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27认识——以美国为例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1090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27认识——以美国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27认识——以美国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27认识——以美国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27认识——以美国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27认识——以美国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27认识——以美国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27认识——以美国为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27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1.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1)首都:华盛顿。(2)领土组成:50个州及一个特区,本土有48个州,海外有2个州(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领土总面积约为937万平方千米。(3)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美国本土三面濒临海洋,南临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与加拿大接壤,南与墨西哥接壤。半球位置:西半球、北半球。温度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州位于北极圈附近,属于亚寒带;夏威夷州在北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2.美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1)地形:西部为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中部为中央平原,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形区呈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2、。(2)气候: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于亚热带气候。中北部平原气温年较差很大,芝加哥平均气温1月3,7月24;南部气温年较差较小,墨西哥湾沿岸平均气温1月11,7月28。(3)河流、湖泊较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大河流,水量丰富,航运价值高(原因:水量丰富,流经平原,水流平稳,流域内经济发达)。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咸、淡)水湖群,有“北美大陆上的地中海”之称,湖水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4)自然资源美国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消耗量大,很多资源需从国外进口,所以美国是世界上石油进口量最大的国

3、家之一。分布石油:墨西哥湾沿岸及西南沿海。铁矿:五大湖的西部和南部。煤矿:阿巴拉契亚山脉附近。铜矿:西部高原山地。(5)美国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点区域发展阶段主要特点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缺乏大型中心城市;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量小;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劳动力由农业大规模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区

4、域内部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中心城市发展速度快,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交通建设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比较高的水平,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升级;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主要地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逐步形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较高水平;区域内部发展差异逐步缩小,对外联系和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6)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特征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特征。(7)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农

5、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8)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问题:对农业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导致农业生态恶化,如沙尘暴频发;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影响农产品质量,进而影响食品安全。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途径:制定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政策、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采取限耕、休耕、补贴政策和农业生态保护政策,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归纳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的影响生产条件对农业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自然条件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水热条件好,宜栽培多种农作

6、物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冬季北方的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直达墨西哥湾沿岸,带来大风、暴雪、寒潮天气,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地形中部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效益经济基础好,利于农业发展;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对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起决定作用交通运输交通条件好,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产品的流通与出口,促进农业地区专门化的发展国家政策法规相关政策法规影响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条件真题回顾考向预测2015.1026题(2)1.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2.美国的社会经济特征3.美国

7、农业的发展4.以选择题、填空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考向一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典例剖析白令海峡将美洲大陆和亚欧大陆分隔开来。俄罗斯计划出巨资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打通俄罗斯至美国阿拉斯加的铁路。结合下图,回答12题。1.下列不属于两侧修建隧道铁路的主要自然障碍的是()A.气候寒冷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溶洞、暗河众多C.冻土广布D.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2.关于图中大陆沿岸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比乙地纬度低,所以冬季甲地气温比乙地的高B.冬季气温甲地低于乙地C.气温年较差甲地小于乙地D.两地植被均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答案1.B2.B解析第1题,白令海峡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两侧以

8、山地为主,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溶洞、暗河众多”是喀斯特地貌的特征,该地貌在中低纬度地区较典型。第2题,甲地受千岛寒流影响,气温低,乙地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气温高,A错、B对;甲地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地,C错;甲地植被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乙地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D错。跟踪训练(20168月温州普通高中选考模拟考试)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奥兰多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城市,地处一沼泽地,是冬季避寒胜地,有著名的奥兰多迪士尼乐园。材料二奥兰多(28N,81W)和上海(31N,121E)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图。材料三据统计,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有3万多条“缅

9、甸蟒蛇”出没于沼泽地国家公园,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这种外来的蟒蛇天敌很少,当地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时常受到它们的侵害。(1)据材料三推测该地“缅甸蟒蛇”成灾的原因及危害。(2)浙江一家人,向东飞越太平洋到奥兰多旅游,他们所经历的一昼夜将_(小于、等于、大于)24小时,抵达时当地区时(西五区)为5日9时,此时北京时间为_日_时。(3)奥兰多附近是美国的亚热带作物带,部分农民将湿地开辟为亚热带花卉种植园。你是否赞同,并简述理由。(4)与上海相比,冬季避寒胜地是奥兰多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分析其冬季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答案(1)原因:该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沼泽面积广);天敌少;人为引进后扩散(对

10、外来物种的危害性认识不强)。危害: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2)小于522(3)赞同。该地区水热等自然条件优越,市场广阔、交通发达,可增加就业和农民收入。不赞同。不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不利于减轻水污染;湿地调蓄功能下降。(结合湿地的价值,言之有理即可)(4)纬度较低;受暖流影响大;地处半岛受海洋影响大;多沼泽地;北侧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解析第(1)题,根据题中所给材料可以总结出该地沼泽环境和天敌对其物种繁衍的影响,同时使得当地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受到威胁。第(2)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西向东飞行,东边时间早,所以所经历的昼夜时间小于24小时。东八区在西五区向东13个

11、时区的位置,东时区时间早,为5日22时。第(3)题,赞同从气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角度解读。不赞同主要从湿地的生态功能被破坏角度解读。第(4)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从纬度、洋流、地形、下垫面等角度回答。考向二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分析典例剖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材料二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受世界小麦价格上涨的利益驱使,大举开垦西部地区土地,种植小麦。1930年前后连续干旱,引起了一场著名的“黑风暴”。(1)指出字母代表的美国农业带名称:A_带,B_带,C_带,D_带。(2)引起“黑风暴”的地区是图中_(填字母)处,此灾害实质上是一种_。A.土壤侵蚀 B.土

12、壤盐渍化C.水土流失 D.土壤污染(3)D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一是_,二是_。(4)美国中部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_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_出口国。(5)材料一可以反映出美国的农业特点是_。A.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B.农业一体化C.农业高度机械化 D.农业集约化(6)美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_消耗大,_严重,破坏_。(7)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可借鉴美国的哪些农业政策?答案(1)棉花小麦玉米乳畜(2)HA(3)饲料市场(4)商品谷物农产品农产品(5)A(6)能源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或自然资源)(7)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解析第

13、(1)题,结合教材中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可直接得出结论。第(2)题,“黑风暴”其实就是强烈发展的沙尘暴,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天气现象,即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大气能见度急剧下降的灾害性天气。从沙尘暴的形成过程来看,实际上它是外力侵蚀和搬运作用的表现,所以此灾害实质上是一种土壤侵蚀。第(3)题,结合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可知D区(乳畜带)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饲料和市场。第(4)题,美国中部平原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商品化农业生产,主要有两片小麦带(北部春小麦、南部冬小麦)和玉米带,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优越,是世界上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区。美国地广人稀、科技发达、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农场规模大、

14、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总量大、商品率高,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第(5)题,材料一图反映的是美国专门化的农业带分布。第(6)题,由于美国农业高度现代化,机械化水平高,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农机的使用以及农资的生产都要大量消耗能源(石油),所以人们把这类农业称为“石油农业”。这类农业通过高投入获取高产出,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或自然资源)。第(7)题,结合教材中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方法点拨1.美国农业带的位置及生产条件分析农业带位置生产条件乳畜带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地区气候冷湿,无霜期短,土地较贫瘠,不适宜种植谷物,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靠近东北部工业区,市场需求量大小麦带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适于种植小麦玉米带乳畜带以南地区,中部40N45N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无霜期较长,年降水量较大,自然条件利于玉米的生长棉花带东南部35N以南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水果和灌溉农业带美国太平洋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糖分的积累亚热带作物带墨西哥湾沿岸气候湿热,雨热同期,可旱地直播水稻畜牧和灌溉农业带西部落基山脉和高原盆地地广人稀,草场广阔2.美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能源消耗太多机械化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