10秒内的平均速度小于第四个10秒内的平均速度,但这两段时间的平均速率大小关系不能确定,E正确4(高考上海卷)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A引力增加,斥力减小B引力增加,斥力增加C引力减小,斥力减小D引力减小,斥力增加解析:选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加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5(2018河北保定模拟)我国已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 m的

5、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物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PM2.5的运动轨迹只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运动决定的D倡导低碳生活,减小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EPM2.5必然有内能解析:选CDE.PM2.5的尺寸比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大得多,A错误;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B错误;PM2.5的运动轨迹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

6、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的运动决定的,C正确;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PM2.5必然有内能,D、E正确6.两个相邻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随分子之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是分子斥力和分子引力曲线,实线是分子合力曲线当分子间距为rr0时,分子之间合力为零,则下列关于该两分子组成系统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可能正确的是()解析:选BCE.由于rr0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零,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

7、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rr0时,分子势能最小综上所述,选项B、C、E正确,选项A、D错误7(2018云南昭通质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B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大D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E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选BCE.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不是状态量,选项A错误;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等有关,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大,选项B、C

8、正确;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温度一定相等,内能不一定相等,选项D错误;由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可知,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E正确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不同的物体,温度可能相同B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C同温度、同质量的氢气和氧气,氢气的分子动能大D物体机械能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增大解析:选AC.物体的内能大小是由温度、体积、分子数共同决定的,内能不同,物体的温度可能相同,故A正确;温度低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小,但分子数可能很多,故B错误;同温度、同质量的氢气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相等,但氢气分子数多,故总分子动能氢气的大,故C正确;机械能增大,若物体的温度、体

9、积不变,内能则不变,故D错误9(2018安阳检测)下列五幅图分别对应五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分子并不是球形,但可以当做球形处理,这是一种估算方法B微粒的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即布朗运动C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D实验中要尽可能保证每颗玻璃球与电子秤碰撞时的速率相等E0 和100 氧气分子速率都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点解析:选ACE.A图是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图中分子并不是球形,但可以当做球形处理,这是一种估算方法,选项A正确;B图中显示的是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故选项B错误;C图中,当两个

10、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为零,此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故选项C正确;D图中,分子的速率不是完全相等的,所以也不要求每颗玻璃球与电子秤碰撞时的速率相等,故选项D错误;E图是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规律的图解,0 和100 氧气分子速率都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点,故选项E正确二、非选择题10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在浅盘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在浅盘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改正其中的错

11、误:_.解析:用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首先精确取1 mL的油酸,用无水酒精按1200的体积比稀释成油酸酒精溶液,并测出一滴的体积V,在盛水盘中倒入2 cm深的蒸馏水,为观测油膜的面积,在水面上轻撒一层薄薄的痱子粉,在水盘中央轻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于是油酸在水面上迅速散开,等到油膜不再扩大时,用一块透明塑料(或玻璃)板盖在水盘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图,把这块玻璃放在方格纸上(绘图纸),数出油膜面的格数,然后算出油膜的面积S,于是可求出油膜的厚度hd.答案:在量筒中滴入N滴溶液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粉11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V1.0103 cm3.已知水的密度1.0103 kg/m3、摩尔质量M1.8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 mol1.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解析:(1)水的摩尔体积为Vm m3/mol1.8105 m3/mol水分子总数为N31025(个)(2)建立水分子的球体模型,有d3,可得水分子直径:d m41010 m.答案:(1)31025个(2)41010 m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